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焊接拉力测试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431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件焊接拉力测试工装,用于测试工件的焊接部件焊接于主体部件上的焊接强度,包括用于固定所述主体部件的固定机构以及与拉力机构的施力端连接且用于夹持所述焊接部件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转接座、分别转接于所述转接座两侧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以及驱使所述第一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绕旋转轴线旋转以夹持所述焊接部件的第一驱动机构。上述工件焊接拉力测试工装夹持和松开焊接部件的用时短、效率高,并且所述旋转轴具有杠杆作用,使得第一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的夹持力是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力的数倍,不需要施加较大的力即可使得第一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夹紧焊接部件,夹持力度大,夹持稳定性高,具有事半功倍效果。具有事半功倍效果。具有事半功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件焊接拉力测试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拉力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件焊接拉力测试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当工件焊接后,为了验证焊接质量、焊接强度,需要对焊接部位作拉力测试,即测试工件的焊接部件焊接于主体部件上的焊接强度,以验证焊接强度是否到达要求。传统的焊接强度测试工装通常包括固定主体部件的固定机构以及夹持焊接部件的夹持机构,在焊接测试时,使夹持机构夹紧所述焊接部件并向远离所述主体部件的方向施力拉扯所述焊接部件,当达到焊接强度所要求的值时,视为合格。例如动力电池盖板,请参阅图1,它的两极柱通过两羽翼型连接片A与电池极耳电性连接,所述羽翼型连接片A包括L形连接片A1(主体部件)以及焊接在所述L形连接片A1上的U形羽翼A2(焊接部件)。在羽翼型连接片A加工过程中,需先将U形羽翼A2焊接在所述L形连接片A1上,然后对焊接处强度进行拉力测试。传统的焊接强度测试工装的夹持机构包括两夹持臂,两夹持臂之间通过抵紧销或锁紧螺栓将两夹持臂锁紧在焊接部件的两侧,从而使两夹持臂夹持所述焊接部件,固定机构采用螺接方式固定所述主体部件。上述焊接强度测试工装具有以下缺陷:一、两夹持臂的夹紧力稳定性较差,若夹紧力不够,焊接部件在拉力测试过程中易从夹持臂之间滑落,若加大抵紧销的抵紧力则易损伤焊接部件;二、夹持臂夹紧和松开焊接部件所花费时间长,效率低;三、固定机构通过上板和下板螺接的方式固定主体部件,螺接方式通常采用多个螺栓锁紧,导致主体部件拆装时间较长,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速度快、夹持力度稳、提高焊接强度测试效率的工件焊接拉力测试工装。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工件焊接拉力测试工装,用于测试工件的焊接部件焊接于主体部件上的焊接强度,包括用于固定所述主体部件的固定机构以及与拉力机构的施力端连接且用于夹持所述焊接部件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转接座、分别转接于所述转接座两侧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以及驱使所述第一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绕旋转轴线旋转以夹持所述焊接部件的第一驱动机构。
[0005]进一步的,所述焊接部件具有焊接于所述主体部件的焊接底部以及形成于所述焊接底部两端侧的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所述第一夹持臂朝向所述固定机构的一端作为第一夹持端,所述第一夹持端端面至旋转轴线的一段形成第一夹持部,所述转接座的第一侧面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位置处形成第一夹持面,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面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第一侧翼的第一夹持空间;所述第二夹持臂朝向所述固定机构的一端作为第二夹持端,所述第二夹持端端面至旋转轴线的一段形成第二夹持部,所述转接座的第二侧面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位置处形成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面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第二侧翼的第二夹持空间;当所述第一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
绕所述旋转轴线相向旋转时,所述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分别向所述第一夹持面及第二夹持面靠拢以夹紧第一侧翼及第二侧翼。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臂上远离所述固定机构的一端作为第一受力端,所述第一受力端端面至所述旋转轴线的一段形成第一受力部,所述第二夹持臂上远离所述固定机构的一端作为第二受力端,所述第二受力端端面至所述旋转轴线的一段形成第二受力部;
[0007]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沿所述第一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的长度方向置于所述第一受力部及第二受力部之间且与所述转接座连接的轴杆以及滑动设于所述轴杆上且与所述拉力机构的施力端连接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在所述拉力机构的施力端的作用下能够沿所述轴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当所述驱动部向远离所述固定机构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驱动部的两侧向外挤压所述第一受力部及第二受力部,以使所述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绕旋转轴线相向转动,从而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面及第二夹持面配合夹紧所述第一侧翼及第二侧翼;当所述驱动部向所述固定机构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受力部及第二受力部未受到向外挤压力,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能够松开所述第一侧翼及第二侧翼。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受力部及第二受力部上对应于轴杆的位置处分别形成有第一导向部及第二导向部;所述驱动部朝向所述第一导向部的第一侧形成有第一导向配合部,所述驱动部朝向所述第二导向部的第二侧形成有第二导向配合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部及第二导向部均为长度与所述轴杆的长度相适配的长形导向孔或长形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配合部及第二导向配合部均为嵌入对应的长形导向孔或长形导向槽中并能够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导向凸部。
[0010]进一步的,以所述旋转轴线为水平分割线,所述转接座的第一侧面上位于所述水平分割线之上的上半部分为向外下方倾斜的第一倾斜面,所述转接座的第二侧面上位于所述水平分割线之上的上半部分为向外下方倾斜的第二倾斜面;所述转接座的第一侧面上位于所述水平分割线之下的下半部分形成垂直的所述第一夹持面,所述转接座的第二侧面上位于所述水平分割线之下的下半部分形成垂直的所述第二夹持面;
[0011]所述第一受力部具有靠近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一转接段以及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一受力段,所述第一转接段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内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受力段自所述第一转接段的上端向第二夹持臂方向倾斜延伸而成,且所述第一受力段与所述第一转接段之间的第一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二受力部具有靠近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转接段以及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受力段,所述第二转接段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内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受力段自所述第二转接段的上端向第一夹持臂方向倾斜延伸而成,且所述第二受力段与所述第二转接段之间的第二夹角为与第一夹角相适配的钝角;
