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头部磁共振成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64777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头部磁共振成像系统,包括移动式设备柜、肢体支撑机构和可移动式磁体组件,所述移动式设备柜的下端底部设置有万向轮,包括移动式设备柜的外部一侧设置有可折叠的肢体支撑机构,所述移动式设备柜的上端设置有可移动式磁体组件。该移动式头部磁共振成像系统,磁体组件采用可移动式结构,可直接移动扫描组件使扫描区域达到患者头部,不需要再主动挪动患者进入磁体达到扫描区域,对移动不便患者带来便捷,使用单独的EMI接收线圈来接收外界的干扰信号,并通过在成像过程中扣除该信号的方式起到屏蔽外界干扰的作用,因此不需要屏蔽房或屏蔽罩,从而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克服了目前磁共振成像系统占用空间大,笨重等缺点。笨重等缺点。笨重等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头部磁共振成像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头部磁共振
,具体为一种移动式头部磁共振成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今目前市面上磁共振均为固定安装形式,通常需要配备磁共振屏蔽室,同时各功能部件分开安装并通过电缆连接,这种系统不但安装场地占地面积大,而且各功能部件分散安装连接繁琐,给设备安装和后期维护都会带来一定困难。需要做磁共振检查患者都需要被送到核磁检查室内进行扫描检查,对于部分特殊患者,由于治疗期间不便于长距离移动,特别是ICU病房内患者和某些急诊患者,对其进行扫描检查会带来很大不便。
[0003]现有的头部磁共振成像系统,由于电磁干扰的存在,目前市场磁共振设备都是配备屏蔽房或屏蔽罩来隔绝EMI对图像的影响,导致磁共振设备体积大、笨重,占用空间大,使用过程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头部磁共振成像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磁共振成像设备,由于电磁干扰的存在,目前市场磁共振设备都是配备屏蔽房或屏蔽罩来隔绝EMI对图像的影响,导致磁共振设备体积大、笨重,占用空间大,使用过程不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头部磁共振成像系统,包括移动式设备柜、肢体支撑机构和可移动式磁体组件,所述移动式设备柜的下端底部设置有万向轮,包括移动式设备柜的外部一侧设置有可折叠的肢体支撑机构,所述移动式设备柜的上端设置有可移动式磁体组件,且移动式设备柜的上端另一侧固定有头托垫板,所述可移动式磁体组件的上端顶部设置有计算机组件,所述可移动式磁体组件包括磁体外框、磁体极头、梯度线圈、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述磁体外框内有上下两个磁体极头,且磁体极头的端面处设置有梯度线圈,所述梯度线圈的端面处设置有发射线圈,且发射线圈的端面处设置有接收线圈。
[0006]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式设备柜包括电源控制单元、谱仪、前置接收单元、梯度功放、可充电式电池、射频功放和EMI接收单元,所述移动式设备柜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电源控制单元,且电源控制单元的外部一侧设置有谱仪,所述移动式设备柜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前置接收单元,且移动式设备柜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可充电式电池,所述移动式设备柜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梯度功放,且梯度功放的下方处设置有射频功放,所述移动式设备柜的外部一侧设置有EMI接收单元。
[0007]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控制单元、谱仪、前置接收单元、梯度功放、可充电式电池和射频功放之间构成电性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肢体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活动板、活动片、第二活动板
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外部一侧活动设置有第一活动板,且第一活动板的外部一端活动设置有活动片,并且活动片的外部一端活动设置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的外部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的下端底部设置有EMI接收线圈。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一活动板、活动片、第二活动板和第二支撑架之间构成活动连接,且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之间可折叠贴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EMI接收线圈设置有多组。
[0011]进一步的,所述磁体外框和移动式设备柜构成水平滑动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梯度功放和梯度线圈之间构成电性连接,射频功放与发射线圈之间构成电性连接,前置接收单元与接收线圈之间构成电性连接,且磁体极头、梯度线圈、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构成固定结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移动式头部磁共振成像系统,采用多个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功能性强,磁体组件采用可移动式结构,可直接移动扫描组件使扫描区域达到患者头部,不需要再主动挪动患者进入磁体达到扫描区域,对移动不便患者带来便捷,使用单独的EMI接收线圈来接收外界的干扰信号,并通过在成像过程中扣除该信号的方式起到屏蔽外界干扰的作用,因此不需要屏蔽房或屏蔽罩,从而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克服目前磁共振成像系统占用空间大,不能移动,笨重等缺点。
