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线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3638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螺线管装置,即使在固定铁芯处于非励磁状态时残留有磁力,也能够使柱塞与固定铁芯顺畅地分离,并且能够防止片部件从固定铁芯脱落,从而提高螺线管装置的组装作业性。螺线管装置具有:绕线架,其具有沿着轴线方向贯通的贯通孔;柱塞,其插入于贯通孔的轴线方向一侧,被支承为能够沿着轴线方向移动;线圈,其卷绕于绕线架的外周部,伴随着通电而产生磁力,使柱塞沿着轴线方向移动;固定铁芯,其插入于贯通孔的轴线方向另一侧;施力部件,其配置在柱塞与固定铁芯之间,对柱塞向轴线方向一侧施力;以及非磁性的片部件,其以与柱塞的轴向另一侧接触的方式配置在柱塞与固定铁芯之间,并且该片部件呈具有能够供棒状体通过的贯通孔的环状。贯通孔的环状。贯通孔的环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线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螺线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已知有进行流路的开闭的电磁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磁阀具有螺线管部(螺线管装置),该螺线管部具有:固定铁芯,其通过向线圈通电而产生的磁场而被励磁;柱塞,其被被励磁的固定铁芯吸引;以及复位弹簧,其向使柱塞从固定铁芯离开的方向施力。
[0003]在该电磁阀中,伴随着固定铁芯的励磁和非励磁,使柱塞往复移动,通过固定在柱塞上的阀芯进行流路的开闭。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

196827号公报
[0005]但是,在以往的电磁阀中,构成为在柱塞被吸引到被励磁的固定铁芯时,它们直接接触。因此,即使使固定铁芯处于非励磁状态,根据残留磁力的程度,有时也无法顺利地利用复位弹簧使柱塞与固定铁芯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线管装置,即使在非励磁状态下在固定铁芯上残留有磁力,也能够使柱塞与固定铁芯顺畅地分离,并且能够防止片部件从固定铁芯脱落,从而提高螺线管装置的组装作业性。
[0007]本技术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螺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螺线管装置具有:筒状的绕线架,其具有沿着轴向贯通的贯通孔;柱塞,其插入于所述贯通孔的轴向一侧,被支承为能够沿着轴向移动;线圈,其卷绕于所述绕线架的外周部,伴随着通电而产生磁力,使所述柱塞沿着轴向移动;固定铁芯,其插入于所述贯通孔的轴向另一侧;施力部件,其配置在所述柱塞与所述固定铁芯之间,对所述柱塞向轴向一侧施力;以及非磁性的片部件,其以与所述柱塞的轴向另一侧接触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柱塞与所述固定铁芯之间,并且该片部件呈具有能够供棒状体通过的第二贯通孔的环状。
[0008]本技术的第二方式的螺线管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的螺线管装置中,所述固定铁芯在其轴向一侧的面上具有向轴向另一侧凹陷的孔部,所述棒状体是一部分插入于所述孔部的销,或者是一部分插入于所述孔部的治具。
[0009]本技术的第三方式的螺线管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式的螺线管装置中,所述销被压入或螺纹紧固于所述孔部中。
[0010]本技术的第四方式的螺线管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的螺线管装置中,所述棒状体是从所述固定铁芯的轴向一侧的面朝向轴向一侧突出并与所述固定铁芯构成一个部件的销。
[0011]本技术的第五方式的螺线管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式至第四方式的任意一个方式的螺线管装置中,所述销在其轴向一侧的端部具有扩径部。
对应。
[0029]在本说明书中,上下方向、水平方向、上侧以及下侧仅是为了说明各部的相对位置关系而使用的用语。因此,各部的实际的位置关系等也可以与由这些用语表示的位置关系等不同。
[0030]<第一实施方式>
[0031]首先,对电磁阀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2]如图1和图2所示,电磁阀100具有螺线管装置1和安装在螺线管装置1的X轴方向正侧的阀机构10。
[0033]电磁阀100例如搭载在汽车上,作为切换液体、气体等流体Q的通过和切断的切换装置来使用。
[0034]阀机构10具有圆筒状的管嘴20和在该管嘴20内以能够沿着X轴方向移动的方式配置的圆筒状的滑阀30。
[0035]管嘴20与滑阀30之间的空间构成供流体Q通过的流路F。另外,在管嘴20上形成有贯穿筒壁而与流路F相连的多个侧孔201。另外,流体Q的通过方向也可以与图示相反。
