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绘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4090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绘用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放置箱和卡杆,所述放置箱内腔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箱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放置箱内壁的右侧,且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伺服电机、第一螺杆、第二螺杆、螺套、连接杆、抵板、防护垫、支撑筒、调节杆、第二卡槽、通孔、卡杆和第一卡槽,解决了现有的支撑装置在使用时不具备调节高度的功能,且不方便对不同尺寸的仪器进行固定,从而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从而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从而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绘用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测绘
,具体为一种测绘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测绘工程专业是一门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分析、表达与应用的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空间定位、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知识,并研究利用这些技术测定地球与其它星体形状、建筑物(构筑物)的三维特征及其与指定参考系的关系、地球重力场及其内部物理特征、运动物体的特征及其多维参数,并研究这些技术在工程、工业和人类生活中应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测绘工程中需要用到仪器支撑装置,但现有的支撑装置在使用时不具备调节高度的功能,且不方便对不同尺寸的仪器进行固定,降低整体的实用性,从而不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绘用支撑装置,具备方便调节高度且方便固定仪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支撑装置在使用时不具备调节高度的功能,且不方便对不同尺寸的仪器进行固定,降低整体的实用性,从而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测绘用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放置箱和卡杆,所述放置箱内腔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箱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放置箱内壁的右侧,且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抵板,所述抵板的内侧粘合有防护垫。
[0005]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筒,所述放置箱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放置于支撑筒的内腔中。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筒左侧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调节杆左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调节杆左侧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大小相同且分布均匀的第二卡槽,且卡杆的右侧卡接于第一卡槽的内腔中。
[0007]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池盒,所述电池盒的内腔设置有蓄电池,且电池盒的左侧开设有充电孔,所述底板底部的四周均活动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板内表面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螺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的底部粘合有防滑垫。
[0008]优选的,所述放置箱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于螺套的底部。
[0009]优选的,所述放置板内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连接杆的顶部贯穿通槽的内腔并延伸至放置板的上方,所述放置箱的正表面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透明亚克力箱门。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本技术设置了伺服电机、第一螺杆、第二螺杆、螺套、连接杆、抵板和防护垫,通过转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第一螺杆进行转动,第一螺杆带动第二螺杆进行转动,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通过对称螺纹的作用同时带动两侧螺套向内侧移动,螺套带动连接杆向内侧移动,连接杆带动抵板向内侧移动,使防护垫的内侧与仪器的外侧接触,方便对仪器进行固定,设置了支撑筒、调节杆、第二卡槽、通孔、卡杆和第一卡槽,通过将放置箱向上移动,带动调节杆向上移动,并将卡杆贯穿通孔的内腔并卡接于不同第二卡槽的内腔中,方便对放置箱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支撑装置在使用时不具备调节高度的功能,且不方便对不同尺寸的仪器进行固定,降低整体的实用性,从而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0012]2、本技术通过设置蓄电池,方便对整体进行供电,通过设置滑槽和滑块,有效提高螺套在左右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螺纹杆、稳定板和防滑垫,有效提高整体的稳定性,避免发生倾倒,通过设置万向轮,方便整体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底板;2、稳定板;3、电池盒;4、支撑筒;5、伺服电机;6、放置箱;7、透明亚克力箱门;8、万向轮;9、防滑垫;10、通槽;11、螺套;12、滑槽;13、调节杆;14、蓄电池;15、抵板;16、第一螺杆;17、放置板;18、防护垫;19、连接杆;20、第二螺杆;21、滑块;22、第二卡槽;23、螺纹杆;24、通孔;25、卡杆;26、第一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3,一种测绘用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放置箱6和卡杆25,底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池盒3,电池盒3的内腔设置有蓄电池14,通过设置蓄电池14,方便对整体进行供电,且电池盒3的左侧开设有充电孔,底板1底部的四周均活动连接有万向轮8,通过设置万向轮8,方便整体进行移动,底板1内表面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螺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3,螺纹杆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定板2,稳定板2的底部粘合有防滑垫9,通过设置螺纹杆23、稳定板2和防滑垫9,有效提高整体的稳定性,避免发生倾倒,底板1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筒4,放置箱6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13,调节杆13放置于支撑筒4的内腔中,支撑筒4左侧的顶部开设有通孔24,调节杆13左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卡槽26,调节杆13左侧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大小相同且分布均匀的第二卡槽22,且卡杆25的右侧卡接于第一卡槽26的内腔中,放置箱6内腔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7,放置箱6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5,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16,第一螺杆1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螺
杆20,第二螺杆20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放置箱6内壁的右侧,且第一螺杆16与第二螺杆20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套11,放置箱6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2,滑槽1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21,滑块21的顶部固定连接于螺套11的底部,通过设置滑槽12和滑块21,有效提高螺套11在左右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螺套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9,放置板17内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槽10,连接杆19的顶部贯穿通槽10的内腔并延伸至放置板17的上方,放置箱6的正表面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透明亚克力箱门7,连接杆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抵板15,抵板15的内侧粘合有防护垫18。
[0019]使用时,通过PLC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5,通过转动伺服电机5,伺服电机5带动第一螺杆16进行转动,第一螺杆16带动第二螺杆20进行转动,第一螺杆16和第二螺杆20通过对称螺纹的作用同时带动两侧螺套11向内侧移动,螺套11带动连接杆19向内侧移动,连接杆19带动抵板15向内侧移动,使防护垫18的内侧与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绘用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放置箱(6)和卡杆(25),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箱(6)内腔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7),所述放置箱(6)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5),所述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16),所述第一螺杆(1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20),所述第二螺杆(20)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放置箱(6)内壁的右侧,且第一螺杆(16)与第二螺杆(20)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套(11),所述螺套(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抵板(15),所述抵板(15)的内侧粘合有防护垫(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筒(4),所述放置箱(6)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13),所述调节杆(13)放置于支撑筒(4)的内腔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绘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4)左侧的顶部开设有通孔(24),所述调节杆(13)左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卡槽(26),所述调节杆(13)左侧的底部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钦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飞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