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阀片、阀芯组件、多路阀及软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4181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7
本申请涉及一种动阀片、阀芯组件、多路阀及软水机,动阀片具有主体部及突出设置于主体部外周的第一阻断部,并且,动阀片在主体部外周边缘还构造形成一原水流动通道,原水流动通道与第一阻断部的外周边缘共同围设形成一封闭圆周,使得拥有该动阀片的软水机在非供水状态时能够通过原水流动通道获得原水,在供水状态下供应软水,从而实现软水机多功能状态下持续供水,使得用户在软水机的任何状态下都能实现用水。现用水。现用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阀片、阀芯组件、多路阀及软水机


[0001]本申请涉及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动阀片、阀芯组件、多路阀及软水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市使用的自来水水源通常采集自地下水,但是地下水中通常含有较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从而导致水在使用过程容易结垢,进而造成电器的损坏,而将硬水软化,使饮用水的硬度降低,能有效防止结石病,减轻心、肾负担,有益人们的健康,因此能够软化硬水的软水机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
[0003]软水机通常通过树脂上的功能离子与水中的钙、镁离子进行交换,从而吸附水中多余的钙、镁离子,达到去除水垢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的软水机通常包括集成水路以及连接在集成水路上的软水装置和供盐装置,原水通过集成水路进入软水装置中,软水装置中的树脂层可对原水进行软化并通过集成水路输出软水以供用户使用。当所有树脂都吸附满钙、镁离子后,软水机无法再对自来水进行软化,此时需要对交换树脂进行反洗再生。供盐装置中的盐注水溶解饱和后进入软水装置,通过饱和盐溶液浸泡树脂,使饱和盐溶液中数量众多的钠离子置换吸附在树脂上的钙和镁离子。当钙、镁离子被置换取代后,树脂就达到还原再生的效果,为下一次水软化工作做好了准备。
[0004]在现有的软水机中,多路阀作为控制集成水路中的水的流向的核心部件,通过控制多路阀在不同的工位中切换,可以控制水流以不同的方向在不同的结构流动,从而实现供水、反洗、再生、补水等功能。但是,软水在使用时只有在供水状态下才能实现软水供应,在其他功能状态下用户无法通过软水机实现用水。
专利技术内
[0005]本申请针对软水机在非供水状态下用户无法通过软水机实现用水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动阀片、阀芯组件、多路阀及软水机,该动阀片、阀芯组件、多路阀及软水机可以达到在多功能状态下持续供水的技术效果。
[000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动阀片,包括:
[0007]主体部;及
[0008]第一阻断部,所述第一阻断部突出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
[0009]其中,所述主体部的外周边缘还构造形成一原水流动通道,所述原水流动通道与所述第一阻断部的外周边缘共同围设形成一封闭圆周。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呈圆盘状设置,所述第一阻断部沿所述主体部的周向延伸设置。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具有导流槽;在所述动阀片的径向上,所述第一阻断部位于所述导流槽的一侧,且所述导流槽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阻断部与所述主体部的中心合围的扇形区域内。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槽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导流部、第二导流部以及
第三导流部,所述第一导流部和所述第三导流部在所述主体部的周向上间隔设置;
[0013]并且,所述第一导流部位于所述第一阻断部与所述主体部的中心合围的所述扇形区域内。
[001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阀芯组件,包括定阀片及上述的动阀片,所述主体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定阀片贴合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一端面的一侧;
[0015]所述定阀片具有贯穿开设的第一连通孔,所述原水流动通道能够与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或被所述第一阻断部阻断。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阀片相对所述定阀片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0017]当所述动阀片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主体部覆盖部分所述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阻断部在所述定阀片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连通孔错开;
[0018]当所述动阀片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主体部覆盖所述部分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阻断部覆盖剩余部分所述第一连通孔。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通孔呈沿所述定阀片的周向延伸的环状设置。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具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导流部、第二导流部以及第三导流部,所述第一导流部和所述第三导流部在所述主体部的周向上间隔设置;
[0021]在所述动阀片的径向上,所述第一阻断部位于所述导流槽的一侧,所述第一导流部位于所述第一阻断部与所述主体部的中心合围的扇形区域内;
[0022]所述定阀片具有贯穿开设的一个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二连通孔在所述定阀片的周向上间隔排布,当所述原水流动通道被阻断,所述第一连通孔通过所述导流槽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孔。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阀片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导流部和所述第三导流部之间形成的第二阻断部,所述第二阻断部位于所述第二导流部靠近所述第一阻断部的一侧;
