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262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橡胶减震器,包括壳体、轴杆和橡胶块,壳体的左右两端设有限位槽,壳体套于轴杆外周,轴杆两端形成有方棒,限位槽包括四个放置槽,四个放置槽分别位于限位槽的四角处,橡胶块设有四个,各个橡胶块为柱体结构,橡胶块柱体截面呈三个角为圆角的类三角形,四个橡胶块分别嵌入于四个放置槽内,四个橡胶块之间的形成一个截面接近正形的方棒放置槽,所述方棒处于方棒放置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橡胶减震器,组装时先将轴杆插入于壳体中,再塞入橡胶块,使得橡胶块与轴体过盈配合,由于橡胶块具有弹性,组装过程中更为省力和方便;且橡胶块的截面呈类三角形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橡胶块的拐角为圆角,可提供更好的减震平稳性。稳性。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减震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橡胶减震器,属于减震


技术介绍

[0002]橡胶减震器是一种常用于车辆、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中的零部件,其在发生颠簸时可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中国专利201620095625.5公开了一种无需用胶的橡胶减震器,包括橡胶胶减震本体和轴,该技术中橡胶减震本体包裹于轴外周,且橡胶减震本体与轴压紧使得橡胶减震本体与轴之间呈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由于轴较长,因此在橡胶减震组装过程中,由于需要费很大的力才能将轴完全贯穿橡胶减震本体,组装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橡胶减震器,便于进行组装。
[0004]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橡胶减震器,包括壳体、轴杆和橡胶块,所述壳体的左右两端设有限位槽,所述壳体内设有腔体,该腔体套于轴杆外周,轴杆两端形成有方棒,所述限位槽包括四个放置槽,四个放置槽分别位于限位槽的四角处,且各个限位槽之间相连通,所述橡胶块设有四个,各个橡胶块为柱体结构,橡胶块柱体截面呈三个角为圆角的类三角形,所述放置槽的形状大小与橡胶块相配合,四个橡胶块分别嵌入于四个放置槽内,四个橡胶块之间的形成一个截面接近正形的方棒放置槽,所述方棒处于方棒放置孔内,使得所述方棒与橡胶块之间过盈配合,橡胶块与限位孔的内壁过盈配合。
[0005]进一步地,上述橡胶减震器,其中:所述方棒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于轴杆两端。
[0006]进一步地,上述橡胶减震器,其中:所述轴杆呈圆柱结构,所述腔体也呈圆柱结构。
[0007]进一步地,上述橡胶减震器,其中:所述轴杆呈长方体结构,所述方棒即为轴杆的两端端部。
[0008]进一步地,上述橡胶减震器,其中:所述壳体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本技术所述的橡胶减震器,组装时先将轴杆插入于壳体中,再塞入橡胶块,使得橡胶块与轴体过盈配合,由于橡胶块具有弹性,组装过程中更为省力和方便;且橡胶块的截面呈类三角形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橡胶块的拐角为圆角,可提供更好的减震平稳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滑板车整体示意图;
[0011]图2是前减震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前减震结构另一视角示意图;
[0013]图4是下摇臂与万向头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4]图5是上摇臂结构示意图;
[0015]图6是方棒与橡胶块连接示意图;
[0016]图7是橡胶块结构示意图;
[0017]图8是橡胶减震器结构示意图;
[0018]图9是外壳结构示意图;
[0019]图10是轴杆与橡胶块连接示意图;
