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转子提升功能的泵,涉及流体化工领域,解决了现有转子可提升泵不易拆装的问题,保证了同轴度,具体方案如下: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的电机、支架以及泵体,所述支架一体化设置,所述电机位于支架的顶部,电机、支架以及泵体同轴设置,所述电机的机轴通过联轴器与支架内的泵轴同轴连接,所述支架的内部固定设有轴承支撑体,轴承固定设置在轴承支撑体内并利用轴承压盖压紧,所述泵轴穿过轴承伸入到支架底部的泵体内,所述支架与泵体之间设有支架底板,所述支架底板的底部固定设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下端与固定设置在泵体内部的底板接触连接,接触面为锥形面,所述支架底板通过螺柱与底板连接。述支架底板通过螺柱与底板连接。述支架底板通过螺柱与底板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转子提升功能的泵
[0001]本技术涉及流体化工
,尤其是一种具有转子提升功能的泵。
技术介绍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0003]目前,应用于化工领域的大流量低扬程转子可提升泵的结构,存在以下问题,现有大流量低扬程转子可提升泵的上传动定子部件采用电机支架,上轴承支架,下轴承支架,因零部件较多,零部件本身的加工偏差及装配偏差不可避免,易导致累积误差较大,转子结构复杂,轴承不易拆装,上下两处轴承的同轴度不易保证;另外,经长时间使用后,因定转子结合处会产生锈蚀、粘连,因而转子不易从定子泵壳中抽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转子提升功能的泵,解决了现有转子可提升泵不易拆装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转子提升功能的泵,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的电机、支架以及泵体,所述支架一体化设置,所述电机位于支架的顶部,电机、支架以及泵体同轴设置,所述电机的机轴通过联轴器与支架内的泵轴同轴连接,所述支架的内部固定设有轴承支撑体,轴承固定设置在轴承支撑体内并利用轴承压盖压紧,所述泵轴穿过轴承伸入到支架底部的泵体内,所述支架与泵体之间设有支架底板,所述支架底板的底部固定设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下端与固定设置在泵体内部的底板接触连接,接触面为锥形面,所述支架底板通过螺柱与底板连接。
[0007]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轴承支撑体分为上轴承支撑体和下轴承支撑体,上轴承支撑体与下轴承支撑体同轴线设置,所述上轴承支撑体内设有第一轴承,下轴承支撑体内设有第二轴承,所述泵轴从上向下依次穿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
[0008]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上轴承支撑体位于联轴器的下方,支架内用于安装上轴承支撑体的相应位置处固定设有第一凸起,所述上轴承支撑体与第一凸起可拆卸连接。
[0009]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上轴承支撑体具有第一安装槽,第一轴承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并利用上轴承压盖对上轴承支撑体的上部进行封堵,所述上轴承压盖与上轴承支撑体可拆卸连接。
[0010]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下轴承支撑体位于上轴承支撑体的下方,支架内用于安装下轴承支撑体的相应位置处固定设有第二凸起,所述下轴承支撑体与第二凸起可拆卸连接。
[0011]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下轴承支撑体具有第二安装槽,第二轴承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并利用下轴承压盖对下轴承支撑体的上部进行封堵,所述下轴承压盖与下轴
承支撑体可拆卸连接。
[0012]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支架底板的顶部与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架底板通过螺栓与泵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底板的中部具有通孔,所述泵轴和支撑体均穿过通孔伸入到泵体内。
[0013]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支架底板上部还设有凸台结构的填料密封体,填料密封体与支架底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填料密封体的外径与通孔直径相同,所述填料密封体与泵轴之间利用填料进行填堵,填料密封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填料压盖。
[0014]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支撑体由支撑底座以及固定设置在支撑底座上的支撑柱组成,支撑柱竖向设置且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支撑柱沿泵轴的环向间隔设置,每个支撑柱的杆体上均固定设有一个导向块,且每个支撑柱的顶部均固定设有一个支撑顶板,所述支撑顶板与支架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5]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导向块与其邻近的螺柱配合,所述螺柱设有若干个,若干个螺柱沿泵轴的环向间隔设置,所述螺柱的底部与底板螺纹连接,底板和支撑底座均为圆形板结构,底板的直径大于支撑底座的直径,所述底板中间位置开设有上部开口大于下部开口的锥形通孔,支撑底座放置在锥形通孔内。
