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管支撑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5277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39
一种换热管支撑组件,包括多根换热管组成的换热管束、容纳换热管束的换热器腔体以及换热管支撑条,其特征在于,换热管为双金属轧片管,换热管支撑条的长度与换热器腔体内部横向长度相同并设置在换热器腔体内部中间的位置,换热管支撑条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换热器腔体的内壁上,换热管支撑条为波浪形结构,且其波浪半径与所述换热管外径相匹配,薄铝板通过工装压具压制成波浪半径与换热管外径一致的波浪形换热管支撑条,消除了换热管束之间的管间距间隙,使管与管之间形成一个刚性支撑,解决了换热管束抖动形变和异响问题,降低了换热管接头的失效漏水概率,改善了装置的散热效果,具有低成本、便安装的优点。便安装的优点。便安装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管支撑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
,尤其涉及加热器件,特别是一种换热管支撑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换热管束的中间支撑往往采用钢板开孔成换热管外径尺寸来支撑板,这种在换热管属于光管形式时是比较方便的,但在换热管为双金属轧片管时,由于换热管基管为尺寸较小光管,散热片尺寸为较大的薄铝片,由于材质较软,如果还是设置成钢板打大孔形式安装,会造成穿管难度大,翅片变形等问题,而且实际情况还会出现翅片磨损造成间隙变大出现异响和伤管壁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消除管束之间的管间距间隙,使管与管之间形成一个刚性支撑的换热管支撑组件。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换热管支撑组件,包括多根换热管组成的换热管束、容纳所述换热管束的换热器腔体以及换热管支撑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双金属轧片管,所述换热管支撑条的长度与所述换热器腔体内部横向长度相同并设置在所述换热器腔体内部中间的位置,所述换热管支撑条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换热器腔体的内壁上,所述换热管支撑条为波浪形结构,且其波浪半径与所述换热管外径相匹配。
[0006]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支撑条的材质为通过工装压具压制成波浪形的薄铝板。
[0007]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支撑条的宽度为20毫米。
[0008]本技术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技术中,薄铝板通过工装压具压制成波浪半径与换热管外径一致的波浪形换热管支撑条,消除了换热管束之间的管间距间隙,使管与管之间形成一个刚性支撑,解决了换热管束抖动形变和异响问题,降低了换热管接头的失效漏水概率,改善了装置的散热效果,具有低成本、便安装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0]图2是本技术中的换热管支撑条的侧视图。
[0011]图3是本技术中的换热管支撑条的俯视图。
[0012]图4是本技术的纵向剖面图。
[0013]图5是本技术的横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
[0015]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换热管支撑组件,包括多根换热管1组成的换
热管束、容纳所述换热管束的换热器腔体2以及换热管支撑条3,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为双金属轧片管,所述换热管支撑条3的长度与所述换热器腔体1内部横向长度相同并设置在所述换热器腔体1内部中间的位置,所述换热管支撑条3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换热器腔体2的内壁上,所述换热管支撑条3为波浪形结构,且其波浪半径与所述换热管1外径相匹配,与所述换热管1相贴合的换热管支撑条3消除了管束之间的管间距间隙,使管与管之间形成一个刚性支撑,解决了管束抖动形变和异响问题,增加了设备整体刚性,降低了管接头的失效漏水概率。
[0016]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支撑条3的材质为通过工装压具压制成波浪形的薄铝板,导热性能良好的薄铝板可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改善所述换热管束的传热均匀性,使所述换热管束散发的热量通过换热管支撑条3进行横向传递,进而改善装置的散热效果。
[0017]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支撑条3的宽度为20毫米,宽条波浪形薄铝板支撑条不但大大降低了穿管难度和散热翅片损伤的情况,还提高了支撑刚性和有效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管支撑组件,包括多根换热管组成的换热管束、容纳所述换热管束的换热器腔体以及换热管支撑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双金属轧片管,所述换热管支撑条的长度与所述换热器腔体内部横向长度相同并设置在所述换热器腔体内部中间的位置,所述换热管支撑条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换热器腔体的内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海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石索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