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盘类零件精加工液压可浮动重复定位装夹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2837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7
一种薄壁盘类零件精加工液压可浮动重复定位装夹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缸体、升降台、支撑板、以及压板;缸体固接在底座内腔的底壁上;升降台可滑动安装在缸体的内腔中,升降台的底面与缸体的内腔形成的液压油腔,在升降台的沉孔的底壁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并分别连通至液压油腔,在出油口处设置有阀门,在进油口处设置有单向阀;支撑板固接在升降台的顶部;压板间隔设置在支撑板的上方;第三螺栓穿过压板后与支撑板连接;在底座内腔口部设置有直径为φC的沉台用于安装薄壁盘类零件;在底座内腔口部外侧缘板上设置有多个压钩组件。通过改变液压油腔内油液的体积实现支撑板的上下移动,实现了为薄壁盘类零件提供有效的重复定位支撑。重复定位支撑。重复定位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壁盘类零件精加工液压可浮动重复定位装夹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薄壁盘类零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薄壁盘类零件精加工液压可浮动重复定位装夹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图2所示,在航空发动机薄壁盘类零件精加工工序中,由于薄壁盘类零件壁厚S较小,零件辐板处于悬空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进行精加工,薄壁盘类零件极易在刀具切削力F的作用下发生不可控的变形,辐板变形角为X
°
,造成相关联尺寸超差,严重地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0003]关于航空发动机薄壁盘类零件精加工变形问题,一直是机械加工行业内的难点问题。解决薄壁盘类零件精加工的变形问题,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这对整个航空发动机制造业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薄壁盘类零件精加工液压可浮动重复定位装夹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航空发动机薄壁盘类零件精加工变形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薄壁盘类零件精加工液压可浮动重复定位装夹装置,包括底座、缸体、升降台、支撑板、以及压板;
[0006]所述底座具有敞口状的圆形内腔,所述缸体固接在底座内腔的底壁上;
[0007]所述缸体具有敞口状的圆形内腔,所述升降台可滑动安装在缸体的内腔中,所述升降台的底面与缸体的内腔形成的液压油腔,在升降台的中部设置有沉孔,且在该沉孔的底壁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并分别连通至液压油腔,在出油口处设置有阀门,在进油口处设置有单向阀;<br/>[0008]所述支撑板固接在升降台的顶部,支撑板用于支撑薄壁盘类零件轮毂的下表面;所述压板间隔设置在支撑板的上方;第三螺栓穿过压板后与支撑板连接用于使压板压紧在薄壁盘类零件轮毂的上表面;
[0009]在所述底座内腔口部设置有直径为φC的沉台用于安装薄壁盘类零件;在底座内腔口部外侧缘板上设置有多个压钩组件用于压紧薄壁盘类零件。
[0010]优选的,所述升降台的外柱面为中间小、两端大的三段式结构,依次包括第一柱段、第二柱段以及第三柱段;第一柱段的外周面与缸体的内腔滑动配合;在缸体内腔口部的端面上设置有多块挡板;沿径向方向,挡板的内环面延伸至靠近第二柱段的外周面位置处;在轴向上,所述挡板对第一柱段、第三柱段(903) 形成限位,用于现在升降台的升降高度。
[0011]优选的,在第一柱段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密封圈容置槽,在该密封圈容置槽内设置有垫圈和橡胶圈;所述垫圈为圆环结构,在垫圈上设置有宽度为W的缺口,该缺口的宽度W≥3mm。
[0012]优选的,在所述第二柱段的柱面上设置有筋条,该筋条沿升降台的轴向设置;在其
中挡板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筋条与限位槽相配合用于限制升降台的旋转,且筋条的宽度H与限位槽的槽宽满足精度为F9的间隙配合。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柱段的外径φM与缸体的内腔直径φN满足精度为G6的配合关系;第一柱段的外圆与缸体的内腔的圆度均不大于0.005;第一柱段的外柱面、以及缸体内腔的粗糙度均不大于Ra0.4;第一柱段的厚度L3≥25mm。
[0014]优选的,底座内腔口部的沉台直径φC与薄壁盘类零件外径φB满足精度为 F7的间隙配合;该沉台对薄壁盘类零件的支撑面的平面度不大于0.02。
[0015]优选的,支撑板的直径φE与薄壁盘类零件内孔直径φA满足:φE
‑ꢀ
φA≥10mm。
[0016]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支撑面的平面度不大于0.02。
[0017]优选的,在所述压板上设置有直径为φR的圆台阶;该圆台阶的外径φR与薄壁盘类零件内径φA满足精度为F9的间隙配合关系。
[0018]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薄壁盘类零件精加工液压可浮动重复定位装夹方法,采用上述装夹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0019]第1步:将车床上的杂物打扫干净,保证花盘表面的干净,将装夹装置安装到车床的花盘上;
[0020]第2步:利用百分表找正底座上φC沉台的周面及支撑面跳动在0.01以内,同时利用百分表找正支撑板的端面跳动在0.01以内;
[0021]第3步:在阀门上接上出油管,并将阀门打开,向下挤压支撑板使其下降到一定高度,即在安装薄壁盘类零件时,薄壁盘类零件轮毂无法接触支撑板;
