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物质气化系统的蓄热罐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6260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质气化系统的蓄热罐,该蓄热罐包括罐本体及换热组件,罐本体分为蓄热部分及换热部分,蓄热部分填充有蓄热物,换热组件包括换热件及换热盘管,换热件置于换热部分内,换热件的相对两端用于与生物质气化系统相连,换热盘管延伸至蓄热部分内。上述蓄热罐通过将罐本体与换热组件集成一体,罐本体的蓄热部分放置蓄热物,换热部分设置换热组件,换热组件与生物质气化系统连通,使得生物质气化系统中所产生的热能能够在较低热损失下,将热能传递给蓄热物,储存起来,可大大地降低热损失,并且通过换热盘管的作用,将热能均匀地散发至蓄热部分内,蓄热效果较好,均匀,能够便于热传递,将热能储存起来。将热能储存起来。将热能储存起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物质气化系统的蓄热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质气化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物质气化系统的蓄热罐。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质气化是指在一定的热力学条件下,借助于空气部分(或者氧气)、水蒸气的作用,使生物质的高聚物发生热解、氧化、还原重整反应,最终转化为一氧化碳、氢气和低分子烃类等可燃气体的过程,在气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热量,可以回收利用。
[0003]蓄热系统是指采用适当的方式,利用特定的装置,将暂时不用或多余的热量通过一定的蓄热材料储存起来,需要时再释放出来加以利用的系统。其中,特定的装置指的就是蓄热罐,通过在蓄热罐中设置蓄热材料,将热能储存起来。目前,可以将风能、太阳能、水能等自然能源转换为热能,通过蓄热罐储存起来。同理地,也可以通过蓄热技术,将生物质气化系统所产生的热能储存起来,使得生物质能能够根据情况,具有更多变通的使用方式。
[0004]专利CN201810034908.2公开了一种电力调峰燃气热电联产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通过高温蓄热罐、低温蓄热罐与烟气换热器的作用,将热量进行置换后,使热能储存在蓄热罐中,当使用时,再反向输出。
[0005]专利CN202120664960.3公开了一种基于低谷电价的电锅炉耦合蓄热罐供热系统,电锅炉通过换热器与蓄热罐相连,使热量通过换热器储存在蓄热罐中。
[0006]综上,上述的传统技术中,蓄热罐与换热器均是分开的两个独立设备,存在着在换热过程中的热损失,而且需要储存较多的蓄热材料,便于换热过程中的输送,又会导致部分的热损失在输送管道中,整体的热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生物质气化系统的蓄热罐,解决上述传统的问题,其蓄热罐和换热器为一体设置,可大大地降低热损失,且蓄热效果好,便于将热能储存。
[0008]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一种用于生物质气化系统的蓄热罐,包括罐本体及设置在所述罐本体内的换热组件,所述罐本体分为蓄热部分及换热部分,所述蓄热部分填充有蓄热物,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件及换热盘管,所述换热件置于所述换热部分内,所述换热件的相对两端用于与生物质气化系统相连,所述换热盘管延伸至所述蓄热部分内。
[0010]优选地,所述蓄热物为熔盐或者热煤油。
[0011]优选地,所述蓄热物还包括若干鹅卵石,各所述鹅卵石均匀填充至所述蓄热部分内,各所述鹅卵石之间具有填充间隙,所述熔盐或者热煤油填充至所述填充间隙内。
[0012]优选地,所述换热件包括换热本体及自所述换热本体向上延伸的换热翅片,所述换热本体上设有热流流入通道、流通通道、热流流出通道、盘管流出孔及盘管流入孔,所述热流流入通道为从小逐步增大设置,所述流通通道与所述换热部分的底部连通,所述热流
流出通道为方形状设置,所述盘管流出孔设于所述热流流入通道的相对两侧且与所述换热盘管的入口连通,所述盘管流入孔设于所述热流流出通道的相对两侧且与所述换热盘管的出口连通。
[0013]优选地,所述热流流入通道与所述热流流出通道之间设有阻隔板。
[0014]优选地,所述换热翅片为垂直于所述换热本体的上部设置,各所述换热翅片之间具有换热间隙。
[0015]优选地,所述蓄热部分设有下部的蓄热物流出管及上部的蓄热物流入管,所述蓄热物流出管上设有离心泵,所述蓄热物流入管上设有低温缓冲罐。
[0016]优选地,所述蓄热物流出管与所述蓄热物流入管之间还设有回流管。
