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电缆防虹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3903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灯具防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灯具电缆防虹吸结构,包括外电缆、连接件、内导线、密封套以及灯具,外电缆的内部设有导电芯,连接件设有贯通连接件的两端的通孔,通孔内设有连接电芯,连接电芯的一端与导电芯的端部导电连接,连接电芯的另一端与内导线的端部导电连接,密封套包裹外电缆靠近连接件的端部、连接件以及内导线靠近连接件的端部,灯具设有走线口,密封套靠近内导线的一端通过走线口伸入灯具的内部。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密封性强,能有效防止电缆发生虹吸现象,防水性能好。防水性能好。防水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灯具电缆防虹吸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灯具防水
,特别是涉及一种灯具电缆防虹吸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缆线的虹吸现象指的是通过外接电缆线的外皮与内皮之间的缝隙或内皮与铜丝之间缝隙倒吸外部水分进入产品的内部,电缆线的虹吸现象容易导致产品失效。为了防止灯具的电缆发生虹吸现象导致灯具内部进水,一般的做法是先在灯具上装配一个防水螺丝,电缆通过防水螺丝进入灯具内部,然而这种做法的防虹吸效果不太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性强,能有效防止电缆发生虹吸现象,防水性能好的灯具电缆防虹吸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灯具电缆防虹吸结构,包括外电缆、连接件、内导线、密封套以及灯具,所述外电缆的内部设有导电芯,所述连接件设有贯通所述连接件的两端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连接电芯,所述连接电芯的一端与所述导电芯的端部导电连接,所述连接电芯的另一端与内导线的端部导电连接,所述密封套包裹所述外电缆靠近所述连接件的端部、所述连接件以及所述内导线靠近所述连接件的端部,所述灯具设有走线口,所述密封套靠近所述内导线的一端通过所述走线口伸入所述灯具的内部。
[000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电芯靠近所述导电芯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凹槽,所述导电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凹槽内,所述连接电芯靠近所述内导线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凹槽内,所述内导线伸入所述第二连接凹槽内。
[000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凹槽的外侧设有第一缺口,所述连接件靠近所述外电缆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缺口连通的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二连接凹槽的外侧设有第二缺口,所述连接件靠近所述内导线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二缺口连通的第二开口槽。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电芯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电芯沿所述连接件的周向分布,所述内导线的数量和所述导电芯的数量与所述连接电芯的数量相同,所述连接电芯分别与所述内导线和所述导电芯一一对应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密封套的侧部设有遮盖所述走线口的定位台阶,所述定位台阶与所述灯具贴合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灯具电缆防虹吸结构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有与所述定位台阶配合的第一容腔以及供所述密封套伸出的穿线孔,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灯具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台阶的外侧设有围绕所述定位台阶设置的防水框,所述防水框与所述灯具贴合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有与所述防水框配合的第二容腔。
[001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灯具电缆防虹吸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导线芯通过连接电芯与内导线导电连接,当灯具外部的水沿着外电缆的导电芯与外电缆的外皮之间的缝隙输送时,水最终会输送至连接电芯处,而不会继续输送至灯具的内部,从而防止电缆的虹吸现象;密封套将内导线的端部、连接件以及外电缆的端部包裹,使得内导线、连接件和外电缆连成一体,密封性,便于装配。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
[0013]图2是图1省去固定座的结构图;
[0014]图3是图2省去密封套和防水框的结构图;
[0015]图4是本技术的密封套、内导线和外电缆的连接结构图;
[0016]图5是本技术的连接件的结构图;
[0017]图6是本技术的固定座的结构图;
[0018]图中,1、外电缆;11、导电芯;2、连接件;21、连接电芯;211、第一连接凹槽;212、第二连接凹槽;213、第一缺口;214、第二缺口;215、第一开口槽;216、第二开口槽;3、内导线;4、密封套;41、定位台阶;5、灯具;51、走线口;6、固定座;61、第一容腔;62、穿线孔;63、第二容腔;7、防水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采用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如图1-6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灯具电缆防虹吸结构,包括外电缆1、连接件2、内导线3、密封套4以及灯具5,外电缆1的内部设有导电芯11,连接件2设有贯通连接件2的两端的通孔,通孔内设有连接电芯21,连接电芯21的一端与导电芯11的端部导电连接,连接电芯21的另一端与内导线3的端部导电连接,密封套4包裹外电缆1靠近连接件2的端部、连接件2以及内导线3靠近连接件2的端部,灯具5设有走线口51,密封套4靠近内导线3的一端通过走线口51伸入灯具5的内部。
[0022]本实施例的装配过程为:先将外电缆1的导电芯11的与连接电芯21的一端导电连接以及将内导线3与连接电芯21的另一端导电连接,然后将密封套4包裹内导线3靠近连接件2的端部、整个连接件2以及外电缆1靠近连接件2的端部,使得外电缆1、连接件2和内导线3固定连接成一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随后将密封套4靠近内导线3的一端通过灯具5的走线口51伸入灯具5的内部,内导线3设于灯具5内以便于灯具5内的电器原件连接,最后对密封套4进行固定便完成本实施例的装配,一般地走线口51与密封套4配合,能实现密封
套4的固定。
[0023]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导线芯通过连接电芯21与内导线3导电连接,当灯具5外部的水沿着外电缆1的导电芯11与外电缆1的外皮之间的缝隙输送时,水最终会输送至连接电芯21处,而不会继续输送至灯具5的内部,从而防止电缆的虹吸现象;密封套4将内导线3的端部、连接件2以及外电缆1的端部包裹,使得内导线3、连接件2和外电缆1连成一体,密封性,便于装配。
[0024]示例性的,连接电芯21靠近导电芯11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凹槽211,导电芯11伸入第一连接凹槽211内,便于导电芯11与连接电芯21的定位连接,同时灯具5外部的水输送至连接件2时会进入第一连接凹槽211内,从而避免水沿连接电芯21与连接件2之间的缝隙进入灯具5的内部,同理,连接电芯21靠近内导线3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凹槽212内,内导线3伸入第二连接凹槽212内。
[0025]示例性的,第一连接凹槽211的外侧设有第一缺口213,连接件2靠近外电缆1的端部设有与第一缺口213连通的第一开口槽215,第一缺口213和第一开口槽215的设置便于操作将导电芯11与连接电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具电缆防虹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电缆、连接件、内导线、密封套以及灯具,所述外电缆的内部设有导电芯,所述连接件设有贯通所述连接件的两端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连接电芯,所述连接电芯的一端与所述导电芯的端部导电连接,所述连接电芯的另一端与内导线的端部导电连接,所述密封套包裹所述外电缆靠近所述连接件的端部、所述连接件以及所述内导线靠近所述连接件的端部,所述灯具设有走线口,所述密封套靠近所述内导线的一端通过所述走线口伸入所述灯具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电缆防虹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电芯靠近所述导电芯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凹槽,所述导电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凹槽内,所述连接电芯靠近所述内导线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凹槽内,所述内导线伸入所述第二连接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电缆防虹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凹槽的外侧设有第一缺口,所述连接件靠近所述外电缆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缺口连通的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劳振鹏叶焕辉蒋进波宋启明韩海杰吴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人和照明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