[0022]第4步:将阀门上的出油管拔出,将阀门6关闭;
[0023]第5步:将薄壁盘类零件安装到装夹装置的底座上,找正薄壁盘类零件内孔及端面跳动在0.02以内,并采用压钩组件进行循环压紧;
[0024]第6步:先对薄壁盘类零件内孔进行加工,将内孔尺寸加工至φA;
[0025]第7步:使用千分表接触在薄壁盘类零件轮毂上,并使千分表的测量头处在压紧状态,将手压加油枪的油管接在单向阀7,挤压手压加油枪向液压油腔中注油使升降台及支撑板上升,当支撑板接触到薄壁盘类零件轮毂,观察千分表的读数变化,保证百分表读数变化在0.005~0.015以内,确保支撑板发挥支撑的作用,将单向阀上的油管拔出,并撤去千分表;
[0026]第8步:使用第三螺栓穿过压板连接到支撑板上,并拧紧第三螺栓,使压板紧贴薄壁盘类零件轮毂;
[0027]第9步:完成薄壁盘类零件其余尺寸的加工;
[0028]第10步:松掉第三螺栓18,取出压板17;
[0029]第11步:将出油管接在阀门上,并将阀门打开,向下支撑板使其下降到一定高度,即在安装薄壁盘类零件时,薄壁盘类零件轮毂无法接触支撑板;
[0030]第12步:将阀门上的出油管拔出,将阀门关闭;
[0031]第13步:松掉压钩组件,取出薄壁盘类零件;
[0032]第14步:将底座,支撑板表面上的铁屑用风枪吹干净,保证底座,支撑板表面的干净;即可装夹另一薄壁盘类零件进行加工。
[003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4]本专利技术利用底座、压钩组件对薄壁盘类零件进行安装和压紧,通过改变液压油腔内油液的体积实现支撑板的上下移动,同时配合压板压紧,实现了为薄壁盘类零件提供有效的重复定位支撑,本专利技术可以增强薄壁盘类零件加工状态下的刚性,在空间上使薄壁盘类零件无法发生轴向变形,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本方法简单高效,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6]图1为航空发动机薄壁盘类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为航空发动机薄壁盘类零件在加工时发生变形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夹装置对薄壁盘类零件进行装夹定位时的示意图;
[003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缸体、升降台、挡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盘类零件精加工液压可浮动重复定位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缸体(11)、升降台(9)、支撑板(8)、以及压板(17);所述底座(1)具有敞口状的圆形内腔,所述缸体(11)固接在底座(1)内腔的底壁上;所述缸体(11)具有敞口状的圆形内腔,所述升降台(9)可滑动安装在缸体(11)的内腔中,所述升降台(9)的底面与缸体(11)的内腔形成的液压油腔,在升降台(9)的中部设置有沉孔,且在该沉孔的底壁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并分别连通至液压油腔,在出油口处设置有阀门(6),在进油口处设置有单向阀(7);所述支撑板(8)固接在升降台(9)的顶部,支撑板(8)用于支撑薄壁盘类零件轮毂的下表面;所述压板(17)间隔设置在支撑板(8)的上方;第三螺栓(18)穿过压板(17)后与支撑板(8)连接用于使压板(17)压紧在薄壁盘类零件轮毂的上表面;在所述底座(1)内腔口部设置有直径为φC的沉台用于安装薄壁盘类零件;在底座(1)内腔口部外侧缘板上设置有多个压钩组件用于压紧薄壁盘类零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盘类零件精加工液压可浮动重复定位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9)的外柱面为中间小、两端大的三段式结构,依次包括第一柱段(901)、第二柱段(902)以及第三柱段(903);第一柱段(901)的外周面与缸体(11)的内腔滑动配合;在缸体(11)内腔口部的端面上设置有多块挡板(10);沿径向方向,挡板(10)的内环面延伸至靠近第二柱段(902)的外周面位置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壁盘类零件精加工液压可浮动重复定位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柱段(90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密封圈容置槽(904),在该密封圈容置槽(904)内设置有垫圈(12)和橡胶圈(15);所述垫圈(12)为圆环结构,在垫圈(12)上设置有宽度为W的缺口,该缺口的宽度W≥3mm。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壁盘类零件精加工液压可浮动重复定位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柱段(902)的柱面上设置有筋条(905),该筋条(905)沿升降台(9)的轴向设置;在其中挡板(10)设置有限位槽(101);所述筋条(905)与限位槽(101)相配合,且筋条(905)的宽度H与限位槽(101)的槽宽满足精度为F9的间隙配合。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壁盘类零件精加工液压可浮动重复定位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段(901)的外径φM与缸体(11)的内腔直径φN满足精度为G6的配合关系;第一柱段(901)的外圆与缸体(11)的内腔的圆度均不大于0.005;第一柱段(901)的外柱面、以及缸体(11)内腔的粗糙度均不大于Ra0.4;第一柱段(901)的厚度L3≥25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盘类零件精加工液压可浮动重复定位装夹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初杨森刘凯源马余旭蒙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