[0016]上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本技术设置了上轴承支撑体和下轴承支撑体,并相应的设置了轴承压盖,通过上轴承支撑体以及下轴承支撑体的设置简化了轴承安装的结构形式,方便了轴承的安装,安装复杂性的减低大大减少了轴承安装过程中易出现同轴度偏差的问题。
[0018]2)本技术支架与泵体之间设置了支架底板,增加了支架与泵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支架与泵体的连接稳定性,同时,支架底板具有填料密封体,以对支架底板的通孔进行封堵,在填料密封体与泵轴之间的缝隙利用填料进行填堵,并利用填料压盖进行压紧密封,保证了填料压盖与泵轴之间的密封性。
[0019]3)本技术支撑底座与底板接触面设置成锥形面结构,不仅方便了转子的提升,还方便了转子安装时的定位。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1]图1是本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一种具有转子提升功能的泵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2]图中:为显示各部位位置而夸大了互相间间距或尺寸,示意图仅作示意使用;
[0023]其中,1、电机;2、联轴器;3、第一轴承;4、支架;5、下轴承压盖;6、下轴承支撑体;7、第一螺栓;8、泵体;9、导向块;10、座板;11、第二螺栓;12、上轴承压盖;13、上轴承支撑体;14、泵轴;15、第二轴承;16、螺柱;17、螺母;18、填料密封体;19、支架底板;20、支撑柱;21、填料;22、支撑底座;23、支撑顶板;24、填料压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5]正如
技术介绍
所介绍的,现有大流量低扬程转子可提升泵的上传动定子部件采用电机支架,上轴承支架,下轴承支架,因零部件较多,零部件本身的加工偏差及装配偏差不可避免,易导致累积误差较大,转子结构复杂,轴承不易拆装,上下两处轴承的同轴度不易保证;另外,经长时间使用后,因定转子结合处会产生锈蚀、粘连,因而转子不易从定子泵壳中抽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转子提升功能的泵。
[0026]实施例1
[0027]本技术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提出了一种具有转子提升功能的泵,包括,电机1、支架4以及泵体8,电机1位于泵体8的上部,电机1通过支架4与泵体8可拆卸连接,电机1与泵体8同轴线设置。
[0028]其中,电机1的下端与支架4的顶部可拆卸连接,二者之间通过螺栓实现固定;支架4的下端与泵体8的顶部为可拆卸连接,同样通过螺栓实现固定;泵体8与用户的反应器固定式连接,电机1、支架4以及泵体8之间均为同轴线设置。
[0029]电机1的机轴通过联轴器2与泵轴14同轴设置,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转子提升功能的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的电机、支架以及泵体,所述支架一体化设置,所述电机位于支架的顶部,电机、支架以及泵体同轴设置,所述电机的机轴通过联轴器与支架内的泵轴同轴连接,所述支架的内部固定设有轴承支撑体,轴承固定设置在轴承支撑体内并利用轴承压盖压紧,所述泵轴穿过轴承伸入到支架底部的泵体内,所述支架与泵体之间设有支架底板,所述支架底板的底部固定设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下端与固定设置在泵体内部的底板接触连接,接触面为锥形面,所述支架底板通过螺柱与底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转子提升功能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支撑体分为上轴承支撑体和下轴承支撑体,上轴承支撑体与下轴承支撑体同轴线设置,所述上轴承支撑体内设有第一轴承,下轴承支撑体内设有第二轴承,所述泵轴从上向下依次穿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转子提升功能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承支撑体位于联轴器的下方,支架内用于安装上轴承支撑体的相应位置处固定设有第一凸起,所述上轴承支撑体与第一凸起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转子提升功能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承支撑体具有第一安装槽,第一轴承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并利用上轴承压盖对上轴承支撑体的上部进行封堵,所述上轴承压盖与上轴承支撑体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转子提升功能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承支撑体位于上轴承支撑体的下方,支架内用于安装下轴承支撑体的相应位置处固定设有第二凸起,所述下轴承支撑体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军,杨浩,戴子明,周小鹏,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三科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