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异形连续腰梁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3665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异形连续腰梁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支护桩,相邻的支护桩之间为原状土层,原状土层有锚杆孔;包括腰梁模,腰梁模内形成有浇筑腔体,顶模上形成多个浇筑口;顶模上方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与支护桩连接;底模靠近支护桩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与支护桩贴合;锚杆孔内设有锚杆,锚杆贯穿腰梁模;腰梁模下方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截面为三角形,且顶部与底模承插贴合,支撑座下方连接有伸缩立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使腰梁模具外侧保持同一平面,内侧可使混凝土与坡面紧密贴合,可定型化加工,拆卸方便,周转方便,避免材料浪费,绿色环保。环保。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异形连续腰梁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基坑异形连续腰梁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及边坡加固项目中,经常用到腰梁结构构件,目前腰梁结构构件一般都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或钢腰梁。
[0003]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工艺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腰梁结构一般为异形梁,其截面尺寸较小,支护桩位置存在前后偏差时,会造成腰梁与破面不能紧密贴合,在其截面上还需要穿锚杆,使得支设模板难度大,存在模板封闭不严、混凝土大量遗漏浪费、成型效果差等建筑质量问题,且支设效率低,进度慢;(2)腰梁支模过程中,使用木材量较大,浪费自然资源;同时,钢筋制作安装、支设模板需要大量工人,成本较高。
[0004]采用钢腰梁结构及工艺存在如下问题:(1)整体性较差,易变形,影响使用功能;(2)使用钢材量大,浪费矿产资源;焊接量较大;重量大,经常需要吊装机械及大量人工;可周转性差,成本较高。
[0005]经检索,专利名称为一种腰梁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专利号为CN202110692797.6 的专利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腰梁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专利为一体化制造模具,但无法解决桩间土不平整的问题,该专利需要将下部支撑板插入土层达到封闭桩间空隙的目的,但当桩间土过硬,凹凸不平时,无法插入,会导致漏浆浪费;该无法解决因桩位偏差(不在一个平面),造成模具以最外侧桩边缘处安装时与内侧桩无法贴合,导致内侧桩无法受力;且该专利有内侧模,内侧模在支护桩位置与支护桩贴合,浇筑完成后无法拆除内模,在桩间位置处会与桩间空隙混凝土浇筑到一起,如果先浇筑腰梁混凝土,然后拆除内模,再浇筑桩间空腔混凝土会导致工期大大增加。
[0006]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本专利技术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支护桩在施工过程中会有前后位置偏差,导致腰梁在支设过程中因支护桩前后不一造成腰梁不在一个平面、支模难度巨大、腰梁结构易松动、支撑系统不稳定、传统腰梁支护过程中木材和钢筋使用量大、可周转性差、成本高等问题的基坑异形连续腰梁及其施工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异形连续腰梁,包括支护桩,若干所述支护桩沿深基坑或边坡侧壁周向分布,相邻的所述支护桩之间为原状土层,所述原状土层形成有从所述原状土层侧壁向内延伸的带有斜度的锚杆孔;包括腰梁模,所述腰梁模包括底模、侧模以及顶模,所述腰梁模内形成有浇筑腔体,所述顶模上形成多个浇筑口;
所述顶模上方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护桩连接;所述底模靠近所述支护桩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所述支护桩贴合;所述锚杆孔内设有锚杆,所述锚杆贯穿所述腰梁模;所述腰梁模下方连接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截面为三角形,且顶部与所述底模承插贴合,所述支撑座下方连接有伸缩立杆。
[0009]所述腰梁模材质为铝合金或硬质塑料一体制作。
[0010]所述腰梁模的底模为斜向模板,所述底模顶面与所述原状土层立面的夹角为锐角,所述侧模内面与所述底模顶面的夹角为锐角,所述顶模水平设置,且所述顶模在整体的所述腰梁模上分布有若干,且均匀布设,相邻两个所述顶模之间形成所述浇筑口。
[0011]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模上方,每个所述支护桩外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连接有正反丝钢丝绳。
[0012]所述锚杆一端插接于所述锚杆孔内,另一端贯穿所述侧模,所述锚杆延伸至所述侧模外的一端通过锚具固定,所述锚具与所述侧模之间设置有承压板。
[0013]所述支撑座均匀布设有若干个,所述支撑座为一体结构,底边水平设置,外侧边竖直设置;所述支撑座的顶部斜边与所述底模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承插件,所述支撑座的顶部斜边顶面与所述底模底面之间通过所述承插件配合承插。
[0014]每个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均设置有所述伸缩立杆。
[0015]所述橡胶垫设置于所述底模顶面靠近所述支护桩一端,部分所述橡胶垫与所述底模贴合,另一部分所述橡胶垫与所述支护桩贴合;所述橡胶垫通过钢制垫片固定于所述底模,所述橡胶垫与原状土层之间通过螺栓杆与螺母固定。
[0016]两个相邻所述支护桩的半径以及桩间距的总长度为一个所述腰梁模的长度单元,每相邻两个所述腰梁模插接,插接处设置有防渗橡胶片。
