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丙氨酸高效酶转化及其提取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2911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

丙氨酸高效酶转化及其提取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氨基酸生产
,涉及一种L

丙氨酸高效酶转化及其提取工艺。

技术介绍

[0002]L

丙氨酸(L

alanine, L

Ala)又名 L
‑2‑
氨基丙酸,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非必需氨基酸,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食品应用方面,L

丙氨酸具有甜味与鲜味,被用于食品添加剂,改善食品风味并强化营养,此外其还具有较强的防腐保鲜功能,被用作防腐剂。医药应用方面,L

丙氨酸是复合氨基酸注射液的组成成分之一,是合成维生素 B5、维生素 B6、L

氨基丙醇(盐酸左氧氟沙星)和抗癌药 4

羟基水杨醛丙氨酸合锌的前体物质。此外,L

丙氨酸可用于合成具有光学活性的聚合物,在生物医学、液晶、手性催化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
[0003]L

丙氨酸可以通过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和生物转化法进行制备。其中,酶法转化是目前工业上的主要生产方法,即利用 L

天冬氨酸

β

脱羧酶(L

aspartate

β

decarboxylase,Asd)以 L

天冬氨酸(L

aspartic acid,L

Asp)为原料经脱羧生成 L

丙氨酸。在该工艺中,提高酶转化效率是L

丙氨酸生产工艺中的关键,直接影响L

丙氨酸的提取及得率。同时,由于培养液中含有许多杂质,L

丙氨酸在培养液中结晶,所得L

丙氨酸晶体不仅包含培养基杂质,还会包埋未转化的L

天冬氨酸,使产品质量大打折扣,不能满足高端客户对医药级产品的需求。因此,通过对所得L

丙氨酸酶转化过程及重结晶工艺进行研究,得到了一种L

丙氨酸高效酶转化及其提取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

丙氨酸高效酶转化及其提取工艺,提高了酶转化效率和产品的品质,满足了高端客户对医药级产品的需求,值得推广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

丙氨酸高效酶转化及提取工艺,产L

天冬氨酸

β

脱羧酶的睾丸酮丛毛单胞菌HY

08D菌株发酵培养,以培养液作酶源,直接添加固体L

天冬氨酸,加入细胞通透剂EDTA和吐温

80,加入酶稳定剂磷酸吡哆醛,转化培养,L

天冬氨酸

β

脱羧酶酶活达到55000~70000 U。培养液经过脱色、重结晶、干燥得到成品L

丙氨酸,得到的L

丙氨酸纯度达99%以上,透光率达98%以上,比旋光度[]D20
为+14.5
º
~ +15.0
º

[0006]其具体操作步骤为:(1)游离细胞培养液制备取本单位一株睾丸酮丛毛单胞菌HY

08D菌株活化并进行高密度发酵培养,获得游离细胞培养液,测定酶活力为45000~58000 U。取1 L游离细胞培养液进行后续酶转化反应。睾丸酮丛毛单胞菌HY

08D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6083。
[0007](2)游离细胞培养液活化向上述游离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细胞通透剂,细胞通透剂为EDTA和吐温

80。EDTA的
加入量为0.5%~1.5%,吐温

80的加入量为0.05%~0.2%,然后加入L
‑‑
天冬氨酸

β

脱羧酶稳定剂,稳定剂为磷酸吡哆醛,加入量为0.1~1.0 mM。调整pH为6.0,测定酶活力为55000~70000 U。
[0008](3)酶转化反应直接向步骤(2)游离细胞培养液中添加固体L

天冬氨酸,采用pH自动控制加液系统,在线监控反应pH值,通过PID控制器自动补加L

天冬氨酸,严格控转化液 pH在5.5

6.0之间,进行酶转化反应。L

丙氨酸的等电点pI=6.02,在整个酶转化过程中L

丙氨酸晶体不断析出,本工艺最终L

天冬氨酸转化率可达400~450%。
[0009](4)脱色将步骤(3)获得的转化液过滤收集粗晶体,用去离子水溶解,调整pH 4.5~5.0、温度50~55 ℃、L

丙氨酸浓度为15%~18%,加入加入量为0.8~1.0% ZX

303活性炭脱色20~25 min,脱色率可达82.0%以上。
[0010](5)重结晶将经净化处理的L

丙氨酸溶液pH调整至6.0,进行真空蒸发结晶,温度50~70 ℃,真空度

0.05~0.08 MPa。将获得的L

丙氨酸晶体,离心,干燥得到成品L

丙氨酸,纯度达99%以上。
[0011]L

丙氨酸产品分析:透光率达98%以上(c=5,水),比旋光度[
ɑ
]D20
介于+14.5
º
~ +15.0
º
之间(c=10,5 N HCl)。
[0012]上述酶活测定:Warburg呼吸仪主室:2 mL 10 mmol/L的L

Asp溶液和1mL 1 mol/L的醋酸缓冲溶液(pH 5.5),Warburg呼吸仪侧室:0.5 mL发酵液,50 ℃平衡10 min, 倒入发酵液,测定10 min内释放的二氧化碳微升数V。
[0013]酶活力计算:X=V/[0.5
×
(10/60)]V为反应10 min内释放的二氧化碳微升数;0.5为发酵液体积,单位mL10/60为反应时间10 min换算为h酶活力定义:50 ℃,pH 5.5时,每毫升发酵液每小时从L

Asp中脱羧释放1μL二氧化碳的酶量定义为一个活力单位,以U表示。
[0014]转化液吸光度(OD)测定:分光光度法,纯水作参比,10 mm光程,波长550 nm。
[0015]上述脱色率(%)= [脱色前转化液的吸光度

脱色后转化液的吸光度]/ 脱色前转化液的吸光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

丙氨酸高效酶转化及提取工艺,包括游离细胞法酶转化反应、脱色、重结晶等步骤,其特征在于:产L

天冬氨酸

β

脱羧酶的睾丸酮丛毛单胞菌HY

08D菌株发酵培养,以培养液作酶源,直接添加固体L

天冬氨酸,加入细胞通透剂EDTA和吐温

80,加入酶稳定剂磷酸吡哆醛,转化培养,L

天冬氨酸

β

脱羧酶酶活达到55000~70000 U,培养液经过脱色、重结晶、干燥得到成品L

丙氨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

丙氨酸高效酶转化及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为:(1)游离细胞培养液制备取本单位一株睾丸酮丛毛单胞菌HY

08D菌株活化并进行高密度发酵培养,获得游离细胞培养液,测定酶活力为45000~58000 U,取1 L游离细胞培养液进行后续酶转化反应,所述睾丸酮丛毛单胞菌HY

08D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6083;(2)游离细胞培养液活化向上述游离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细胞通透剂,细胞通透剂为EDTA和吐温

80;然后加入L
‑‑
天冬氨酸

β

脱羧酶稳定剂,稳定剂为磷酸吡哆醛,调整pH为6.0,测定酶活力为55000~70000 U;(3)酶转化反应直接向步骤(2)游离细胞培养液中添加固体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奕徐慧陈玲玲刘建军田延军姜国政王珊珊黄艳红韩延雷李瑞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