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GPU加速的大斜视聚束回放式SAR目标模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351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GPU加速的大斜视聚束回放式SAR目标模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基于距离徙动补偿的数据去冗余算法;2)利用数据自适应分块策略对较大数据块进行划分,并将划分后的数据传入显存;3)利用GPU强大的并行能力计算回波信号;4)异步执行,借助流进行并发管理,将计算完毕的回波信号传至内存;5)数据拼接及恢复,在内存中将数据恢复至距离徙动补偿前的位置,得到最终的回波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使目标模拟效率明显提升,能够有效的对大斜视聚束回放式SAR目标模拟进行加速。并且结合了距离徙动补偿,去冗余后,节省了内存和显存的空间,不仅保持了时域目标模拟算法较高的精度,显著提高了大数据量情况下SAR目标模拟的运算效率。运算效率。运算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GPU加速的大斜视聚束回放式SAR目标模拟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号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GPU加速的大斜视聚束回放式SAR目标模拟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一种主动微波遥感技术,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对地观测能力。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最早由美国学者Carl Wiley提出“合成孔径”这一概念。随后C.Sherwin等人研制出第一个X波段SAR系统,并得到了第一幅非聚焦条带模式SAR图像。自此,SAR技术开始蓬勃发展。
[0003]在每一颗卫星发射前,进行目标模拟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作为SAR系统性能验证的前期工作,每一颗卫星的成功升空都离不开目标模拟的贡献。目标模拟能够更好的确定系统参数,通过模拟各种不同参数情况下的回波数据进行成像、分析,找到最优参数,在卫星发射前将系统调整至最优状态,有效的保证SAR系统的稳定性。目前现有的目标模拟方法一般分为两大类:时域目标模拟和频域目标模拟。时域算法可以得到高精度的回波数据,但是运算复杂度高,效率低,在进行大场景的目标模拟任务中,时间成本非常大。而频域算法虽然能够以较高的效率完成目标模拟,但是其精度与时域算法相比较低,且只适合正侧视或小斜视情况下的目标模拟,当斜视角增大,方位向和距离向的耦合性、距离徙动也随之增大,导致传统频域算法无法使用于大斜视情况下的目标模拟。
[0004]目前有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8594230A公开的一种海船场景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仿真方法,以及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8051789A公开的一种海背景下动目标SAR成像模拟测试系统与方法,但是上述专利技术只是适用于海船场景,而且也不适用于大斜视情况下的目标模拟,所以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0005]综上所述,如何提高SAR目标模拟在大斜视聚束模式下的运算效率,并保障SAR回波信号的优越性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基于GPU加速的大斜视聚束回放式SAR目标模拟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种基于GPU加速的大斜视聚束回放式SAR目标模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1)基于距离徙动补偿的数据去冗余算法;
[0010]2)利用数据自适应分块策略对较大数据块进行划分,并将划分后的数据传入显存;
[0011]3)利用GPU强大的并行能力计算回波信号;
[0012]4)异步执行,借助流进行并发管理,将计算完毕的回波信号传至内存;
[0013]5)数据拼接及恢复,在内存中将数据恢复至距离徙动补偿前的位置,得到最终的
回波数据。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步骤1)中的数据去冗余算法为:首先确定SAR几何模型以及仿真参数,通过距离徙动补偿,计算每一时刻有效数据的位置,将冗余去除。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步骤1)中,在CPU中计算出回波的有效区域,再根据距离徙动计算出每一方位时刻距离向数据的偏移量,将其传入显存运算时,可等效为无距离徙动影响的目标模拟计算。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步骤1)中,设t
r
为t
a
时刻的距离时间轴,
[0017][0018]其中,F
r
为距离向采样率,N
r
为距离向采样点数,i代表距离向采样点的序号,根据公式(1)可知,t
r
的绝对值应当小于半个脉宽,因此可求出每一方位时刻t中,有效范围的两个边界值i
near
、i
far
[0019][0020]其中,R
near
表示t
a
时刻雷达到场景的最近距离,R
far
表示t
a
时刻雷达到场景的最远距离,R
c
表示景中心斜距,c代表光速,T
r
代表脉宽,
[0021]设N
a
为方位向采样点数,根据每一方位时刻的时间,可以计算出需要补偿的距离Range,即t
a
时刻数据偏移的距离,设θ为斜视角,t0为中心时刻,
[0022][0023]由公式(3),可计算出t
a
像素偏移的大小Pix为:
[0024]Pix=Range/ΔR
ꢀꢀꢀꢀꢀꢀꢀꢀꢀꢀꢀꢀꢀꢀꢀꢀꢀꢀꢀꢀꢀꢀꢀꢀꢀꢀꢀꢀꢀꢀꢀ
(4)
[0025]其中,ΔR表示像素间隔,将数据的近边界i
near
和远边界i
far
分别移位Pix之后,即可求得移位后的边界i
near