[0024]所述定阀片具有贯穿开设的多个第三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二连通孔及多个所述第三连通孔在所述定阀片的周向上间隔排布且所述多个第三连通孔位于所述第二连通孔的同一侧;
[0025]当所述原水流动通道与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孔通过所述导流槽择一地连通任意一个所述第三连通孔,所述第二阻断部用于覆盖通过所述导流槽相互连通的所述第二连通孔和所述第三连通孔之间的其余所述第三连通孔。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流部在所述定阀片上的投影与全部所述第三连通孔错位设置。
[002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路阀,所述多路阀包括上述的阀芯组件。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路阀还包括阀体及阀杆,所述阀芯组件收容于所述阀体内,所述阀杆的第一轴向端伸入所述阀体内与所述动阀片传动配接;
[0029]所述动阀片能够在所述阀杆的驱动下相对所述定阀片转动,以使所述动阀片相对于相对所述定阀片绕自身轴向转动至连通所述原水流动通道与所述第一连通孔或阻断原水流动通道与所述第一连通孔。
[0030]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软水机,所述软水机包括上述的多路阀。
[0031]上述动阀片,通过在主体部外周突出设置第一阻断部,并在主体部外周边缘还构造形成一原水流动通道,原水流动通道与第一阻断部的外周边缘共同围设形成一封闭圆周,从而使得拥有该动阀片的软水机在非供水状态时能够通过原水流动通道获得原水,在供水状态下供应软水,从而实现软水机多功能状态下持续供水,使得用户在软水机的任何状态下都能实现用水。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多路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图1所示多路阀的动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图2所示动阀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图2所示动阀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图1所示多路阀的定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6为图5所示定阀片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7为图1所示的多路阀处于供水工位时阀芯组件的导通示意图;
[0039]图8为图1所示的多路阀处于反洗工位时阀芯组件的导通示意图;
[0040]图9为图1所示的多路阀处于第一再生工位时阀芯组件的导通示意图;
[0041]图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阀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631);及第一阻断部(632),所述第一阻断部(632)突出设置于所述主体部(631)的外周;其中,所述主体部(631)的外周边缘还构造形成一原水流动通道(YS),所述原水流动通道(YS)与所述第一阻断部(632)的外周边缘共同围设形成一封闭圆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631)呈圆盘状设置,所述第一阻断部(632)沿所述主体部(631)的周向延伸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631)具有导流槽(6312);在所述动阀片(63)的径向上,所述第一阻断部(632)位于所述导流槽(6312)的一侧,且所述导流槽(6312)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阻断部(632)与所述主体部(631)的中心合围的扇形区域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6312)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导流部(63121)、第二导流部(63123)以及第三导流部(63125),所述第一导流部(63121)和所述第三导流部(63125)在所述主体部(631)的周向上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导流部(63121)位于所述第一阻断部(632)与所述主体部(631)的中心合围的所述扇形区域内。5.一种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定阀片(61)及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动阀片(63),所述主体部(63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6311)和第二端面,所述定阀片(61)贴合于所述主体部(631)的所述第一端面(6311)的一侧;所述定阀片(61)具有贯穿开设的第一连通孔(612),所述原水流动通道(YS)能够与所述第一连通孔(612)连通或被所述第一阻断部(632)阻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阀片(63)相对所述定阀片(61)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动阀片(63)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主体部(631)覆盖部分所述第一连通孔(612),所述第一阻断部(632)在所述定阀片(61)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连通孔(612)错开;当所述动阀片(6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主体部(631)覆盖所述部分第一连通孔(612),所述第一阻断部(632)覆盖剩余部分所述第一连通孔(612)。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631)具有导流槽(6312),所述导流槽(6312)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导流部(63121)、第二导流部(63123)以及第三导流部(63125),所述第一导流部(63121)和所述第三导流部(63125)在所述主体部(631)的周向上间隔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志雄谢武彬龙云钲李文灿刁文志孙英正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