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硬式内窥镜的介入针和硬式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4399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20
本公开涉及用于硬式内窥镜的介入针和硬式内窥镜。一种用于硬式内窥镜的介入针包括针体,所述针体被配置为能经皮介入活体,其中,所述针体具有中空结构,以在所述针体内部提供工作通道,所述工作通道关于所述针体的中心轴线偏心地布置在所述针体中。偏心地布置在所述针体中。偏心地布置在所述针体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硬式内窥镜的介入针和硬式内窥镜


[0001]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硬式内窥镜的介入针和硬式内窥镜。

技术介绍

[0002]硬式内窥镜是一种不可弯曲的内窥镜,其主要通过外科切口进入活体的体腔内,可用于微创外科手术中的术中成像。在医生利用现有的硬式内窥镜观察病患体内的目标部位(例如肿瘤之类的病变部位)前,需要向病患体内充入气体(通常是二氧化碳)以形成人工气腔(例如,胸腔检查时的气胸、腹腔检查时的气腹等)从而拓展手术空间。但是,医生只能观察到目标部位的表面特征,而无法观察目标部位的深层次的结构。此外,当医生利用硬式内窥镜携带介入针或其组件(诸如但不限于经皮穿刺针套件)等介入器械进入病患体内以对目标部位进行诸如穿刺之类的介入诊疗操作时,介入针的操作自由度可能受到介入针与硬式内窥镜之间的附接的限制,并且介入针的实际进针位置与硬式内窥镜的观察视野也可能存在一定偏离,而介入针通常进入到病患体内较深的位置,因此操作介入针的医生往往无法直接看见介入针所在位置的情形,更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病患体内瞬息万变的状况,导致难以即时做出可靠的判断与决策,进而无法高效地进行介入手术期间的诊断与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公开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基本理解。但是,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公开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用来确定本公开的关键性部分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用来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关于本公开的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给出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0004]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硬式内窥镜的介入针,其中,所述介入针包括针体,所述针体被配置为能经皮介入活体,其中,所述针体具有中空结构,以在所述针体内部提供工作通道,所述工作通道关于所述针体的中心轴线偏心地布置在所述针体中。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介入针的横截面中,所述工作通道的外周面与所述针体的外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可以不超过0.1mm。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介入针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成像光纤束,所述至少一个成像光纤束布置在所述针体中并且沿所述针体的中心轴线纵向地延伸,所述至少一个成像光纤束的前光纤端面位于所述针体的前端面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成像光纤束被配置为朝向所述活体内的目标部位发射成像探测光并接收来自所述目标部位的成像响应光,以便基于所述成像响应光对所述目标部位成像。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成像光纤束中的每个成像光纤束可以被配置为单独地朝向所述活体内的目标部位发射成像探测光并接收来自所述目标部位的成像响应光,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成像光纤束中的每个成像光纤束在其前光纤端面处附接有与该成像光纤束尺寸相当的物镜。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成像光纤束可以包括关于所述针体的所述中心轴线对称地布置在所述针体中的两个或更多个成像光纤束,以便基于所述成像响应光的信号强度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成像光纤束当中的分布情况确定所述针体的进针方向相对于所述目标部位的中心方向的偏离情况。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成像光纤束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朝向所述活体内的目标部位发射成像探测光的第一组成像光纤束以及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目标部位的成像响应光的第二组成像光纤束,所述第一组成像光纤束中的一个或多个成像光纤束与所述第二组成像光纤束中的相应一个或多个成像光纤束相邻地定位,并且所述第二组成像光纤束中的每个成像光纤束在其前光纤端面处附接有与该成像光纤束尺寸相当的物镜。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介入针的横截面中,所述至少一个成像光纤束中的每个成像光纤束的外周面可以与所述工作通道的外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不超过0.1mm。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成像光纤束中的每个成像光纤束的外径的最大值可以为所述针体的外径与所述工作通道的外径之差的至少90%。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介入针还可以包括一根或多根照明光纤,所述一根或多根照明光纤布置在所述针体中并且沿所述针体的中心轴线纵向地延伸,所述一根或多根照明光纤的前光纤端面位于所述针体的前端面处,其中,所述一根或多根照明光纤被配置为用于对所述活体内的目标部位进行照明。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根或多根照明光纤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发射波长彼此不同的照明光的多根照明光纤。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作通道可以被配置为用于执行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个:输送医疗器械;输送药物;抽吸废液;输送清洗液。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针体内部可以提供至少一个备用通道,所述至少一个备用通道被配置为用于执行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个:输送医疗器械;输送药物;抽吸废液;输送清洗液。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介入针还可以包括:一组或多组感测光纤,所述一组或多组感测光纤布置在所述针体中并且沿所述针体的中心轴线纵向地延伸,使得所述一组或多组感测光纤的前光纤端面位于所述针体的前端面处,其中,所述一组或多组感测光纤中的每组感测光纤用于感测所述活体内部的微环境的相应一种参数,所述每组感测光纤中的每根感测光纤包括位于其前光纤端面处的具有光致发光材料的探头,所述光致发光材料被配置为具有随所述相应一种参数的变化而变化的发射光谱,并且其中,所述一组或多组感测光纤中的每组感测光纤中的每根感测光纤被配置为朝向所述探头的所述光致发光材料传输激发光并接收来自所述光致发光材料的发射光,以便基于所述光致发光材料的发射光确定所述活体内部的微环境的所述相应一种参数。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组或多组感测光纤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第一组感测光纤,包括用于感测所述活体内部的微环境的温度的一根或多根第一感测光纤,所述第一组感测光纤中的每根第一感测光纤的探头具有被配置为具有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发射光谱的第一光致发光材料;第二组感测光纤,包括用于感测所述活体内部的微环境的氧气浓度的一根或多根第二感测光纤,所述第二组感测光纤中的每根第二感测光纤的探头具有被配置为具有随氧气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发射光谱的第二光致发光材料;以及第三
