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消臭内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529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消臭内裤,涉及内裤技术领域。包括裤体,裤体顶部形成有裤口,裤体底部对称形成有裤脚,所述裤体包括面料层,面料层内面设有竹纤维层,竹纤维层内面设有纳米银抗菌层,纳米银抗菌层内面设有山葵纤维层,山葵纤维层内面形成有甲壳素纤维层,甲壳素纤维层内面形成有亲肤层,所述面料层由相互加捻的海岛纤维、纯棉纱线和菊酯类纤维和凉感纤维构成,所述亲肤层由相互加捻的粘胶纤维、氨纶纤维、涤纶纤维和天然薄荷纤维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入竹纤维层、山葵纤维层和甲壳素纤维等纤维,能够在起到高效抗菌作用的同时还不会水解,这样在经过多次洗涤后,内裤的抗菌功能并不会明显减弱,进而使用寿命更长。进而使用寿命更长。进而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消臭内裤


[0001]本技术涉及内裤
,具体为一种抗菌消臭内裤。

技术介绍

[0002]内裤作为贴身内衣是生活必需品,尤其是夏天或处于特殊时期时,会对内衣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夏天时,高温天气会使得身体会分泌大量的汗液或分泌物,容易滋生细菌和致臭菌等,不但会产生异味,而且非常不利于身体健康。虽然每日更换清洗,但是,仍然会积累一定的有害菌,仍然会影响身体健康。
[0003]目前出现了大量的抗菌内裤,这些抗菌内裤基本上是通过后染整理中加入助剂方法来抗菌,其在性能上具有一定局限性,经过多次洗涤后,内裤的抗菌功能会大大减弱,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消臭内裤,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消臭内裤,包括裤体,裤体顶部形成有裤口,裤体底部对称形成有裤脚,所述裤体包括面料层,面料层内面设有竹纤维层,竹纤维层内面设有纳米银抗菌层,纳米银抗菌层内面设有山葵纤维层,山葵纤维层内面形成有甲壳素纤维层,甲壳素纤维层内面形成有亲肤层。
[0006]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面料层由相互加捻的海岛纤维、纯棉纱线和菊酯类纤维和凉感纤维构成。
[0007]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亲肤层由相互加捻的粘胶纤维、氨纶纤维、涤纶纤维和天然薄荷纤维构成。
[0008]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山葵纤维层由相互加捻的山葵纤维、纯棉纤维和凉感纤维构成
[0009]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甲壳素纤维层由尼龙布层、甲壳素纤维和木棉纤维层复合而成。
[0010]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面料层和亲肤层表面均形成有多个透气孔。
[0011]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面料层(2)的厚度为0.5

0.8mm,亲肤层(7)的厚度为0.2

0.35mm。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该抗菌消臭内裤,通过加入竹纤维层、山葵纤维层和甲壳素纤维等纤维,能够在起到高效抗菌作用的同时还不会水解,这样在经过多次洗涤后,内裤的抗菌功能并不会明显减弱,进而使用寿命更长,此外,本内裤还具备有柔软透气、耐穿的效果,克服了传统抗菌内裤的耐热性差、容易水解和有效期短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裤体面料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图4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裤体;101、裤口;102、裤脚;2、面料层;3、竹纤维层;4、纳米银抗菌层;5、山葵纤维层;6、甲壳素纤维层;7、亲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0023]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0024]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菌消臭内裤,包括裤体1,裤体1顶部形成有裤口101,裤体1底部对称形成有裤脚102,裤体1包括面料层2,面料层2内面设有竹纤维层3,竹纤维层3内面设有纳米银抗菌层4,纳米银抗菌层4内面设有山葵纤维层5,山葵纤维层5内面形成有甲壳素纤维层6,甲壳素纤维层6内面形成有亲肤层7。面料层2和亲肤层7表面均形成有多个透气孔,需要说明的是,甲壳素纤维具有天然的抑菌除臭功能,甲壳素纤维是从虾、蟹、昆虫等甲壳动物的壳中提炼出来的,是一种可再生、可降解的资源,它对危害人体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的抑菌率可达99%,能有效地保持人体肌肤干净、干燥、无味和富有弹性,而竹纤维是一种天然环保型绿色纤维,它是以竹子为原料经特殊的高科技工艺处理,把竹子中的纤维素提取出来,再经制胶、纺丝等工序制造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竹纤维中含有天然的抗菌物质,竹纤维不会对人体皮肤造成任何过敏性不良反应,反而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和杀菌效果。此外,山葵纤维具备良好的杀菌能力。
[0025]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面料层2由相互加捻的海岛纤维、纯棉纱线和菊酯类纤维和凉感纤维构成。需要说明的是,纯棉纤维的光泽柔和,细致柔软,吸湿性强,透气性好,舒适而不粘具有一般功能并使人体保持清爽,有较好的耐热性,而凉感纤维可快速将体表湿
气排出体外,在湿气蒸发过程中,会带走热量,这样使得本内裤的舒服性更强,更加的轻松。而海岛纤维和纯棉纱线,令人触摸时较为舒适,菊酯类纤维具有驱虫除螨的效果。
[0026]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亲肤层7由相互加捻的粘胶纤维、氨纶纤维、涤纶纤维和天然薄荷纤维构成。加入的粘胶纤维、氨纶纤维、涤纶纤维的韧性较好,加捻后其强度和弹性更强,因此提高了内裤的使用寿命。粘胶纤维、氨纶纤维、涤纶纤维可以增加面料的耐光性、耐酸性以及耐碱性,可以增加面料的使用寿命,同时手感柔软,穿着舒适,没有压迫感,而天然薄荷纤维的设置,有清凉抗菌的药理功效,吸湿透气,可以增强面料的抗菌能力。
[0027]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山葵纤维层由相互加捻的山葵纤维、纯棉纤维和凉感纤维构成。
[0028]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甲壳素纤维层6由尼龙布层、甲壳素纤维和木棉纤维层复合而成。
[0029]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面料层2的厚度为0.6mm,亲肤层7的厚度为0.3mm。
[0030]本内裤能够在起到高效抗菌作用的同时还不会水解,这样在经过多次洗涤后,内裤的抗菌功能并不会明显减弱,进而使用寿命更长,此外,本内裤还具备有柔软透气、耐穿的效果,克服了传统抗菌内裤的耐热性差、容易水解和有效期短的问题。
[00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消臭内裤,包括裤体(1),裤体(1)顶部形成有裤口(101),裤体(1)底部对称形成有裤脚(102),其特征在于:所述裤体(1)包括面料层(2),面料层(2)内面设有竹纤维层(3),竹纤维层(3)内面设有纳米银抗菌层(4),纳米银抗菌层(4)内面设有山葵纤维层(5),山葵纤维层(5)内面形成有甲壳素纤维层(6),甲壳素纤维层(6)内面形成有亲肤层(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消臭内裤,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层(2)由相互加捻的海岛纤维、纯棉纱线和菊酯类纤维和凉感纤维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消臭内裤,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层(7)由相互加捻的粘胶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允锋胡文东周财仁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晋江市深沪达丽服装针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