[0036]另外,在管嘴20的外周部,沿着X轴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密封部件40。各密封部件40是具有弹性的环状的部件,能够防止流体Q泄漏。各密封部件40例如由聚氨酯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
[0037]管嘴20在其X轴方向负侧的端部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202。在该凸缘部202的外周缘部压接有螺线管装置1的壳体9(壳体主体91)的X轴方向正侧的开口缘部。由此,阀机构10与螺线管装置1连结。
[0038]另外,在凸缘部202与螺线管装置1(环部件7)之间,以压缩的状态配置有垫圈50。由于该垫圈50的存在,阀机构10与螺线管装置1之间被气密地密封。另外,垫圈50与密封部件40同样地例如由聚氨酯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
[0039]螺线管装置1具有绕线架2、柱塞3、线圈4、固定铁芯5、环部件7以及壳体9。
[0040]绕线架2是具有贯通孔21的筒状的部件。贯通孔21沿着X轴方向贯穿绕线架2。另外,贯通孔21的内径沿着X轴方向是恒定的。
[0041]绕线架2例如由聚酯或聚酰亚胺等各种树脂材料构成。
[0042]在绕线架2的外周部22上配置有通过卷绕具有导电性的线材而形成的线圈4。
[0043]在绕线架2的贯通孔21中,从X轴方向正侧插入有柱塞3,另外,从X轴方向负侧插入有固定铁芯5。
[0044]伴随着向所述线圈4通电而产生磁场,由此固定铁芯5被励磁。然后,柱塞3被该被励磁的固定铁芯5吸引。由此,能够使柱塞3沿着X轴方向移动。即,柱塞3被支承为能够沿着X轴方向移动。
[0045]固定铁芯5在其X轴方向负侧的端部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59。通过该凸缘部59与绕线架2接触,固定铁芯5相对于绕线架2(线圈4)在X轴方向上被定位。
[0046]另外,固定铁芯5在其X轴方向正侧的面上具有向X轴方向负侧凹陷的凹部51。该凹部51具有底面511和内周面(第二倾斜面)512,其中,该底面511与轴线O(X轴)垂直。
[0047]内周面512以从X轴方向负侧朝向正侧远离轴线O的方式相对于轴线O倾斜。换言之,凹部51的内径从X轴方向负侧朝向正侧逐渐增加。
[0048]在底面511的径向中心部形成有向X轴方向负侧凹陷的孔部52。在该孔部52中插入(压入)有销(棒状体)53的X轴方向负侧的端部。另外,销53在其X轴方向正侧的端部具有扩径部531。
[0049]另外,关于孔部52和销53的功能在后面详细说明。
[0050]固定铁芯5例如由铁那样的软磁性材料(软磁性的金属材料)构成。由此,能够以可以充分吸引柱塞3的方式进行励磁。另外,销53也可以由与固定铁芯5同样的软磁性材料构成,也可以由软磁性材料以外的材料构成。
[0051]在固定铁芯5的凸缘部59与绕线架2之间以压缩的状态配置有垫圈61,另外,在环部件7与绕线架2之间以压缩的状态配置有垫圈62。
[0052]这些垫圈61、62呈环状,与绕线架2的贯通孔21呈同心状地配置。由于垫圈61、62的存在,绕线架2与凸缘部59和环部件7之间被气密地密封。
[0053]另外,垫圈61、62与密封部件40同样地例如由聚氨酯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
[0054]柱塞3在其X轴方向正侧的面上具有向X轴方向负侧凹陷的凹部31。在该凹部31中压入有阀机构10的滑阀30的X轴方向负侧的端部。由此,伴随着柱塞3沿着X轴方向的移动,滑阀30也能够沿着X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螺线管装置具有:筒状的绕线架,其具有沿着轴向贯通的贯通孔;柱塞,其插入于所述贯通孔的轴向一侧,被支承为能够沿着轴向移动;线圈,其卷绕于所述绕线架的外周部,伴随着通电而产生磁力,使所述柱塞沿着轴向移动;固定铁芯,其插入于所述贯通孔的轴向另一侧;施力部件,其配置在所述柱塞与所述固定铁芯之间,对所述柱塞向轴向一侧施力;以及非磁性的片部件,其以与所述柱塞的轴向另一侧接触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柱塞与所述固定铁芯之间,并且该片部件呈具有能够供棒状体通过的第二贯通孔的环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铁芯在其轴向一侧的面上具有向轴向另一侧凹陷的孔部,所述棒状体是一部分插入于所述孔部的销,或者是一部分插入于所述孔部的治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被压入或螺纹紧固于所述孔部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体是从所述固定铁芯的轴向一侧的面朝向轴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井广希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东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