、i
far


[0026][0027]经过距离徙动补偿将其消除后,计算效率将显著提升,并且对显存的占用也将减少。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步骤2)中的数据自适应分块为:获取系统中可用的显存容量,计算一次所能存放数据块的大小,即得到需要分块的个数。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步骤2)中,获取系统中可用的GPU数量以及所有可用的显存容量,然后,根据显存的总量,计算一次所能存放数据块的大小,即得到需要分块的个数,分配内存、显存,依次进行回波模拟的计算,每完成一部分计算,就将该块数据从显存调入内存并释放显存。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步骤2)中,设Gpumem为该系统可用显存容量,根据
显存大小可计算出单次能处理的数据块大小,设col为单次最多能处理的列数,
[0031]col=Gpumem/(N
r
·
size)
ꢀꢀꢀꢀꢀꢀꢀꢀꢀꢀꢀꢀꢀꢀꢀꢀꢀꢀꢀꢀ
(6)
[0032]其中,size为单个数据的大小,N
r
·
size即每一列的数据大小,根据公式(6)以及方位向采样数N
a
,即可计算出需要分块的个数N,
[0033][0034]代表向上取整,分块完毕后,根据分块结果进行显存分配,然后依次进行GPU中时域目标模拟算法的计算。
[003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步骤3)中,利用GPU的强大并行能力,计算SAR每一方位时刻的回波数据。
[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步骤3)中,在GPU中计算回波数据,回波信号的表达式为:
[0037][0038][0039]上述公式(7)、(8)中,v代表载机飞行的速度,λ代表波长,(x,y)代表目标点的坐标,K
r
坐标代表距离调频率。
[004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步骤4)中的异步执行为:借助流进行并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GPU加速的大斜视聚束回放式SAR目标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基于距离徙动补偿的数据去冗余算法;2)利用数据自适应分块策略对较大数据块进行划分,并将划分后的数据传入显存;3)利用GPU强大的并行能力计算回波信号;4)异步执行,借助流进行并发管理,将计算完毕的回波信号传至内存;5)数据拼接及恢复,在内存中将数据恢复至距离徙动补偿前的位置,得到最终的回波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GPU加速的大斜视聚束回放式SAR目标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数据去冗余算法为:首先确定SAR几何模型以及仿真参数,通过距离徙动补偿,计算每一时刻有效数据的位置,将冗余去除。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GPU加速的大斜视聚束回放式SAR目标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CPU中计算出回波的有效区域,再根据距离徙动计算出每一方位时刻距离向数据的偏移量,将其传入显存运算时,可等效为无距离徙动影响的目标模拟计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GPU加速的大斜视聚束回放式SAR目标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设t
r
为t
a
时刻的距离时间轴,其中,F
r
为距离向采样率,N
r
为距离向采样点数,i代表距离向采样点的序号,根据公式(1)可知,t
r
的绝对值应当小于半个脉宽,因此可求出每一方位时刻t中,有效范围的两个边界值i
near
、i
far
其中,R
near
表示t
a
时刻雷达到场景的最近距离,R
far
表示t
a
时刻雷达到场景的最远距离,R
c
表示景中心斜距,c代表光速,T
r
代表脉宽,设N
a
为方位向采样点数,根据每一方位时刻的时间,可以计算出需要补偿的距离Range,即t
a
时刻数据偏移的距离,设θ为斜视角,t0为中心时刻,由公式(3),可计算出t
a
像素偏移的大小Pix为:Pix=Range/ΔR
ꢀꢀꢀꢀꢀꢀꢀꢀꢀꢀꢀꢀꢀꢀꢀꢀꢀꢀꢀꢀꢀꢀꢀꢀꢀꢀꢀꢀꢀꢀ
(4)其中,ΔR表示像素间隔,将数据的近边界i
near
和远边界i
far
分别移位Pix之后,即可求得移位后的边界i
near

、i
fa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王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久航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