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ynamo可视化编程对工程桩实际桩长的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31078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基于Dynamo可视化编程对工程桩实际桩长的计算方法,包括:利用Civil 3d软件对地勘报告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生成三维地形模型,通过软件中的模型导出功能导出SAT格式地形文件;通过Dynamo的文件路径节点将地形文件导入并绑定至原始桩基础模型中;按照设计图纸中桩基础的尺寸及定位建立初步的桩基础模型,在Dynamo中通过字符串包含节点检索出所有的桩基础模型;获得所有桩基础模型在地形面上的投影Z坐标值即工程桩起始位置与结束位置高程,最终对桩基础的深度值进行重新定义即得到桩基础深度;利用Dynamo对所有得到的新的工程桩进行编号,导出二维平面图纸。缩短建模步骤,提高效率。提高效率。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Dynamo可视化编程对工程桩实际桩长的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信息模型项目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Dynamo可视化编程对工程桩实际桩长的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技术理论逐步推广于各类工程项目,应运而生的是工程领域全生命周期对应的各类BIM应用。Dynamo作为Revit平台下的编程工具,在开源、参数化、可视化等方面有明显优势,方便设计师在其简练的操作环境中编写逻辑节点,解决普通三维建模中出现的问题,或是缩短建模步骤,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在对建筑结构与BIM技术结合的研究基础上,解析基于Dynamo的参数化设计,探讨Dynamo与Revit的软件交互方式,进行桩基础构件参数化建模,并扩展到相关工程运用,提出了一种基于Dynamo可视化编程对工程桩实际桩长的计算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基于Dynamo可视化编程对工程桩实际桩长的计算方法,其包括步骤:
[0006]利用Civil 3d软件对地勘报告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生成三维地形模型,通过软件中的模型导出功能导出SAT格式地形文件;
[0007]通过Dynamo的文件路径节点将地形文件导入并绑定至原始桩基础模型中;
[0008]按照设计图纸中桩基础的尺寸及定位建立初步的桩基础模型,在Dynamo中通过字符串包含节点检索出所有的桩基础模型;
[0009]获得所有桩基础模型在地形面上的投影Z坐标值即工程桩起始位置与结束位置高程,最终对桩基础的深度值进行重新定义即得到桩基础深度;
[0010]利用Dynamo对所有得到的新的工程桩进行编号,导出二维平面图纸。
[0011]可选地,在Dynamo中通过字符串包含节点检索出所有的桩基础模型的步骤,包括:使用分类节点筛选出所有结构基础模型,并将构件对象转化成字符串,在字符串中找到所有包含工程桩名称的构件即找到所有工程桩桩基础模型。
[0012]可选地,获得所有桩基础模型在地形面上的投影Z坐标值的步骤,包括:通过族实例位置即获得特定族的实例位置节点,分析得到的工程桩得到每个桩的点位数据,然后利用点投影节点即沿给定方向向量将几何图形另一部分投影到前边获取的地形表面上,得到所有节点的Z坐标。
[0013]可选地,利用Dynamo对所有得到的新的工程桩进行编号的步骤,包括:
[0014]编辑工程桩添加实例标记;
[0015]在Dynamo中将所有的工程桩检索出来,找到实例标记参数,对其参数进行提取并
赋值,同时应用列表清理节点从给定任意维度列表清除空值数据和空列表数据,利用列表清理节点清除所有的空白项得到所有的具有实例标记的项。
[0016]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通过探索Dynamo在工程桩实际桩长计算方面的应用思路,利用勘察设计图纸得到地形的模型信息,利用Dynamo参数化设计的原理,实现构件的自动分析、自动创建、自动添加属性信息,最终导出相应的数据及图纸以备现场施工时使用。
[0018]Dynamo参数化建模与传统Revit建模及分析相比,弥补了模型的差异化要求的缺点,通过数据驱动创建模型,大大提升了建模效率,为基础工程BIM技术应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入后的地质模型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形模型映射后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标签设置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出数据表格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5]在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之前,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更加清楚完整,首先对本专利技术中出现的缩略语和关键术语定义进行说明:
[0026]Dynamo:一款可视化编程工具,同时供非编程人员和编程人员使用。它使用户能够直观地查看脚本行为、定义自定义逻辑以及使用各种文本编程语言的脚本。
[0027]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思路及节点链接步骤为:
[0028]①
首先利用Civil 3d对地勘报告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生成三维地形模型,通过软件中的模型导出功能导出SAT格式文件。
[0029]②
通过Dynamo的“File Path(文件路径)”节点将地形文件导入并绑定至原始桩基础模型中。
[0030]③
按照设计图纸中桩基础的尺寸及定位建立初步的桩基础模型,在Dynamo中通过“String.Contains(字符串包含)”节点检索出所有的桩基础模型。
[0031]④
获得所有桩基础模型在地形面上的投影“Z坐标值”即工程桩起始位置与结束位置高程,最终对桩基础的深度值进行重新定义即可得到准确的桩基础深度。
[0032]⑤
利用Dynamo对所有得到的新的工程桩进行编号,导出二维平面图纸。
[0033]概括来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基于Dynamo可视化编程对工程桩实际桩长的计
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1)导入地形文件;
[0035]2)筛选出工程桩模型定位信息;
[0036]3)桩顶中心点映射至地形模型;
[0037]4)工程桩桩长参数赋值;
[0038]5)工程桩编号。
[0039]具体来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首先Revit支持多种文件格式模型的导入,在地形导入式为保证模型的精度要求,首要考虑.sat格式文件。具体思路为将微风化的地形图导入Civil 3D中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生成三维模型并导出.sat格式文件,利用“File Path(文件路径)”及“ImportFromSAT(从SAT导入)”节点将模型导入。
[0040]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其次是对现有的工程桩模型按照构件类别进行数据分析统计,首先使用“Categories(分类)”节点筛选出所有结构基础模型,并将构件对象转化成字符串,在字符串中找到所有包含“工程桩”名称的构件即可找到所有工程桩模型。
[0041]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通过“FamilyInstance.Location(族实例位置)”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Dynamo可视化编程对工程桩实际桩长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利用Civil 3d软件对地勘报告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生成三维地形模型,通过软件中的模型导出功能导出SAT格式地形文件;通过Dynamo的文件路径节点将地形文件导入并绑定至原始桩基础模型中;按照设计图纸中桩基础的尺寸及定位建立初步的桩基础模型,在Dynamo中通过字符串包含节点检索出所有的桩基础模型;获得所有桩基础模型在地形面上的投影Z坐标值即工程桩起始位置与结束位置高程,最终对桩基础的深度值进行重新定义即得到桩基础深度;利用Dynamo对所有得到的新的工程桩进行编号,导出二维平面图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ynamo可视化编程对工程桩实际桩长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Dynamo中通过字符串包含节点检索出所有的桩基础模型的步骤,包括:使用分类节点筛选出所有结构基础模型,并将构件对象转化成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瑞赵朝业刘伟郑世英申均烨钟起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