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井段套管修复工具及套管修复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4686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修复套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修复套管的修复工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保护一种长井段套管修复工具及套管修复管柱。套管修复管柱包括下井管节和套管修复工具,套管修复工具包括上接头、处于上接头下侧的扶正段、处于扶正段下侧的磨铣段、中心水眼和返水槽,磨铣段包括处于上侧的扶正磨铣部分和处于下侧的扩大磨铣部分,扶正磨铣部分的外周面为柱面,扩大磨铣部分的外周面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处于扶正段下侧并与扶正段连接的磨铣段中的扶正磨铣部分的外径与扶正段的外径一致,使得扶正磨铣部分磨铣后的套管能够供扶正段顺利通过,不容易卡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套管修复工具的扶正段在套管中容易卡住的问题。卡住的问题。卡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井段套管修复工具及套管修复管柱


[0001]本技术涉及修复套管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修复套管的修复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地层运动会使油井套管发生变形或者错断,套管形变或者错断后容易导致生产管柱遇卡,严重时还会导致管柱落井,进而造成生产中断、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套管变形部分进行修复、错断部分进行扶正,使用的工具一般为长面铣锥、磨鞋、套铣头、胀管器等。
[0003]常用的磨铣工具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磨铣工具的磨铣段为锥形或椭圆形,磨铣段直径由小变大,磨铣接触面积小,大直径部位有效处理长度短,虽然磨铣进尺快,但是对于一些变形井段稍微长点的套管,很容易造成管柱扶正工具处卡钻;另外,也有一些扶正工具直径大、长度长,但是这种扶正工具与套管接触面积大,导致管柱磨铣效率下降或磨铣处理不动;二是磨铣工具大直径部分长度较小,如果没有扶正工具很容易将套管开窗,三是工具扶正部分较小,无法将弯曲的套管修正取直,造成管柱旋转的扭矩增大,磨铣效率降低,或超出旋转设备扭矩要求,工具停止旋转,磨铣处理不动。
[0004]申请公布号为CN10501984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分级箍磨铣一体器。分级箍磨铣一体器包括扶正体和磨铣体,所述磨铣体同轴连接在扶正体下部;所述扶正体侧面最大圆柱面环向布设有若干过水槽,所述过水槽的侧面设置有耐磨块;所述磨铣体的底面、侧面设有连通的过水道,所述过水道和过水槽形成连通,所述磨铣体底面设有钻压柱并设若干水眼。使用时,扶正体主要起到保证磨铣体在工作过程中不发生倾斜的作用;磨铣体在工作过程中主要起到磨碎落物的作用,过水槽和过水道用于将磨碎物带出。这种磨铣工具改善了扶正效果,但是对于变形井段较长的部分仍然无法处理。
[0005]授权公告号为CN20887056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自扶正一体化修套工具。自扶正一体化修套工具包括共轴线设置的上接头和磨铣杆,上接头内腔设有锥形母螺纹,上接头与磨铣杆之间设有与上接头连为一体的扶正段,磨铣杆包括与扶正段连为一体的磨铣杆本体,磨铣杆本体包括多级自上而下直径逐节缩小的磨铣段,各磨铣段的外周均匀覆盖有硬质合金堆焊层,沿磨铣杆本体的轴线设有磨铣杆中心孔,磨铣杆中心孔的上端与上接头的中心孔相贯通,磨铣杆中心孔的下端与安装在磨铣杆底部的各喷嘴相连通。扶正段的中部圆周上对称分布有四个球窝,各球窝中分别嵌装有钢球,各钢球的外缘分别从钢球固定块的球孔中伸出;相邻钢球固定块之间分别设有通水凹槽。该自扶正一体化修套工具能够是适应一些较长的变形井段,但是磨铣段外周与扶正段外周存在差值,磨铣段的开孔孔径小于扶正段的外径,仍然容易导致套管修复工具的扶正段在套管中卡住,且该工具扶正段的长度较小,不适合在长井段变形套管内进行扶正取直,套管弯曲无法取直会造成管柱与套管同样弯曲,磨铣时管柱旋转的扭矩增大,形成磨铣效率降低或磨铣无进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井段套管修复工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套管修复工具的扶正段在套管中容易遇卡和长井段套管弯曲无法处理的问题。此外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套管修复管柱,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套管修复管柱的套管修复工具容易在套管中遇卡和长井段套管弯曲无法处理的问题。
[0007]本技术长井段套管修复工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长井段套管修复工具包括用于与下井管柱连接的上接头、处于上接头下侧用于与套管内壁接触的扶正段、处于扶正段下侧的磨铣段,套管修复工具还包括中心水眼和返水槽,中心水眼贯穿整个长井段套管修复工具,用于向长井段套管修复工具的下侧注入循环液,扶正段的长度大于磨铣段的长度,磨铣段包括处于上侧的扶正磨铣部分和处于下侧的扩大磨铣部分,扶正磨铣部分的外周面为柱面,扩大磨铣部分的外周面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处于扶正段下侧并与扶正段连接的磨铣段中的扶正磨铣部分的外径与扶正段的外径一致,扩大磨铣部分上端的外径与扶正磨铣部分的外径一致;返水槽自扶正段外周向下延伸至磨铣段的外周,供通过中心水眼注入至长井段套管修复工具下侧的循环液向上流出。
[0009]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长井段套管修复工具中,扶正段的长度大于磨铣段的长度,相比现有技术中普通的修复工具,扶正段长度较长,能够处理井下长井段套管弯曲部分。扩大磨铣部分的外周面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能够对套管变形、错断部分进行快速磨铣处理,扶正磨铣部分则延长了磨铣长度,磨铣效果更好,使得大直径部位较长的工具也能在磨铣后通过,减少套管弯曲的影响。处于扶正段下侧并与扶正段连接的磨铣段中的扶正磨铣部分的外径与扶正段的外径一致,使得扶正磨铣部分磨铣后的套管能够供扶正段顺利通过,不容易卡住。扩大磨铣部分上端的外径与扶正磨铣部分的外径一致,使得扩大磨铣部分与扶正磨铣部分的衔接更流畅,不容易遇卡。返水槽自扶正段外周向下延伸至磨铣段的外周便于循环液将磨铣下的碎物及时排出。上述设计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长井段套管修复工具的扶正段在套管中容易卡住和长井段套管弯曲无法处理的问题。
[0010]进一步地,所述磨铣段至少设置两级,相邻两级磨铣段中,下一级磨铣段的扶正磨铣部分的外径等于上一级扩大磨铣部分的最小外径。设置至少两级磨铣段能够逐级对套管变形、错断部分进行磨铣,长井段套管修复工具不容易在套管中遇卡。
[0011]进一步地,磨铣段长度为2m

