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触电保护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2559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触电保护装置,包括外壳和内置在该外壳里的PCB板和断路器,外壳上设有PE端口、L端口和N端口,L端口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PCB板和断路器,PE端口的输出端接地,所述PCB板上设有功率隔离电阻电路和可控硅阻抗控制电路,当所述PE输出端口有漏电流时,所述可控硅阻抗控制电路被启动,所述功率隔离电阻电路的回路阻抗增大,电流减小直至其低于人体安全电流值。所述外壳内置有另一PCB板,所述另一PCB板上设有漏电保护模块,所述漏电保护模块采集漏电电流,当该漏电电流值大于预设的人体安全电流值时,所述断路器机械传动部分被触发,使其断开供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护用电设备的基础上,消除了对人体的安全隐患。消除了对人体的安全隐患。消除了对人体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触电保护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市内用电安全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触电保护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断路器是一种安全用电保护装置,它的最简单的一种形式是保险丝,但保险丝只能发挥一次作用,即,每当保险丝被烧断后,就必须换一个新的。市面上的断路器一般由操作机构、触点、脱扣器、灭弧系统组成,正常状态下,触点闭合,脱扣器将触点锁在合闸位置上。当电路发生短路或严重过载时,漏电电流使脱扣器对触点解锁,并产生磁力或热量,当漏电电流较小时,不足以驱动所述操作机构,只有当漏电电流足够大,才能使触点跳闸、断开电路。这样的断路器,在电路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保护用电设备的安全,防止事故扩大。
[0003]触点跳闸、断开电路时的漏电电流就是脱扣电流,因为一般断路器的脱扣电流远大于人体能承受的安全电流,所以在电路发生故障,但漏电电流较小时,电路未被自动切断,却可能使人体触电而产生伤害。因而现有的以断路器为主要部件的用电安全保护装置,虽能保护用电设备的安全,但对人体具有安全隐患。
[0004]这是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0006]提供一种防触电保护装置,它在保护用电设备的基础上,消除了对人体的安全隐患。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防触电保护装置,包括外壳和内置在该外壳里的PCB板和断路器,外壳上设有PE端口、L端口和N端口,L端口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PCB板,PE端口的输出端接地,所述PCB板上设有功率隔离电阻电路和可控硅阻抗控制电路,当所述PE输出端口有漏电流时,所述可控硅阻抗控制电路被启动,所述功率隔离电阻电路的回路阻抗增大,电流减小直至其低于预设的人体安全电流值。
[0009]所述PCB上还设有指示电路模块,当断路器合闸通电后,所述指示电路模块显示模块工作状态。
[0010]所述外壳内置有另一PCB板,所述另一PCB板上设有漏电保护模块,所述漏电保护模块采集漏电电流,当该漏电电流值大于预设的人体安全电流值时,所述断路器机械传动部分被触发,使其断开供电。
[0011]所述漏电保护模块包括电流检测接口、脱口电路接口和MCU控制器,所述MCU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接口,输出端连接所述脱口电路接口,所述电流检测接口连接有电流检测传感器,其上设有被所述断路器输出端引线穿过的圆孔。
[0012]本专利技术的防触电保护装置在工作中的技术效果是:
[0013]一、当接地的PE输出端口产生较小电流的漏电时,本专利技术的可控硅阻抗控制电路被启动,并联的功率隔离电阻的回路阻抗增大,因而通往PE输出端口的电流进一步减小,直至随着所述阻抗的进一步增大,漏电电流低于人体安全电流值,这样,当漏电电流较小时使其进一步降低的基础上,初步消除了对人体的安全隐患。
[0014]二、由于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了漏电保护模块,如果漏电电流较大,还可直接触发断路器的机械传动部分,使其工作,直至脱扣断开供电。这样,当漏电电流较大时保证断开供电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消除了对人体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防触电保护装置的功能方框图。
[0016]图2是图1中的第一PCB板上的电原理图
[0017]图3是图1中的第二PCB板上的电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参考图1~图3,本专利技术的防触电保护装置,是在断路器的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得来的,具体说来,包括一外壳1和内置的两个PCB板21、22,第一PCB板21也称为pe板,第二PCB板22也称漏保板,外壳上设有PE端口、L端口和N端口,所述端口均包括输入、输出端口。PE输出端口PE_OUT接入大地,接入大地的PE_OUT提供一个人为设置“0”电位场,断路器设置于L输入端口L_IN和L输出端口L_OUT之间,L输出端L_OUT和N输出端连接到第二PCB板22上。
[0020]第一PCB板21上设有可控硅阻抗控制电路211、指示电路212和功率隔离电阻电路213,它们并联地设置于PE输入端口和PE输出端口之间。所述的功率隔离电阻电路213由两个功率电阻R1、R2通过PCB线路连接组成;所述的可控硅阻抗控制电路211,由电阻R5、R6、可控硅U1、二极管D3、R7、R8、通过PCB线路连接组成。所述指示电路212由电阻R4、发光二极管D5,二极管D2通过PCB线路连接组成。
[0021]断路器合闸通电后模块处于工作状态,指示电路显示模块工作状态。当PE输出端口有漏电流时,通过可控硅阻抗控制电路的控制,功率隔离电阻电路的阻抗随之增大,减小电流,使得漏电电流衰减,直到低于人体感知电流值,从而达到保护人体安全的目的。
[0022]上述技术手段只是初步消除对人体的安全隐患。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位于第二PCB板上的漏电保护模块,以获得进一步的消除安全隐患的效果。漏电保护模块包括MCU、脱扣电路接口221和电流检测接口222,脱扣电路接口221由电阻R43,电容C34、C35、C37和MCU通过PCB线路连接组成,电流检测接口222由电阻R42、R46,电容C32、C36和MCU通过PCB线路板连接组成,所述MCU是高速MCU控制器。
[0023]断路器脱扣电路30由电阻R48、R50、R10、R52、R49,电容C39、C55、C40、C38,二极管D2,三极管CR1、光耦U5,线圈JM2通过PCB线路连接组成,所述电流检测接口222进一步连接一精密电流检测传感器,该电流检测传感器上设有一圆孔,断路器的输出端引线刚好穿过所述圆孔,从而来自断路器中的漏电电流可被电流检测传感器采集,并经由电流检测接口输送到MCU模块,MCU模块将它与设定值比较,如果漏电电流大于设定值,则经由脱扣电路接口输出信号,触发断路器机械传动部分工作,脱扣断开供电,及时保护用电设备和人体安
全。
[0024]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触电保护装置,包括外壳和内置在该外壳里的PCB板和断路器,外壳上设有PE端口、L端口和N端口,L端口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PCB板和断路器,PE端口的输出端接地,其特征是:所述PCB板上设有功率隔离电阻电路和可控硅阻抗控制电路,当所述PE输出端口有漏电流时,所述可控硅阻抗控制电路被启动,所述功率隔离电阻电路的回路阻抗增大,电流减小直至其低于预设的人体安全电流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触电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PCB上还设有指示电路模块,当断路器合闸通电后,所述指示电路模块显示模块工作状态。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触电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壳内置有另一PCB板,所述另一PCB板上设有漏电保护模块,所述漏电保护模块采集漏电电流,当该漏电电流值大于预设的人体安全电流值时,所述断路器的机械传动部分被触发,使其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盟智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