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油泵及发动机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机油泵及发动机总成。
技术介绍
[0002]机油泵的作用是将机油提高到一定压力后,强制地压送到发动机各零件的运动表面上。现有的大排量齿轮式机油泵通常安装在发动机曲轴箱下方的机油壳里,通过发动机曲轴上的齿轮驱动机油泵传动齿轮,由于机油泵传动轴与曲轴的中心距比较大,通常在机油泵传动齿轮与曲轴齿轮之间增加一个惰齿轮,以将曲轴上的齿轮驱动力传递到机油泵传动齿轮上,为了延长惰齿轮的惰轮轴的使用寿命,势必需要对惰齿轮进行润滑。
[0003]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机油泵的泵体通常设有泵前油道11、泵后油道12和惰轮轴孔13,惰齿轮的惰轮轴安装于惰轮轴孔13内,由于泵后油道12具有较大的油压,从而具备较强的润滑能力,因此惰轮轴的摩擦副通常通过取油油道14从泵后油道12取油用来润滑惰轮轴,但泵后油道12的机油未经过滤,含有较多颗粒杂质,容易磨损惰轮轴的摩擦副,严重影响机油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油泵及发动机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惰轮轴从泵后油道取油,惰轮轴的摩擦副容易受到机油中杂质的影响,无法保证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5]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油泵,机油泵的泵体设置有泵前油道、泵后油道、惰轮轴孔和取油油道,所述取油油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惰轮轴孔,所述泵体还设置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与所述泵后油道连通,且所述过滤腔与所述取油油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过滤腔能够促使进入其内的机油产生旋流。 />[0006]作为机油泵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腔呈圆锥形。
[0007]作为机油泵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腔具有位于其两端的大端和小端,所述大端位于所述小端的上方,且所述大端的内径大于所述小端的内径,所述取油油道的输入口伸入至所述过滤腔内部,且位于所述大端和所述小端之间,所述泵后油道与所述过滤腔的连通处位于所述大端的外周面。
[0008]作为机油泵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泵体还设有输出油道,所述小端连通所述输出油道。
[0009]作为机油泵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泵后油道与所述过滤腔相切。
[0010]作为机油泵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大端的端面呈螺旋状。
[0011]作为机油泵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取油油道呈折线状。
[0012]作为机油泵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取油油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油道、第二油道和第三油道,所述第二油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油道以及所述第三油道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一油道与所述惰轮轴孔连通,所述第三油道与所述过滤腔连通。
[0013]作为机油泵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油道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油道的高度,所述第二油道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三油道的高度。
[0014]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总成,包括上述任一方案中的机油泵。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油泵及发动机总成,该机油泵的泵体设置有泵前油道、泵后油道、惰轮轴孔、取油油道和过滤腔。其中,泵后油道和过滤腔连通,惰轮轴孔通过取油油道从过滤腔内取油,过滤腔能够促使进入其内的机油产生旋流,在旋流的作用下,可将机油中的固态杂质过滤,可避免杂质随机油进入至惰轮轴孔内,以对惰轮轴的摩擦副提供保护,保证机油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现有技术中的机油泵的泵体的剖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机油泵的泵体的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机油泵的泵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1、泵前油道;2、泵后油道;3、惰轮轴孔;4、取油油道;41、第一油道;42、第二油道;43、第三油道;5、过滤腔;51、大端;52、小端;6、输出油道;
[0022]11、泵前油道;12、泵后油道;13、惰轮轴孔;14、取油油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现有技术中,机油泵的惰轮轴的摩擦副通常通过取油油道4从泵后油道2取油用来润滑惰轮轴,但泵后油道2的机油未经过滤,含有较多颗粒杂质,容易磨损惰轮轴的摩擦副,严重影响机油泵的使用寿命。
[0028]对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机油泵,可有效避免泵后油道2中的颗粒杂质进入至取油油道4,进而延长惰轮轴的使用寿命。
[0029]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该机油泵的泵体设置有泵前油道1、泵后油道2、惰轮轴孔3、取油油道4和过滤腔5。其中,惰轮轴孔3内用于安装惰轮轴,惰齿轮安装在惰轮轴上,泵体内设置主齿轮,主齿轮和惰齿轮啮合,主齿轮用于将泵前油道1的机油加压后输送至泵后油道2。本实施例提供的机油泵中,泵后油道2和过滤腔5连通,惰轮轴孔3通过取油油道4从过滤腔5内取油,过滤腔5能够促使进入其内的机油产生旋流,在旋流的作用下,可将机油中的固态杂质过滤,可避免杂质随机油进入至惰轮轴孔3内,以对惰轮轴的摩擦副提供保护,保证机油泵的使用寿命。
[0030]本实施例中,过滤腔5呈圆锥形。过滤腔5通过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油泵,机油泵的泵体设置有泵前油道(1)、泵后油道(2)、惰轮轴孔(3)和取油油道(4),所述取油油道(4)的一端连通所述惰轮轴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还设置有过滤腔(5),所述过滤腔(5)与所述泵后油道(2)连通,且所述过滤腔(5)与所述取油油道(4)的另一端连通,所述过滤腔(5)能够促使进入其内的机油产生旋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5)呈圆锥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5)具有位于其两端的大端(51)和小端(52),所述大端(51)位于所述小端(52)的上方,且所述大端(51)的内径大于所述小端(52)的内径,所述取油油道(4)的输入口伸入至所述过滤腔(5)内部,且位于所述大端(51)和所述小端(52)之间,所述泵后油道(2)与所述过滤腔(5)的连通处位于所述大端(51)的外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还设有输出油道(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丁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