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超薄芯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3510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收量大且厚度薄的新型超薄芯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面层以连续输送的方式进入到凹凸辊装置中,使得面层上压制出凹槽以及预留出导流槽区域,所述凹槽的周沿形成连接区;2)各个所述凹槽内添加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3)对步骤2的制品的上表面连续喷胶处理;4)将底层以连续输送的方式覆盖于步骤4的制品上,使得凹槽周沿的连接区与底层初次连接;5)通过热压合方式将凹槽周沿的连接区与底层二次连接,从而形成相互分离的吸收单元;6)通过热压合或者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将步骤5的制品中分布于导流槽的纵向中部区域的面层和底层二次连接。次连接。次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超薄芯体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超薄芯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卫生巾、纸尿裤等吸收性卫生用品一般由主要与皮肤接触使用的透液性表层、非皮肤接触使用的不透液底层、在透液性表层和不透液底层之间的吸收芯体层等结构层次组成。其中吸收芯体层主要具有吸收、存储、锁住体液的功能,是衡量吸收性卫生用品吸收性能好坏的关键结构层次。吸收芯体层一般由吸水性纤维和高分子吸收树脂颗粒按照一定比例和结构分布来进行设计。
[0003]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176570.6公开了一种吸收芯体,包括吸收芯体表层、吸收芯体中间层和吸收芯体底层,所述吸收芯体表层为一定量的绒毛浆纤维与少量高分子吸收树脂颗粒混合体,所述吸收芯体中间层为大量绒毛浆纤维与大量高分子吸收树脂颗粒的混合体,所述吸收芯体底层为一定量的绒毛浆纤维,所述吸收芯体中间层和吸收芯体底层的紧密程度大于吸收芯体表层的紧密程度。其详细公开了现有的芯体的结构。
[0004]上述芯体通过绒毛浆纤维与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混合体的比例差别区分成三层结构,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下渗速度以及防止反渗的效果;但是,其吸水量有限,在提升吸水量的同时,其厚度也需相对提升,使得制成的成品的厚度过大,降低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收量大且厚度薄的新型超薄芯体的制备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新型超薄芯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将面层以连续输送的方式进入到凹凸辊装置中,使得面层上压制出凹槽以及预留出导流槽区域,所述凹槽的周沿形成连接区,定义沿面层的输送方向延伸为纵向方向,沿其宽度方向延伸为横向方向;
[0009]2)将所述面层上凹槽的开口朝上,并通过下料装置向各个所述凹槽内添加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各所述凹槽内的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的体积与凹槽的体积之间的比值为1:1.5~3;
[0010]3)对步骤2的制品的上表面连续喷胶处理;
[0011]4)将底层以连续输送的方式覆盖于步骤4的制品上,使得凹槽周沿的连接区与底层初次连接,并且导流槽区域与底层初次连接形成导流槽,所述底层的横向宽度尺寸比面层的横向宽度尺寸大4mm~20mm,使得底层分为覆盖有面层区域的第一部以及分布于第一部横向两侧的第二部;
[0012]5)通过热压合方式将凹槽周沿的连接区与底层二次连接,从而形成相互分离的吸收单元;
[0013]6)通过热压合或者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将步骤5的制品中分布于导流槽的纵向中部区域的面层和底层二次连接;
[0014]7)将底层的第二部翻折包覆于面层的横向两侧上,且通过超声波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0015]8)将步骤7的制品分切形成单个的芯体本体。
[0016]进一步的,沿纵向方向上的相邻两所述凹槽之间的距离为0.5mm~3mm。
[0017]进一步的,上述步骤5和步骤6中,当均采用热压合方式二次连接时,通过热压辊同步进行。
[0018]进一步的,上述步骤5中,热压合的温度为55℃~105℃。
[0019]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槽的个数为两个,各所述导流槽呈弧形结构,且其凹面朝向横向外侧。
[0020]进一步的,所述芯体本体沿纵向方向依次分为前区、中区和后区,所述导流槽分布于中区,位于前区、后区上的所述吸收单元呈矩阵分布。
[0021]进一步的,所述中区通过两所述导流槽分成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位于第一区、第三区上的所述吸收单元沿纵向方向单列分布。
[0022]进一步的,位于第二区的中部上的所述吸收单元沿纵向方向单列分布,位于第二区的纵向两侧上的所述吸收单元沿纵向方向双列分布。
[0023]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单元内的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的体积与吸收单元的体积之间的比值由芯体本体的纵向中部向纵向两侧逐渐减小。