5m,扶正段长度为5m

8m。使修复工具整体尺寸较长,能够更好的处理井下弯管的弯曲问题,进一步减少因套管弯曲增加的旋转扭矩损耗,有利于在长井段套管弯曲或错断时将套管扶正。
[0012]进一步地,磨铣段上的扩大磨铣部分的长度大于扶正磨铣部分的长度。上述设计使得在磨铣段总长度一定时扩大磨铣部分的锥度较小,在磨铣过程中不容易遇卡。
[0013]进一步地,扩大磨铣部分的外周面为锥面。锥面便于加工,降低了长井段套管修复工具的制作成本。
[001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套管修复管柱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5]套管修复管柱包括下井管柱和连接在下井管柱下端的长井段套管修复工具,长井段套管修复工具包括用于与下井管柱连接的上接头、处于上接头下侧用于与套管内壁接触的扶正段、处于扶正段下侧的磨铣段,套管修复工具还包括中心水眼和返水槽,中心水眼贯穿整个长井段套管修复工具,用于向长井段套管修复工具的下侧注入循环液,扶正段的长
度大于磨铣段的长度,磨铣段包括处于上侧的扶正磨铣部分和处于下侧的扩大磨铣部分,扶正磨铣部分的外周面为柱面,扩大磨铣部分的外周面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处于扶正段下侧并与扶正段连接的磨铣段中的扶正磨铣部分的外径与扶正段的外径一致,扩大磨铣部分上端的外径与扶正磨铣部分的外径一致;返水槽自扶正段外周向下延伸至磨铣段的外周,供通过中心水眼注入至长井段套管修复工具下侧的循环液向上流出。
[0016]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套管修复管柱中,扶正段的长度大于磨铣段的长度,相比现有技术中普通的修复工具,扶正段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井段套管修复工具,包括用于与下井管柱连接的上接头(1)、处于上接头(1)下侧用于与套管内壁接触的扶正段(2)、处于扶正段(2)下侧的磨铣段(3),套管修复工具还包括中心水眼(5)和返水槽(6),中心水眼(5)贯穿整个长井段套管修复工具,用于向长井段套管修复工具的下侧注入循环液,其特征在于,扶正段(2)的长度大于磨铣段(3)的长度,磨铣段(3)包括处于上侧的扶正磨铣部分和处于下侧的扩大磨铣部分,扶正磨铣部分的外周面为柱面,扩大磨铣部分的外周面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处于扶正段(2)下侧并与扶正段(2)连接的磨铣段(3)中的扶正磨铣部分的外径与扶正段(2)的外径一致,扩大磨铣部分上端的外径与扶正磨铣部分的外径一致;返水槽(6)自扶正段(2)外周向下延伸至磨铣段(3)的外周,供通过中心水眼(5)注入至长井段套管修复工具下侧的循环液向上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井段套管修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磨铣段(3)至少设置两级,相邻两级磨铣段(3)中,下一级磨铣段(3)的扶正磨铣部分的外径等于上一级扩大磨铣部分的最小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井段套管修复工具,其特征在于,磨铣段长度为2m

5m,扶正段长度为5m

8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井段套管修复工具,其特征在于,磨铣段(3)上的扩大磨铣部分的长度大于扶正磨铣部分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井段套管修复工具,其特征在于,扩大磨铣部分的外周面为锥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用民李金洪李祖举李培磊段经尧李念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