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6385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该支护系统包括:打设在边坡土体内的多个可回收锚杆,沿横向和纵向间隔设置,顶端形成安装端部;套设在安装端部上的上夹板和下夹板;贴设在边坡表面的多个柔性护坡面层,角部夹设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相邻的两个柔性护坡面层对接连接;嵌设于相邻的两个柔性护坡面层的对接缝处的防水嵌条;穿设沿横向和纵向设置的可回收锚杆的安装端部的紧固绳,经张紧后端部固定在边坡对应的位置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边坡支护系统中的可回收锚杆与柔性护坡面层通过节点装配而成,在使用完毕能够整体拆除回收并重复使用,实现了基坑边坡支护的绿色施工,加快施工周期的同时,可回收并周转利用,节约施工成本。节约施工成本。节约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支护的
,特指一种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大众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将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的一些临时技术措施回收并重复利用成为了近来绿色施工技术研发的主要方向。
[0003]基坑的边坡支护在是工程中重要的临时安全措施,尤其是深大基坑在开挖和施工过程中要采用大量的土钉、混凝土喷护等临时支护措施以确保安全,施工成本较高,且往往完成施工后会回填到地基土中,对环境也造成了较大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现有的土钉加混凝土喷护的支护方式存在施工成本高及施工后回填在地基土内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0005]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包括:
[0007]打设在边坡土体内的多个可回收锚杆,所述可回收锚杆沿横向和纵向间隔设置,所述可回收锚杆的顶端有部分露出于边坡形成安装端部;
[0008]套设在所述安装端部上的上夹板和下夹板;
[0009]贴设在边坡表面的多个柔性护坡面层,所述柔性护坡面层的角部夹设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相邻的两个柔性护坡面层对接连接;
[0010]嵌设于相邻的两个柔性护坡面层的对接缝处的防水嵌条;以及
[0011]穿设沿横向和纵向设置的可回收锚杆的安装端部的紧固绳,所述紧固绳经张紧后端部固定在边坡对应的位置处。
[0012]本专利技术的边坡支护系统中的可回收锚杆与柔性护坡面层通过节点装配而成,在使用完毕能够整体拆除回收并重复使用,实现了基坑边坡支护的绿色施工,加快施工周期的同时,可回收并周转利用,节约施工成本,环保。
[0013]本专利技术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可回收锚杆包括管体、设于所述管体内的传动轴、间隔的设于所述传动轴上的锚头,所述锚头有部分自所述管体的侧壁处伸出形成锚固端。
[0014]本专利技术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为十字形板,所述上夹板的上表面对应所述紧固绳设有凹槽。
[0015]本专利技术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水嵌条呈T型,顶部对应所述紧固绳设有一对挡条。
[0016]本专利技术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端部对应所述紧固绳设有长圆孔。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于边坡上对应可回收锚杆的设置位置进行钻孔以形成锚孔;
[0019]将所述可回收锚杆打入到锚孔内且所锚杆的顶端有部分露出于边坡形成安装端部;
[0020]将所述下夹板套设在对应的可回收锚杆的安装端部上,并让所述下夹板紧贴在边坡的表面;
[0021]在边坡上铺设柔性护坡面层,并让相邻的两个柔性护坡面层的侧边对齐;
[0022]将上夹板套设在对应的可回收锚杆的安装端部,并紧固连接上夹板和下夹板以将对应的柔性护坡面层的角部夹紧;
[0023]在柔性护坡面层的对接缝处安装防水嵌条;以及
[0024]将紧固绳沿横向和纵向穿过对应的锚杆的安装端部,将紧固绳张紧后在将紧固绳的端部固定在边坡对应的位置处。
[0025]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于所述可回收锚杆的顶端盖设防护盖板。
[0026]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打设可回收锚杆时,提供钻机,将钻机与可回收锚杆的端部连接,通过钻机将可回收锚杆钻入到对应的锚孔内。
[0027]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铺设柔性护坡面层时,自上而下的顺次铺设所述柔性护坡面层。
[0028]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基坑及基坑内的结构施工好后,对可回收锚杆、柔性护坡面层、上夹板、下夹板、防水嵌条以及紧固绳进行回收。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设置在边坡上的剖视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中一个可回收锚杆处的剖视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的部分俯视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中可回收锚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图4中A1

A1的剖视图。
[0034]图6为图4中A2

A2的剖视图。
[0035]图7为图4中A3

A3的剖视图。
[0036]图8为本专利技术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中下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9为图8中A4

A4的剖视图。
[0038]图10为本专利技术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中防水嵌条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11为图10中A5

A5的剖视图。
[0040]图12为本专利技术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42]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针对放坡开挖的大型深基坑的边坡进行支护,该支护系统由可回收锚杆和柔性护坡面层通过刚性节点装配而成,使用完毕后逆序拆卸节点、面层、锚杆,可对整个支护系统进行回收并重复使用,从而实现了基坑边坡支护的绿色施工,加快施工周期的同时,可回收并周转利用,节约成本,绿色环保。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0043]参阅图1,显示了本专利技术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设置在边坡上的剖视图。参阅图2,显示了本专利技术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中一个可回收锚杆处的剖视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专利技术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说明。
[0044]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包括可回收锚杆21、下夹板22、上夹板23、柔性护坡面层24、防水嵌条25以及紧固绳26,可回收锚杆21由多个,打设在边坡10的土体内,结合图3所示,多个可回收锚杆21沿横向和纵向间隔设置,可回收锚杆21的顶端有部分露出于边坡形成安装端部211;下夹板22套设在安装端部211上,柔性护坡面层24铺设在边坡10的表面,柔性护坡面层24有多个,贴设边坡10的表面铺设,柔性护坡面层24的角部贴设在下夹板22上,相邻的两个柔性护坡面层24对接连接,柔性护坡面层10满铺在边坡10上一对边坡10进行支护;上夹板23套设在安装端部211上,该上夹板23置于对应的柔性护坡面层10的角部之上,通过上夹板23和下夹板22夹紧柔性护坡面层10,防水嵌条25嵌设于相邻的两个柔性护坡面层24的对接缝处,利用防水嵌条25确保柔性护坡面层闭合防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打设在边坡土体内的多个可回收锚杆,所述可回收锚杆沿横向和纵向间隔设置,所述可回收锚杆的顶端有部分露出于边坡形成安装端部;套设在所述安装端部上的上夹板和下夹板;贴设在边坡表面的多个柔性护坡面层,所述柔性护坡面层的角部夹设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相邻的两个柔性护坡面层对接连接;嵌设于相邻的两个柔性护坡面层的对接缝处的防水嵌条;以及穿设沿横向和纵向设置的可回收锚杆的安装端部的紧固绳,所述紧固绳经张紧后端部固定在边坡对应的位置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回收锚杆包括管体、设于所述管体内的传动轴、间隔的设于所述传动轴上的锚头,所述锚头有部分自所述管体的侧壁处伸出形成锚固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为十字形板,所述上夹板的上表面对应所述紧固绳设有凹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嵌条呈T型,顶部对应所述紧固绳设有一对挡条。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装配式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端部对应所述紧固绳设有长圆孔。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装配式边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蔚曹海良朱志男孙涛柏海于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