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供暖的电加热锅炉,包括桶体;桶体放置在地面上,桶体外侧套接有横向的箱体,且桶体内安装有加热部;加热部包括:第一转轴,其转动连接在转动座上,且第一转轴尾端安装有第一锥齿轮,并且第一转轴头端安装有安装座;盒体,盒体安装在安装座上,且盒体内安装有加热丝,并且加热丝位于蓄水桶的下方位置,从而当第一转轴转动时通过加热丝可实现蓄水桶的无死角加热;桶体上安装有驱动部,且桶体内安装有辅助部,并且桶体内安装有蓄水桶。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在对蓄水桶内的水分进行加热时,蓄水桶底部的水分温度上升较快,而蓄水桶顶部水分的温度则上升较慢,蓄水桶顶部的水分温度的提升都是靠底部热量逐渐传递而来的,效率较低的问题。率较低的问题。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供暖的电加热锅炉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锅炉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供暖的电加热锅炉。
技术介绍
[0002]在取暖设备领域,传统的取暖设备大多采用煤炭蒸汽锅炉或煤炭水锅炉进行加热,而目前电加热锅炉也已经普及。
[0003]例如专利CN201811103726.2公开了一种用于供暖的电加热锅炉。该电加热锅炉采用管道式水加热器加热水,在水循环泵的作用下,热水通过管道传输到室内散热器中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水再通过管道返回管道式水加热器重新加热。设备可以替代传统的供暖用煤炭蒸汽锅炉或煤炭水锅炉,通过与控制电路配合,实现自动化操作,节约人工成本;设备零排放,符合国家煤改电政策,对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换热后的水带有余温返回加热循环使用,能节约水资源和电能。
[0004]现有技术的电加热锅炉目前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0005]一个是,现有装置虽然能够通过加热丝实现电加热,但是在加热过程中会存在加热死角,从而导致加热效率降低;再者是,现有装置在对蓄水桶内的水分进行加热时,蓄水桶底部的水分温度上升较快,而蓄水桶顶部水分的温度则上升较慢,那么蓄水桶顶部的水分温度的提升都是靠底部热量逐渐传递而来的,效率较低。
[0006]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供暖的电加热锅炉,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供暖的电加热锅炉,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下述问题:一个是,现有装置虽然能够通过加热丝实现电加热,但是在加热过程中会存在加热死角,从而导致加热效率降低;再者是,现有装置在对蓄水桶内的水分进行加热时,蓄水桶底部的水分温度上升较快,而蓄水桶顶部水分的温度则上升较慢,那么蓄水桶顶部的水分温度的提升都是靠底部热量逐渐传递而来的,效率较低。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供暖的电加热锅炉,包括桶体;桶体放置在地面上,桶体外侧套接有横向的箱体,并且桶体内安装有加热部;加热部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转动座上,且第一转轴尾端安装有第一锥齿轮,并且第一转轴头端安装有安装座;盒体,盒体安装在安装座上,且盒体内安装有加热丝,并且加热丝位于蓄水桶的下方位置,从而当第一转轴转动时通过加热丝可实现蓄水桶的无死角加热;桶体上安装有驱动部,且桶体内安装有辅助部,并且桶体内安装有蓄水桶。
[0009]进一步的,所述桶体底部呈环形阵列状焊接有四根支撑腿,且桶体内焊机有一个环形结构的放置座,并且放置座上放置有蓄水桶;桶体内焊接有转动座,且桶体上顶部安装有盖板,并且盖板为阶梯状结构,从而可提高桶体与盖板的密封性能,进而避免了热量外
散。
[0010]进一步的,加热部还包括: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呈阵列状开设在盒体上,且第一通孔与加热丝位置对正,并且第一通孔由两个锥形孔组成,从而当第一转轴转动时盒体也呈转动状态,且此时第一通孔处呈喷气状态,最终通过第一通孔处的喷气可实现加热丝上氧化物的吹落。
[0011]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安装在桶体上,且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上安装有第二转轴,并且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桶体上;第二转轴上安装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从而当驱动电机转动时可实现第一转轴的转动,进而实现了无死角加热。
[0012]进一步的,所述辅助部包括:伸缩瓶,伸缩瓶安装在转动座上,且伸缩瓶上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上转动连接有喷管,且喷管呈垂直状设置,并且喷管头端与蓄水桶的内壁顶端面转动连接,从而当喷管喷水时可扩展蓄水桶内水分混合力度;喷管为圆柱形管状结构,且喷管外壁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喷孔,并且喷孔为圆柱形孔状结构,从而当喷管喷水时环形阵列状开设的喷孔可扩展混合范围。