组感测光纤,包括用于感测所述活体内部的微环境的酸碱度的一根或多根第三感测光纤,所述第三组感测光纤中的每根第三感测光纤的探头具有被配置为具有随酸碱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发射光谱的第三光致发光材料。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介入针还可以包括可移除地设置于所述针体的所述工作通道内的内针,所述内针可操作以在所述针体被导航到所述目标部位处或附近时进入到所述目标部位内部。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针可以包括布置在所述内针中的一个或多个成像光纤束,所述一个或多个成像光纤束沿所述内针的中心轴线纵向地延伸并且具有位于所述内针的前端面处或附近的前光纤端面,所述一个或多个成像光纤束中的每个成像光纤束在其前光纤端面处附接有与该成像光纤束尺寸相当的物镜,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成像光纤束被配置为朝向所述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硬式内窥镜的介入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针包括针体,所述针体被配置为能经皮介入活体,其中,所述针体具有中空结构,以在所述针体内部提供工作通道,所述工作通道关于所述针体的中心轴线偏心地布置在所述针体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硬式内窥镜的介入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介入针的横截面中,所述工作通道的外周面与所述针体的外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不超过0.1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硬式内窥镜的介入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针包括至少一个成像光纤束,所述至少一个成像光纤束布置在所述针体中并且沿所述针体的中心轴线纵向地延伸,所述至少一个成像光纤束的前光纤端面位于所述针体的前端面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成像光纤束被配置为朝向所述活体内的目标部位发射成像探测光并接收来自所述目标部位的成像响应光,以便基于所述成像响应光对所述目标部位成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硬式内窥镜的介入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成像光纤束中的每个成像光纤束被配置为单独地朝向所述活体内的目标部位发射成像探测光并接收来自所述目标部位的成像响应光,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成像光纤束中的每个成像光纤束在其前光纤端面处附接有与该成像光纤束尺寸相当的物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硬式内窥镜的介入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成像光纤束包括关于所述针体的所述中心轴线对称地布置在所述针体中的两个或更多个成像光纤束,以便基于所述成像响应光的信号强度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成像光纤束当中的分布情况确定所述针体的进针方向相对于所述目标部位的中心方向的偏离情况。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硬式内窥镜的介入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成像光纤束包括被配置为朝向所述活体内的目标部位发射成像探测光的第一组成像光纤束以及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目标部位的成像响应光的第二组成像光纤束,所述第一组成像光纤束中的一个或多个成像光纤束与所述第二组成像光纤束中的相应一个或多个成像光纤束相邻地定位,并且所述第二组成像光纤束中的每个成像光纤束在其前光纤端面处附接有与该成像光纤束尺寸相当的物镜。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硬式内窥镜的介入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介入针的横截面中,所述至少一个成像光纤束中的每个成像光纤束的外周面与所述工作通道的外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不超过0.1mm。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硬式内窥镜的介入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成像光纤束中的每个成像光纤束的外径的最大值为所述针体的外径与所述工作通道的外径之差的至少90%。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硬式内窥镜的介入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针还包括一根或多根照明光纤,所述一根或多根照明光纤布置在所述针体中并且沿所述针体的中心轴线纵向地延伸,所述一根或多根照明光纤的前光纤端面位于所述针体的前端面处,其中,所述一根或多根照明光纤被配置为用于对所述活体内的目标部位进行照明。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硬式内窥镜的介入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根或多根照明光纤包括被配置为发射波长彼此不同的照明光的多根照明光纤。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硬式内窥镜的介入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通道被配置为用于执行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个:输送医疗器械;输送药物;抽吸废液;输送清洗液。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硬式内窥镜的介入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体内部
提供了至少一个备用通道,所述至少一个备用通道被配置为用于执行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个:输送医疗器械;输送药物;抽吸废液;输送清洗液。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硬式内窥镜的介入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针还包括:一组或多组感测光纤,所述一组或多组感测光纤布置在所述针体中并且沿所述针体的中心轴线纵向地延伸,使得所述一组或多组感测光纤的前光纤端面位于所述针体的前端面处,其中,所述一组或多组感测光纤中的每组感测光纤用于感测所述活体内部的微环境的相应一种参数,所述每组感测光纤中的每根感测光纤包括位于其前光纤端面处的具有光致发光材料的探头,所述光致发光材料被配置为具有随所述相应一种参数的变化而变化的发射光谱,并且其中,所述一组或多组感测光纤中的每组感测光纤中的每根感测光纤被配置为朝向所述探头的所述光致发光材料传输激发光并接收来自所述光致发光材料的发射光,以便基于所述光致发光材料的发射光确定所述活体内部的微环境的所述相应一种参数。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硬式内窥镜的介入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或多组感测光纤包括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第一组感测光纤,包括用于感测所述活体内部的微环境的温度的一根或多根第一感测光纤,所述第一组感测光纤中的每根第一感测光纤的探头具有被配置为具有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发射光谱的第一光致发光材料;第二组感测光纤,包括用于感测所述活体内部的微环境的氧气浓度的一根或多根第二感测光纤,所述第二组感测光纤中的每根第二感测光纤的探头具有被配置为具有随氧气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发射光谱的第二光致发光材料;以及第三组感测光纤,包括用于感测所述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富友王庆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可映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