[0012]所述驱动部的宽度大于所述转接座的宽度;
[0013]当所述驱动部移动至轴杆上远离所述固定机构的一端时,所述第一受力部及第二受力部被向外挤压以呈张开状,所述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绕旋转轴心相向转动以呈夹持状,此状态下,所述第一转接段及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内表面均为第一垂直面,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一垂直面与垂直的所述第一夹持面配合以夹紧所述第一侧翼,所述第一转接段的第一垂直面与所述第一倾斜面呈预设的第三夹角;所述第二转接段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内表面均为第二垂直面,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垂直面与垂直的所述第二夹持面配合以夹紧所述第二侧翼,所述第二转接段的第二垂直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呈预设的第四夹角;
[0014]当所述驱动部移动至轴杆上靠近所述固定机构的一端时,所述第一受力部及第二受力部能够向内呈合拢状,所述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绕旋转轴心背向旋转以呈张开状,此状态下,所述第一转接段及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内表面均为向外下方倾斜的第三倾斜面,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三倾斜面与垂直的所述第一夹持面之间形成第五夹角以松开所述第一侧翼,所述第一转接段的第三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相贴合;所述第二转接段及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内表面均为向外下方倾斜的第四倾斜面,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四倾斜面与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焊接拉力测试工装,用于测试工件的焊接部件焊接于主体部件上的焊接强度,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所述主体部件的固定机构以及与拉力机构的施力端连接且用于夹持所述焊接部件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转接座、分别转接于所述转接座两侧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以及驱使所述第一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绕旋转轴线旋转以夹持所述焊接部件的第一驱动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焊接拉力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件具有焊接于所述主体部件的焊接底部以及形成于所述焊接底部两端侧的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所述第一夹持臂朝向所述固定机构的一端作为第一夹持端,所述第一夹持端端面至旋转轴线的一段形成第一夹持部,所述转接座的第一侧面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位置处形成第一夹持面,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面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第一侧翼的第一夹持空间;所述第二夹持臂朝向所述固定机构的一端作为第二夹持端,所述第二夹持端端面至旋转轴线的一段形成第二夹持部,所述转接座的第二侧面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位置处形成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面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第二侧翼的第二夹持空间;当所述第一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绕所述旋转轴线相向旋转时,所述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分别向所述第一夹持面及第二夹持面靠拢以夹紧第一侧翼及第二侧翼。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焊接拉力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上远离所述固定机构的一端作为第一受力端,所述第一受力端端面至所述旋转轴线的一段形成第一受力部,所述第二夹持臂上远离所述固定机构的一端作为第二受力端,所述第二受力端端面至所述旋转轴线的一段形成第二受力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沿所述第一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的长度方向置于所述第一受力部及第二受力部之间且与所述转接座连接的轴杆以及滑动设于所述轴杆上且与所述拉力机构的施力端连接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在所述拉力机构的施力端的作用下能够沿所述轴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当所述驱动部向远离所述固定机构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驱动部的两侧向外挤压所述第一受力部及第二受力部,以使所述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绕旋转轴线相向转动,从而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面及第二夹持面配合夹紧所述第一侧翼及第二侧翼;当所述驱动部向所述固定机构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受力部及第二受力部未受到向外挤压力,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能够松开所述第一侧翼及第二侧翼。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焊接拉力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力部及第二受力部上对应于轴杆的位置处分别形成有第一导向部及第二导向部;所述驱动部朝向所述第一导向部的第一侧形成有第一导向配合部,所述驱动部朝向所述第二导向部的第二侧形成有第二导向配合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件焊接拉力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及第二导向部均为长度与所述轴杆的长度相适配的长形导向孔或长形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配合部及第二导向配合部均为嵌入对应的长形导向孔或长形导向槽中并能够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导向凸部。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焊接拉力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旋转轴线为水平分割线,所述转接座的第一侧面上位于所述水平分割线之上的上半部分为向外下方倾斜的第一倾斜面,所述转接座的第二侧面上位于所述水平分割线之上的上半部分为向外下方倾斜的第二倾斜面;所述转接座的第一侧面上位于所述水平分割线之下的下半部分形成垂直的
所述第一夹持面,所述转接座的第二侧面上位于所述水平分割线之下的下半部分形成垂直的所述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一受力部具有靠近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一转接段以及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一受力段,所述第一转接段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内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受力段自所述第一转接段的上端向第二夹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志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