[0013]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还包括:拨动杆,拨动杆共设有八根,且八根拨动杆呈环形阵列状焊接在第二转轴上,并且拨动杆与伸缩瓶弹性接触,从而当驱动电机转动时可实现伸缩瓶的连续挤压,进而实现了喷管的喷水。
[0014]进一步的,所述辅助部还包括:辅助管,辅助管转动连接在喷管上,且辅助管与喷管相连通;辅助管上焊接有七个辅助座,且辅助管的尾端为弯管结构,并且辅助管尾端与桶体内壁之间的间距为1cm,从而当辅助管尾端喷出水流后该水流会与桶体内壁接触,进而在水流推动力的作用下辅助管和辅助座会转动,进而实现了蓄水桶内水源的混合,最终提高了加热效率;辅助座为矩形盒状结构,且辅助座上呈线性阵列状开设有第二通孔,并且第二通孔为圆柱形孔状结构,从而当辅助座转动时第二通孔处呈射流状,进而可增强蓄水桶内水源的混合强度。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通过加热部和驱动部的配合设置,第一,因盒体安装在安装座上,且盒体内安装有加热丝,并且加热丝位于蓄水桶的下方位置,从而当第一转轴转动时通过加热丝可实现蓄水桶的无死角加热;
[0017]第二,因第一通孔呈阵列状开设在盒体上,且第一通孔与加热丝位置对正,并且第一通孔由两个锥形孔组成,从而当第一转轴转动时盒体也呈转动状态,且此时第一通孔处呈喷气状态,最终通过第一通孔处的喷气可实现加热丝上氧化物的吹落。
[0018]通过驱动部和辅助部的配合设置,第一,因连接管上转动连接有喷管,且喷管呈垂直状设置,并且喷管头端与蓄水桶的内壁顶端面转动连接,从而当喷管喷水时可扩展蓄水桶内水分混合力度;
[0019]第二,因喷管为圆柱形管状结构,且喷管外壁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喷孔,并且喷孔为圆柱形孔状结构,从而当喷管喷水时环形阵列状开设的喷孔可扩展混合范围;
[0020]第三,因辅助管转动连接在喷管上,且辅助管与喷管相连通;辅助管上焊接有七个辅助座,且辅助管的尾端为弯管结构,并且辅助管尾端与桶体内壁之间的间距为1cm,从而当辅助管尾端喷出水流后该水流会与桶体内壁接触,进而在水流推动力的作用下辅助管和
辅助座会转动,进而实现了蓄水桶内水源的混合,最终提高了加热效率;
[0021]第四,因辅助座为矩形盒状结构,且辅助座上呈线性阵列状开设有第二通孔,并且第二通孔为圆柱形孔状结构,从而当辅助座转动时第二通孔处呈射流状,进而可增强蓄水桶内水源的混合强度。
[0022]此外,通过盖板的设置,因桶体底部呈环形阵列状焊接有四根支撑腿,且桶体内焊机有一个环形结构的放置座,并且放置座上放置有蓄水桶;桶体内焊接有转动座,且桶体上顶部安装有盖板,并且盖板为阶梯状结构,从而可提高桶体与盖板的密封性能,进而避免了热量外散。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供暖的电加热锅炉将外壳剖开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桶体剖开后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2进一步剖开后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4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供暖的电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所述桶体放置在地面上,所述桶体外侧套接有横向的箱体,并且桶体内安装有加热部;加热部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转动座上,且第一转轴尾端安装有第一锥齿轮,并且第一转轴头端安装有安装座;盒体,盒体安装在安装座上,且盒体内安装有加热丝,并且加热丝位于蓄水桶的下方位置;桶体上安装有驱动部,且桶体内安装有辅助部,并且桶体内安装有蓄水桶。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供暖的电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底部呈环形阵列状焊接有四根支撑腿,且桶体内焊机有一个环形结构的放置座,并且放置座上放置有蓄水桶;桶体内焊接有转动座,且桶体上顶部安装有盖板,并且盖板为阶梯状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供暖的电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还包括: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呈阵列状开设在盒体上,且第一通孔与加热丝位置对正,并且第一通孔由两个锥形孔组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供暖的电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安装在桶体上,且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上安装有第二转轴,并且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桶体上;第二转轴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若焱,冯坤,冯培亮,李鹏志,田志坚,马宗光,王振全,刘俊杰,冯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华诺锅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