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跨悬索桥塔区梁段体系转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400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多跨悬索桥塔区梁段体系转换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S1、提升塔区钢梁的竖向高度使其高于有吊索梁段的起吊高度,焊接为整体的塔区梁段;S2、吊装有吊索梁段,安装吊索,吊索处于松弛状态;S3、有吊索梁段与塔区梁段对接,将有吊索梁段与塔区梁段固定连接起来;S4、对有吊索梁段卸载,将有吊索梁段的荷载转移到塔区梁段;S5、对塔区支架进行卸载,使塔区梁段和有吊索梁段下落至脱空状态,将塔区梁段和有吊索梁段的荷载转移到吊索上,完成体系转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体系转换方法简单,转换效率高,转换过程中有吊索梁段与塔区梁段的线形匹配极为简单,施工的难度极小,施工效率高,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保证。的保证。的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跨悬索桥塔区梁段体系转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具体地指一种多跨悬索桥塔区梁段体系转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悬索桥跨越能力强、造型优美,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桥型。多跨连续悬索桥有利于减小塔区附近梁段转角,改善行车舒适性。
[0003]对于多跨连续悬索桥,塔区位置一般存在1~3片钢梁没有吊索,其相邻位置为有吊索梁段。施工时,一般先将塔区梁段吊装上塔区支架临时存放,并在支架上栓焊成整体。吊装相邻有吊索梁段,连接吊索,卸载,将有索梁段重量转移至吊索承担。然后,采用顶升、压重等措施同时调整塔区梁段与有吊索梁段线形,使之匹配,并栓焊成整体。最后解除塔区梁段支撑荷载,将所有梁段重量转移至吊索承担,完成体系转换。
[0004]上述塔区梁段与有索梁段匹配连接、体系转换方法,施工措施量非常大,需要同步对塔区梁段和有吊索梁段进行调整匹配,涉及到顶升、压重等多个操作,调整施工的难度大,耗费时间长、安全风险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多跨悬索桥塔区梁段体系转换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跨悬索桥塔区梁段体系转换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0007]S1、将塔区钢梁吊装上塔区支架,提升塔区钢梁的竖向高度使塔区钢梁的高度高于有吊索梁段的起吊高度,然后将塔区钢梁焊接为整体的塔区梁段;
[0008]S2、利用吊装设备吊装塔区梁段顺桥向两侧的有吊索梁段,安装有吊索梁段的吊索,吊装设备承载有吊索梁段使吊索处于松弛状态;
[0009]S3、调节有吊索梁段使其与塔区梁段线形匹配,调节完成后将有吊索梁段与塔区梁段固定连接起来;
[0010]S4、吊装设备对有吊索梁段卸载,将有吊索梁段的荷载转移到塔区梁段;
[0011]S5、对梁段支撑进行卸载,使塔区梁段和有吊索梁段下落至脱空状态,将塔区梁段和有吊索梁段的荷载转移到吊索上,完成体系转换。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跨悬索桥塔区梁段体系转换方法,所述步骤S1中,提升塔区钢梁的竖向高度使塔区钢梁的高度高于有吊索梁段的起吊高度的方法包括:以两侧相邻有吊索梁段起吊后能连上吊索的位置为基准位,提升塔区钢梁的竖向高度使其高于基准位。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跨悬索桥塔区梁段体系转换方法,所述有吊索梁段起吊后能连上吊索的位置为吊索下端自然下垂对应的高度位置。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跨悬索桥塔区梁段体系转换方法,所述提升塔区钢梁的竖向高度使其高于基准位的方法包括:提升塔区钢梁使塔区钢梁高于基准位20~40cm。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跨悬索桥塔区梁段体系转换方法,所述步骤S1中,塔区钢梁提升完成后在塔区支架上布置临时支撑结构支撑塔区钢梁。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跨悬索桥塔区梁段体系转换方法,所述步骤S2中,利用吊装设备吊装塔区梁段顺桥向两侧的有吊索梁段的方法包括:吊装设备吊装有吊索梁段至塔区梁段顺桥向两侧,使有吊索梁段处于基准位和塔区梁段之间的位置。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跨悬索桥塔区梁段体系转换方法,所述步骤S3中,调节有吊索梁段使其与塔区梁段线形匹配的方法包括:利用吊装设备提升有吊索梁段至与塔区梁段等高,对有吊索梁段和塔区梁段进行线形匹配。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跨悬索桥塔区梁段体系转换方法,所述步骤S5中,对梁段支撑进行卸载的方法包括:拆除塔区梁段与塔区支架之间的临时支撑结构,使塔区梁段下落至脱空状态。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跨悬索桥塔区梁段体系转换方法,所述拆除塔区梁段与塔区支架之间的临时支撑结构的方法包括:在塔区支架上布置千斤顶,利用千斤顶竖向顶升塔区梁段,使塔区梁段的荷载转移到千斤顶上,然后拆除塔区梁段与塔区支架之间的临时支撑结构。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跨悬索桥塔区梁段体系转换方法,所述临时支撑结构包括布置于塔区支架上的垫块。