[0017]优选地,所述换热部分设有热流进口管及热流出口管,所述热流进口管、热流出口管分别与所述换热件相连通。
[0018]优选地,所述换热部分的下端设有冷凝水排污管。
[0019]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本专利技术的蓄热罐通过将罐本体与换热组件集成一体,罐本体的蓄热部分放置蓄热物,换热部分设置换热组件,换热组件与生物质气化系统连通,使得生物质气化系统中所产生的热能能够在较低热损失下,将热能传递给蓄热物,储存起来,可大大地降低热损失,并且通过换热盘管的作用,将热能均匀地散发至蓄热部分内,蓄热效果较好,均匀,能够便于热传递,将热能储存起来。
[0021]本专利技术的蓄热罐的操作简单,当需要用到热能时,可通过蓄热物流出管上的离心泵,将蓄热物输送至用能单位,然后返回低温缓冲罐中,等待后续需要储能时,再将蓄热物输送至蓄热罐内。
[0022]本专利技术的蓄热罐中采用鹅卵石和熔盐或者热煤油配合,鹅卵石的蓄热效果更佳,能够避免更多的热损失。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蓄热罐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所示的换热件的仰视图。
[0025]图中:10、罐本体;11、蓄热部分;110、蓄热物流出管;111、蓄热物流入管;112、离心泵;113、低温缓冲罐;114、回流管;12、换热部分;120、热流进口管;121、热流出口管;122、冷凝水排污管;20、换热组件;21、换热件;210、换热本体;211、换热翅片;212、热流流入通道;213、热流流出通道;214、盘管流出孔;215、盘管流入孔;22、换热盘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
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0029]请参阅图1和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蓄热罐,用于与生物质气化系统相连,储存生物质气化系统在气化过程的热能,如高温气体。具体的,该蓄热罐包括罐本体10及设置在所述罐本体10内的换热组件20,所述罐本体10分为蓄热部分11及换热部分12,所述蓄热部分11填充有蓄热物,所述换热组件20包括换热件21及换热盘管22,所述换热件21置于所述换热部分12内,所述换热件21的相对两端用于与生物质气化系统相连,所述换热盘管22延伸至所述蓄热部分11内。
[0030]上述蓄热罐通过将罐本体10与换热组件20集成一体,罐本体10的蓄热部分11放置蓄热物,换热部分12设置换热组件20,换热组件20与生物质气化系统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物质气化系统的蓄热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本体及设置在所述罐本体内的换热组件,所述罐本体分为蓄热部分及换热部分,所述蓄热部分填充有蓄热物,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件及换热盘管,所述换热件置于所述换热部分内,所述换热件的相对两端用于与生物质气化系统相连,所述换热盘管延伸至所述蓄热部分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物质气化系统的蓄热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物为熔盐或者热煤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物质气化系统的蓄热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物还包括若干鹅卵石,各所述鹅卵石均匀填充至所述蓄热部分内,各所述鹅卵石之间具有填充间隙,所述熔盐或者热煤油填充至所述填充间隙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物质气化系统的蓄热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包括换热本体及自所述换热本体向上延伸的换热翅片,所述换热本体上设有热流流入通道、流通通道、热流流出通道、盘管流出孔及盘管流入孔,所述热流流入通道为从小逐步增大设置,所述流通通道与所述换热部分的底部连通,所述热流流出通道为方形状设置,所述盘管流出孔设于所述热流流入通道的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照廖祥信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迪能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