[0014]采用可充电式电池供电,线性电源,解决了传统通过市电供电带来的信号干扰问题,且工作时不依赖市电,并自带可折叠床,在移动和收纳存放时能减少占用空间,同时专用的可折叠床能使患者在高度和位置能达到磁共振系统的适合测试位置。
[0015]1.本技术,移动式设备柜、肢体支撑机构和可移动式磁体组件,移动式设备柜的下端底部设置有万向轮,包括移动式设备柜的外部一侧设置有可折叠的肢体支撑机构,移动式设备柜的上端设置有可移动式磁体组件,且移动式设备柜的上端另一侧固定有头托垫板,可移动式磁体组件的上端顶部设置有计算机组件,肢体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活动板、活动片、第二活动板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的外部一侧活动设置有第一活动板,且第一活动板的外部一端活动设置有活动片,并且活动片的外部一端活动设置有第二活动板,第二活动板的外部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架,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的下端底部设置有EMI接收线圈。第一支撑架、第一活动板、活动片、第二活动板和第二支撑架之间构成活动连接,且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之间可折叠贴合。EMI接收线圈设置有多组,通过万向轮可移动到患者床旁,给移动不便患者、ICU病房患者带来便捷,自带可折叠的肢体支撑机构,在移动和收纳存放时能减少占用空间,同时专用的可折叠的肢体支撑机构能使患者在高度和位置能达到磁共振系统的适合测试位置,可移动式磁体组件采用可移动式结构,当患者躺在床上,可直接移动可移动式磁体组件整体使扫描区域达到患者头部,不需要再主动挪动患者进入磁体达到扫描区域,对移动不便患者带来便捷,并使用多组分布的EMI接收线圈,利用单独的EMI接收线圈来接收外界的干扰信号,并通过在成像过程中扣除该信号的方式起到屏蔽外界干扰的作用,因此不需要屏蔽房或屏蔽罩。测量区域角度及视野开阔,不再是幽闭空间,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0016]2.本技术,电源控制单元、谱仪、前置接收单元、和可充电式电池之间构成电性连接。可移动式磁体组件包括磁体外框、磁体极头、梯度线圈、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磁体
外框的内壁上下两端设置有磁体极头,且磁体极头的端面处设置有梯度线圈,梯度线圈的端面处设置有发射线圈,且发射线圈的端面处设置有接收线圈。磁体外框和移动式设备柜构成水平滑动结构。梯度功放和梯度线圈之间构成电性连接,射频功放与发射线圈之间构成电性连接,前置接收单元与接收线圈之间构成电性连接,且磁体极头、梯度线圈、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构成固定结构,整个结构采用可充电式电池供电,线性电源,解决了传统通过市电供电带来的信号干扰问题,且工作时不依赖市电,可充电式电池通过电源控制单元转换成设备需要电压,给梯度功放、射频功放、前置接收单元、谱仪供电,且在可移动式磁体组件中,最中间为接收线圈,外面为发射线圈,发射线圈上下贴着是上下梯度线圈,上下梯度线圈嵌入磁体极头内,达到基本头部磁共振成像结构的构建,来使可移动式磁体组件来精确对内侧的头部进行成像监测,各个EMI接收线圈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头部磁共振成像系统,包括移动式设备柜(1)、肢体支撑机构(2)和可移动式磁体组件(3),所述移动式设备柜(1)的下端底部设置有万向轮(5),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式设备柜(1)的外部一侧设置有可折叠的肢体支撑机构(2),所述移动式设备柜(1)的上端设置有可移动式磁体组件(3),且移动式设备柜(1)的上端另一侧固定有头托垫板(6),所述可移动式磁体组件(3)的上端顶部设置有计算机组件(4),所述可移动式磁体组件(3)包括磁体外框(301)、磁体极头(302)、梯度线圈(303)、发射线圈(304)和接收线圈(305),所述磁体外框(301)的内壁上下两端设置有磁体极头(302),且磁体极头(302)的端面处设置有梯度线圈(303),所述梯度线圈(303)的端面处设置有发射线圈(304),且发射线圈(304)的端面处设置有接收线圈(3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头部磁共振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设备柜(1)包括电源控制单元(101)、谱仪(102)、前置接收单元(103)、梯度功放(104)、可充电式电池(105)、射频功放(106)和EMI接收单元(107),所述移动式设备柜(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电源控制单元(101),且电源控制单元(101)的外部一侧设置有谱仪(102),所述移动式设备柜(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前置接收单元(103),且移动式设备柜(1)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可充电式电池(105),所述移动式设备柜(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梯度功放(104),且梯度功放(104)的下方处设置有射频功放(106),所述移动式设备柜(1)的外部一侧设置有EMI接收单元(1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头部磁共振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小文杜高伦程正坤黎竞华周立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北极王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