[0017]一种基坑异形连续腰梁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支护桩施工完毕后,在相邻所述支护桩之间的原状土层侧壁上加工锚杆孔,所述锚杆孔的孔径大于锚杆外径;步骤二:通过测量定位,将同一坡面最靠近基坑内侧的所述支护桩作为腰梁模施工平面;步骤三:通过将多个所述腰梁模连接成一体,并通过防渗橡胶片卡紧,锚杆穿过侧模,通过承压板以及锚具将锚杆伸出侧模的端部固定;步骤四:支护桩与腰梁模顶模非浇筑口位置相接触时,顶模的连接件与支护桩的固定件采用正反丝钢丝绳固定连接;步骤五:使用钢制垫片将橡胶垫压在底模上,钢制垫片与底模均开孔,将螺丝插入从钢制垫片向底模外穿出,在底模处使用螺母拧紧,在橡胶垫紧贴支护面位置的螺栓眼处向原状土层内敲入螺栓杆,拧紧螺母使橡胶垫与支护面贴合;步骤六:在腰梁模底模位置下方固定支撑组件,具体通过将若干支撑座与底模之间通过承插件连接,并将伸缩立杆放置好;步骤七:从浇筑口向腰梁模内浇筑混凝土,终凝后浇水养护,向桩间空腔内浇筑混
凝土,终凝后浇水养护;步骤八:拆除腰梁模下方的支撑座;步骤九:使用千斤顶进行锚杆的预应力张拉锁定。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底模带有螺栓孔的可以紧贴支护面的橡胶垫,利用橡胶材质可塑性,使得腰梁模外侧可以保持同一平面,内侧可以使混凝土与坡面紧密贴合,可以贴合任何凹凸不平的坡面;(2)底模下部设置三角形的支撑座空腔,与底模承插连接,使底膜与三角形空腔形成一个稳定的矩形,使得异形腰梁原本斜面的底部支模更加灵活,解决了桩位偏差造成的部分桩无法与腰梁贴合的问题;(3)模具仅有底模及侧模和部门顶盖,与支护面接触处无模板,可定型化加工,拆卸方便,周转方便,避免材料浪费,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剖面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支撑座与腰梁模的连接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腰梁模与原状土层的连接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腰梁模与支撑座的安装示意立体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相邻两个腰梁模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0026]其中,附图标记为:1、支护桩;101、固定件;2、原状土层;3、锚杆孔;301、锚杆;302、锚具;303、承压板;4、腰梁模;401、底模;402、侧模;403、顶模;404、浇筑口;5、连接件;501、正反丝钢丝绳;6、橡胶垫;601、钢制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异形连续腰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桩(1),若干所述支护桩(1)沿深基坑或边坡侧壁周向分布,相邻的所述支护桩(1)之间为原状土层(2),所述原状土层(2)形成有从所述原状土层(2)侧壁向内延伸的带有斜度的锚杆孔(3);包括腰梁模(4),所述腰梁模(4)包括底模(401)、侧模(402)以及顶模(403),所述腰梁模(4)内形成有浇筑腔体,所述顶模(403)上形成多个浇筑口(404);所述顶模(403)上方设置有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护桩(1)连接;所述底模(401)靠近所述支护桩(1)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6),所述橡胶垫(6)与所述支护桩(1)贴合;所述锚杆孔(3)内设有锚杆(301),所述锚杆(301)贯穿所述腰梁模(4);所述腰梁模(4)下方连接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7),所述支撑座(7)截面为三角形,且顶部与所述底模(401)承插贴合,所述支撑座(7)下方连接有伸缩立杆(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异形连续腰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梁模(4)材质为铝合金或硬质塑料一体制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异形连续腰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梁模(4)的底模(401)为斜向模板,所述底模(401)顶面与所述原状土层(2)立面的夹角为锐角,所述侧模(402)内面与所述底模(401)顶面的夹角为锐角,所述顶模(403)水平设置,且所述顶模(403)在整体的所述腰梁模(4)上分布有若干,且均匀布设,相邻两个所述顶模(403)之间形成所述浇筑口(40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异形连续腰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模(403)上方,每个所述支护桩(1)外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件(101),所述固定件(101)与所述连接件(5)之间连接有正反丝钢丝绳(5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异形连续腰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301)一端插接于所述锚杆孔(3)内,另一端贯穿所述侧模(402),所述锚杆(301)延伸至所述侧模(402)外的一端通过锚具(302)固定,所述锚具(302)与所述侧模(402)之间设置有承压板(30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异形连续腰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7)均匀布设有若干个,所述支撑座(7)为一体结构,底边水平设置,外侧边竖直设置;所述支撑座(7)的顶部斜边与所述底模(401)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承插件(701),所述支撑座(7)的顶部斜边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岩程飞宫哲陈宁宁王晓晓王亚坤徐振华毕磊刘勇王鑫薛晓剑董凯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