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断路器内置线路板的取电线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4221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内置线路板的取电线路结构,其包括至少一PCB板、至少一断路器本体以及至少一弹性连接件;断路器本体的内部具有接线排;PCB板上具有至少一取电连接点以及至少两个接线端子;取电连接点置于断路器本体的内部,接线端子伸出至断路器本体的外部;断路器本体、接线排和弹性连接件相互配合使得弹性连接件限位固定于断路器本体的内部;弹性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弹性接触部和至少两个第二弹性接触部,第一弹性接触部抵接PCB板上的取电连接点,第二弹性接触部抵接接线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得控制模块方便快捷、可靠地取电,弹性连接件不与PCB板和接线排固定连接,可以方便装卸和维护,相比于铜排连接的方式成本更低。的方式成本更低。的方式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断路器内置线路板的取电线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断路器
,尤其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内置线路板的取电线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小型断路器是电气终端配电装置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终端保护电器。随着小型断路器的功能增多需要拼装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需要从小型断路器的接线排上取电。目前的做法是控制模块拼装在小型断路器的外侧,通过铜排或者接线的方式取电,连接复杂,不利于装卸或维修,而且使用铜排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断路器内置线路板的取电线路结构,其可靠性强,控制模块取电连接方便,而且组装方便,成本相对较低。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断路器内置线路板的取电线路结构,其包括至少一PCB板、至少一断路器本体以及至少一弹性连接件。
[0005]所述断路器本体的内部具有接线排。
[0006]所述PCB板上具有至少一取电连接点以及至少两个接线端子,所述取电连接点的数量与断路器本体的数量相等,且每一取电连接点对应一弹性连接件;所述取电连接点置于断路器本体的内部,所述接线端子伸出至断路器本体的外部。
[0007]所述断路器本体、接线排和弹性连接件相互配合使得弹性连接件限位固定于断路器本体的内部。
[0008]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弹性接触部和至少两个第二弹性接触部,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抵接PCB板上的取电连接点,所述第二弹性接触部抵接接线排。
[0009]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折弯定位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分别位于折弯定位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与第一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接触部与第二安装部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由第一安装部局部折弯形成,所述第二弹性接触部由第二安装部局部折弯形成。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并排设置。
[0012]优选地,至少有一个所述的第二弹性接触部抵接接线排的板面侧,至少有一个所述的第二弹性接触部抵接接线排的边沿侧。
[0013]优选地,抵接所述接线排的边沿侧的第二弹性接触部有两个,且这两个第二弹性接触部对称设置。
[0014]优选地,所述接线排将抵接其边沿侧的第二弹性接触部抵紧于断路器本体的内部。
[0015]优选地,所述断路器本体的内部设有与折弯定位部配合的第一定位槽。
[0016]优选地,所述断路器本体的内部设有与PCB板配合的第二定位槽,且所述断路器本体的外壳上设有与PCB板向适配的贯穿槽,所述贯穿槽正对第二定位槽。
[0017]优选地,所述接线排包括进电端接线排和出电端接线排,所述进电端接线排和/或出电端接线排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PCB板。
[0018]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弹性连接件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弹性接触部和至少两个第二弹性接触部,在弹力作用下,第一弹性接触部能够可靠地抵接PCB板,第二弹性接触部能够可靠地抵接接线排。断路器在压接电线时,接线排会有小幅度扭动或位移,通过设置多个第二弹性接触部,可以避免接线排扭动或位移造成的接触不良问题,保证连接的可靠性。PCB板则通过接线端子与外部控制模块连接,从而实现控制模块的取电,方便快捷,可靠性强。弹性连接件不与PCB板和接线排固定连接,可以方便装卸和维护,相比于铜排连接的方式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0021]图2为实施例一隐藏了部分断路器本体外壳的示意图。
[0022]图3为实施例一弹性连接件的示意图。
[0023]图4为实施例一弹性连接件的安装示意图。
[0024]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0025]图6为图4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0026]图7为实施例一PCB板、弹性连接件和进电端接线排的连接示意图。
[0027]图8为实施例一弹性连接件和进电端接线排的连接示意图。
[0028]图9为实施例一弹性连接件和进电端接线排另一视角的连接示意图。
[0029]图10为实施例一PCB板、弹性连接件和出电端接线排的连接示意图。
[0030]图11为实施例一弹性连接件和出电端接线排的连接示意图。
[0031]图12为实施例一弹性连接件和出电端接线排另一视角的连接示意图。
[0032]图13为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0033]图14为实施例二PCB板、出电端接线排和弹性连接件的连接示意图。
[0034]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0035]断路器本体10,进电端接线排11,出电端接线排12,第一定位槽13,第二定位槽14,贯穿槽15;
[0036]PCB板20,接线端子21;
[0037]弹性连接件30,折弯定位部31,第一安装部32,第二安装部33,第一弹性接触部34,第二弹性接触部35。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9]实施例一:
[0040]如图1~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小型断路器内置线路板的取电线路结构,其包括断路器本体10、PCB板20以及弹性连接件30。
[0041]断路器本体10的内部具有接线排,接线排包括进电端接线排11和出电端接线排12,进电端接线排11和出电端接线排12都分别通过弹性连接件30连接PCB板20,即进电端接线排11对应一个弹性连接件30和一个PCB板20,出电端接线排12对应一个弹性连接件30和一个PCB板20。
[0042]在PCB板20上具有取电连接点以及三个接线端子21,取电连接点置于断路器本体10的内部,接线端子21则伸出至断路器本体10的外部,用于与控制模块连接。
[0043]弹性连接件30置于断路器本体10的内部,其包括折弯定位部31、第一安装部32、第二安装部33、至少两个第一弹性接触部34和至少两个第二弹性接触部35。第一安装部32和第二安装部33分别位于折弯定位部31的两侧,第一弹性接触部34与第一安装部32连接,优选第一弹性接触部34由第一安装部32局部弯折形成,整体性更强,且利于制作。第一弹性接触部34并排设置,第一弹性接触部34抵接PCB板20上的取电连接点,这样弹性连接件30与PCB板20的取电连接点之间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触点,即使接触面局部脏污或氧化也能保证接触的可靠性。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安装部32不抵接PCB板20上的取电连接点,一来可以保证第一弹性接触部34有足够的弹力抵紧PCB板20,二来避免第一安装部32接触到PCB板20非取电连接点位置,避免造成干涉。第二弹性接触部35与第二安装部33连接,第二弹性接触部35由第二安装部33局部弯折形成。其中,至少有一个第二弹性接触部35抵接接线排的板面侧,至少有一个第二弹性接触部35抵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断路器内置线路板的取电线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PCB板、至少一断路器本体以及至少一弹性连接件;所述断路器本体的内部具有接线排;所述PCB板上具有至少一取电连接点以及至少两个接线端子,所述取电连接点的数量与断路器本体的数量相等,且每一取电连接点对应一弹性连接件;所述取电连接点置于断路器本体的内部,所述接线端子伸出至断路器本体的外部;所述断路器本体、接线排和弹性连接件相互配合使得弹性连接件限位固定于断路器本体的内部;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弹性接触部和至少两个第二弹性接触部,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抵接PCB板上的取电连接点,所述第二弹性接触部抵接接线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内置线路板的取电线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还包括折弯定位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分别位于折弯定位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与第一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接触部与第二安装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内置线路板的取电线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由第一安装部局部折弯形成,所述第二弹性接触部由第二安装部局部折弯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内置线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平孝陈长久严俊奇曹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山秀阳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