[0024]进一步的,位于中部的所述吸收单元内的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的体积与吸收单元的体积之间的比值比位于前区和后区的所述吸收单元内的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的体积与吸收单元的体积之间的比值大。
[0025]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超薄芯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便,制备效率高,能够在已有的生产线中进行改进,并与主线并线生产,实现在线制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制备的产品的吸收量大且厚度薄,使用舒适性高;具体的,通过制备过程中,通过面层与底层的粘胶实现初次连接,接着通过热压合方式将凹槽周沿的连接区与底层二次连接以及分布于导流槽的纵向中部区域的面层和底层二次连接,能够保持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的分布均匀性,提高吸收量以及吸收均匀性,并且如此结构设置,提供扩容空间使得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在二次吸收中能够充分膨胀,进一步提高吸收量。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芯体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芯体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芯体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凹凸辊组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凹辊、第一凸辊、第二凸辊的配合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7是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3]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凹辊的辊体的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为:
[0036]参考图1所示,一种新型超薄芯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1)将面层11以连续输送的方式进入到凹凸辊装置200中,使得面层11上压制出凹槽7以及预留出导流槽区域8,所述凹槽7的周沿形成连接区9,定义沿面层11的输送方向延伸为纵向方向,沿其宽度方向延伸为横向方向,沿纵向方向上的相邻两所述凹槽7之间的距离为0.5mm~3mm,优选的为0.8mm;
[0038]2)将所述面层11上凹槽7的开口朝上,并通过下料装置向各个所述凹槽7内添加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13,各所述凹槽7内的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13的体积与凹槽7的体积之间的比值为1:1.5~3;
[0039]3)对步骤2的制品的上表面连续喷胶处理;
[0040]4)将底层12以连续输送的方式覆盖于步骤4的制品上,使得凹槽7周沿的连接区9与底层12初次连接,并且导流槽区域8与底层12初次连接形成导流槽6,所述底层12的横向宽度尺寸比面层11的横向宽度尺寸大4mm~20mm,优选的为10mm,使得底层12分为覆盖有面层11区域的第一部121以及分布于第一部121横向两侧的第二部122;
[0041]5)通过热压合方式将凹槽7周沿的连接区9与底层12二次连接,从而形成相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超薄芯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面层以连续输送的方式进入到凹凸辊装置中,使得面层上压制出凹槽以及预留出导流槽区域,所述凹槽的周沿形成连接区,定义沿面层的输送方向延伸为纵向方向,沿其宽度方向延伸为横向方向;2)将所述面层上凹槽的开口朝上,并通过下料装置向各个所述凹槽内添加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各所述凹槽内的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的体积与凹槽的体积之间的比值为1:1.5~3;3)对步骤2的制品的上表面连续喷胶处理;4)将底层以连续输送的方式覆盖于步骤4的制品上,使得凹槽周沿的连接区与底层初次连接,并且导流槽区域与底层初次连接形成导流槽,所述底层的横向宽度尺寸比面层的横向宽度尺寸大4mm~20mm,使得底层分为覆盖有面层区域的第一部以及分布于第一部横向两侧的第二部;5)通过热压合方式将凹槽周沿的连接区与底层二次连接,从而形成相互分离的吸收单元;6)通过热压合或者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将步骤5的制品中分布于导流槽的纵向中部区域的面层和底层二次连接;7)将底层的第二部翻折包覆于面层的横向两侧上,且通过超声波焊接方式固定连接;8)将步骤7的制品分切形成单个的芯体本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超薄芯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纵向方向上的相邻两所述凹槽之间的距离为0.5mm~3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超薄芯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5和步骤6中,当均采用热压合方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汉河
申请(专利权)人:美佳爽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