[002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有:1、本专利技术的塔区梁段在对接前预先进行抬高,在对接时是由吊装设备承载有吊索梁段的荷载,此时吊索处于松弛状态,有吊索梁段的调节极为方便,无论是高度还是转角调节都能够很方便的与塔区梁段完成线形匹配,相较于现有的塔区梁段与有吊索梁段的匹配方法,本方法更为简单,工序更少,施工难度大幅度降低;
[0022]2、本专利技术在对接前预先对塔区钢梁进行提升,提升的高度位置是超过有吊索梁段的起吊高度的,这样可以方便后续有吊索梁段提升与塔区梁段的对接,最后荷载由塔区支架转换为吊索也更为方便;
[0023]3、本专利技术在塔区梁段完成提升后,在塔区支架上设置临时支撑结构对塔区梁段进行支撑,临时支撑布置简单,后续的拆除方便,塔区梁段的下落至脱空状态更为容易;
[0024]5、本专利技术在完成有吊索梁段与吊索的连接后,即可通过吊装设备调节有吊索梁段的标高,整个有吊索梁段的调节方式极为简单且方便,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压重调节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施工难度大幅度降低;
[0025]6、本专利技术对梁段支撑的卸载方式极为简单,只需要拆除塔区梁段与塔区支架之间的临时支撑结构即可完成卸载;
[0026]7、本专利技术先通过千斤顶顶升塔区梁段,使塔区梁段的荷载转移到千斤顶上,然后拆除临时支撑结构,最后回缩千斤顶即可使塔区梁段下落至脱空状态,完成塔区梁段的荷载从塔区支架转移到吊索,整个方法极为简单,施工效率极高;
[0027]10、本专利技术的临时支撑结构包括垫块,垫块随处可见,使用成本极为低廉。
[0028]本专利技术的体系转换方法简单,转换效率高,转换过程中有吊索梁段与塔区梁段的线形匹配极为简单,施工的难度极小,施工效率高,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保证,具有极大的
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29]图1:本专利技术的塔区梁段吊装示意图;
[0030]图2:本专利技术的有吊索梁段吊装示意图;
[0031]图3:本专利技术的塔区梁段和有吊索梁段线形匹配示意图;
[0032]图4:本专利技术的有吊索梁段荷载转移到塔区支架示意图;
[0033]图5:本专利技术的塔区梁段和有吊索梁段下落至脱空状态完成体系转换示意图;
[0034]其中:1—塔区梁段;2—有吊索梁段;3—塔区支架;4—吊索;5—吊装设备;6—索缆;7—临时支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跨悬索桥塔区梁段体系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S1、将塔区钢梁吊装上塔区支架,提升塔区钢梁的竖向高度使塔区钢梁的高度高于有吊索梁段的起吊高度,然后将塔区钢梁焊接为整体的塔区梁段;S2、利用吊装设备吊装塔区梁段顺桥向两侧的相邻有吊索梁段,安装有吊索梁段的吊索,吊装设备承载有吊索梁段使吊索处于松弛状态;S3、调节有吊索梁段使其与塔区梁段线形匹配,调节完成后将有吊索梁段与塔区梁段固定连接起来;S4、吊装设备对有吊索梁段卸载,将有吊索梁段的荷载转移到塔区支架;S5、对梁段支撑进行卸载,使塔区梁段和有吊索梁段下落至脱空状态,将塔区梁段和有吊索梁段的荷载转移到吊索上,完成体系转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跨悬索桥塔区梁段体系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提升塔区钢梁的竖向高度使塔区钢梁的高度高于有吊索梁段的起吊高度的方法包括:以两侧相邻有吊索梁段起吊后能连上吊索的高度为基准位,提升塔区钢梁的竖向高度使其高于基准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跨悬索桥塔区梁段体系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吊索梁段起吊后能连上吊索的位置为吊索下端自然下垂对应的高度位置。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多跨悬索桥塔区梁段体系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塔区钢梁的竖向高度使其高于基准位的方法包括:提升塔区钢梁使塔区钢梁高于基准位20~40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涛彭志辉潘桂林陈鸣彭成明徐鑫汪仁威胡伟李冕袁航杨建平厉勇辉乐煌辉张耀张媛张军政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