[0020]图11是轴杆与橡胶块连接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0021]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为:1—踏板,2—把手,3—连杆,31—减震器,4—上摇臂,41—前端连接部,42—第一分叉部,43—第二分叉部,44—轴杆,441—方棒,45—连接底座,46—限位孔,5—下摇臂,51—前端连接部,52—第一分叉部,53—第二分叉部,54—凸出部,6—橡胶块,71—第一连接板,72—第二连接板,73—第三连接板,8—前轮,9—万向头机构,91—下万向头,92—上万向头,93—万向头连杆,100—外壳,101—限位槽,102—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23]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滑板车,包括踏板1、把手2、连杆3、前减震结构和前轮8,所述连杆3设有两个,两个连杆3平行设置,两个连杆3的下端分别连接于前轮8的左右两侧,两个连杆3的上端均与把手2相连接,所述连杆3与踏板1的前端通过前减震结构相连接。两个连杆3上设有减震器31,减震器31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过多赘述。
[0024]如图1至图7所示,前减震结构包括上摇臂4、下摇臂5和万向头机构9,上摇臂4前端通过第一连接板71与连杆3固定连接,上摇臂4与滑板车的踏板1前端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万向头机构9包括下万向头91、上万向头92和万向头连杆93,下万向头91和上万向头92之间通过万向头连杆93相连接,下摇臂5的前端连接部51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套于上万向头92外周,上摇臂4上穿接有轴杆44,所述轴杆44与上摇臂4之间填充有橡胶块6,使得轴杆44与上摇臂4通过以橡胶减震方式相连接。所述下摇臂5与轴杆44相连接。优选地,所述上万向头92和下万向头91为球头。
[0025]具体地如图3至图7示,所述上摇臂4和下摇臂5均呈分叉结构,上摇臂4包括前端连接部41、第一分叉部42、第二分叉部43和连接底座45,第一分叉部42和第二分叉部43的前端均连接于前端连接部41的后端,连接底座45连接于第一分叉部42和第二分叉部43底部,所述连接底座45与踏板1前端固定连接,下摇臂5包括前端连接部51、第一分叉部52,第二分叉部53,第一分叉部52和第二分叉部53的前端均连接于前端连接部51的后端,上摇臂4的前端连接部41通过第一连接板 71以及第二连接板72与两个连杆3固定连接,上摇臂4的第一分叉部42和第二分叉部43之间穿接所述轴杆44,所述下摇臂5的第一分叉部52和第二分叉部53均连接于轴杆44上。上摇臂4的第一分叉部42以及第二分叉部43上设有限位孔46,下摇臂5的第一分叉部52以及第二分叉部53上均设有开孔,上摇臂4的第一分叉部42限位孔和上摇臂4的第二分叉部43上的限位孔位置对应,所述轴杆44的两端分别处于上摇臂4的两个限位孔内,所述下摇臂5的第一分叉部52开孔与下摇臂5的第二分叉部53开孔位置对应,且下摇臂5上的两个开孔连接于轴杆44上,所述下摇臂5的第一分叉部52靠近上摇臂4的第一分叉部42,所述下摇臂5的第二分叉部53靠近上摇臂4的第二分叉部43。
[0026]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轴杆44的两端设有方棒441,轴杆44两端的方棒441分别处于上摇臂4的第一分叉部42和第二分叉部43上的限位孔内,轴杆与限位孔之间填充有橡胶块6。所述限位孔46包括四个放置孔,四个放置孔分别位于限位孔的四角处,且各个放置孔之间相连通,所述橡胶块6设有四个,各个橡胶块6为柱体结构,橡胶块6柱体截面呈三个角为圆角的类三角形,所述放置孔的形状大小与橡胶块6相配合,四个橡胶块6分别嵌入于四个放置孔内,四个橡胶块6之间形成一个截面接近正形的方棒放置孔,所述方棒441插入于方棒放置孔内,使得所述方棒441与橡胶块6之间过盈配合,橡胶块6与限位孔46的内壁过盈配合,通过橡胶块6的弹力,起到减震效果。优选地,如图3所示,可在限位孔46外侧设置贴片,所述方棒441贯穿贴片,所述贴片与上摇臂4的外表面相贴合,封闭限位孔46,贴片可防止橡胶块6脱落。
[0027]如图2至图4所示,另设有第一连接板71、第二连接板72和第三连接板73,第一连接板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轴杆和橡胶块,所述壳体的左右两端设有限位槽,所述壳体内设有腔体,该腔体套于轴杆外周,轴杆两端形成有方棒,所述限位槽包括四个放置槽,四个放置槽分别位于限位槽的四角处,且各个限位槽之间相连通,所述橡胶块设有四个,各个橡胶块为柱体结构,橡胶块柱体截面呈三个角为圆角的类三角形,所述放置槽的形状大小与橡胶块相配合,四个橡胶块分别嵌入于四个放置槽内,四个橡胶块之间的形成一个截面接近正形的方棒放置槽,所述方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芯合为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