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手架用移动支撑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250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脚手架用移动支撑平台,包括金属结构框架、高度可调支撑底座、移动行走轮、平台横向组合连接件、平台纵向组合连接件及立杆组合定位插管;高度可调支撑底座和移动行走轮均为多个,分别安装在金属结构框架底部;金属结构框架两侧的纵梁上分别安装有平台横向组合连接件,两侧的横梁上分别安装有平台纵向组合连接件;立杆组合定位插管为多个,间隔固定安装在金属结构框架的顶部。多个移动支撑平台之间可纵向和/或横向连接形成组合式移动支撑平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脚手架用移动支撑平台提高了脚手架的施工周转速度,降低了劳动强度,也提高了脚手架移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适于推广应用。推广应用。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脚手架用移动支撑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脚手架用移动支撑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搭设脚手架,目前的脚手架大部分是采用立杆满堂落地的施工方式,该种方式,在施工脚手架流水作业时,需要反复搭拆,造成时间和人工成本上的浪费,同时也降低了脚手架的施工周转速度。另外,现有也有部分在脚手架立杆下部直接安装行走轮的方式,此种方式,在牵引或人工移动时,存在架体的变形问题,影响架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03]由此可见,上述脚手架的施工方式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脚手架用建筑施工设备,使其能提高脚手架的施工周转速度及提高脚手架移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脚手架用建筑施工设备,使其能提高脚手架的施工周转速度及提高脚手架移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克服现有脚手架施工方式存在的不足。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脚手架用移动支撑平台,包括金属结构框架、高度可调支撑底座、移动行走轮、平台横向组合连接件、平台纵向组合连接件及立杆组合定位插管;所述金属结构框架包括交叉设置的纵梁和横梁;所述高度可调支撑底座和移动行走轮均为多个,分别安装在金属结构框架底部;所述金属结构框架两侧的纵梁上分别安装有平台横向组合连接件,金属结构框架两侧的横梁上分别安装有平台纵向组合连接件;所述立杆组合定位插管为多个,间隔固定安装在金属结构框架的顶部。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多个所述移动支撑平台之间纵向和/或横向通过平台纵向组合连接件和/或平台横向组合连接件连接形成组合式移动支撑平台。
[0008]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移动支撑平台之间连接时,相互配合的平台纵向组合连接件和/或相互配合的平台横向组合连接件可折叠。
[0009]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移动支撑平台之间连接时,多个立杆组合定位插管间距相同。
[0010]进一步地,所述平台横向组合连接件为平台横向组合耳板,包括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金属结构框架两侧的纵梁上的单耳板和双耳板;所述平台纵向组合连接件为平台纵向组合耳板,包括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金属结构框架两侧的横梁上的单耳板和双耳板。
[0011]进一步地,所述单耳板和双耳板均有上下两个销孔,其中上销孔兼做折叠转轴孔。
[0012]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结构框架采用型钢结构,包括纵向边梁、纵向中梁、横向边梁、横向中梁;和/或,所述移动行走轮具有纵向和横向两种安装方式。
[0013]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金属结构框架底部设置有4个移动行走轮,均匀位于两侧的纵
梁底部,且位于横梁和纵梁交叉的部位;其他横梁和纵梁交叉的部位底部设置有所述高度可调支撑底座。
[0014]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支撑平台的立杆组合定位插管中插接有脚手架立杆,所述脚手架立杆之间通过横杆和斜拉杆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立杆组合定位插管上设置有固定立杆销孔;还包括卡环固定连接件,所述卡环固定连接件包括位于上部的U形卡环、位于下部的插入销以及将U形卡环与插入销连接为一体的L形连接件;所述L形连接件所在平面与U形卡环所在平面及插入销分别垂直,所述插入销与U形卡环所在平面平行,且插入销的延伸方向与U形卡环的开口朝向垂直;所述插入销插入固定立杆销孔后,U形卡环向上旋转后可卡住脚手架立杆。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7]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脚手架的新型的建筑水平结构(支撑)或建筑物顶部装修施工设备,一改现有的脚手架立杆满堂落地的施工方式,采用移动支撑平台的方式进行施工,解决了施工脚手架流水作业时,反复搭拆所造成的时间和人工成本上的浪费,减少了拆搭工程量,提高了架体的施工周转速度,缩短了架体的施工周期,提高了架体流水段转化过程,降低了劳动强度,也降低了人工成本。
[0018]2.在移动支撑平台底部设置移动行走轮,而非直接在脚手架立杆底部直接设置行走轮,解决了牵引或人工移动时架体的稳定和变形问题,提高了架体移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19]3.采用平台横向组合连接件、平台纵向组合连接件进行组合拼装,拼装简单,横纵向均可根据需要组合。
[0020]4.采用可折叠式的连接件,组合后的移动支撑平台可以折叠(优选横向折叠),运输方便。
[0021]5.移动支撑平台可以人工移动,也可以动力牵引移动;横纵向均可设置为移动方向。
[0022]6.卡环固定连接件可将移动支撑平台与脚手架立杆固定连为一体,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0023]上述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图1是移动支撑平台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移动支撑平台的平面布置图;
[0026]图3是移动支撑平台的组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移动支撑平台纵向组合示意图;
[0028]图5是移动支撑平台横向组合示意图;
[0029]图6是脚手架立杆的纵向布置图;
[0030]图7是图6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图8是图7逆时针旋转90度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9是脚手架立杆的横向布置图;
[0033]图10是横向折叠后的移动支撑平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0035]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脚手架用移动支撑平台,包括:
[0036]金属结构框架,金属结构框架采用型钢结构,包括交叉设置的纵梁和横梁;纵梁包括纵向边梁1、纵向中梁2,横向边梁3、横向中梁4,本实施例的金属结构框架为长方形,采用一个纵向中梁2,三个横向中梁4的结构,单个金属结构框架长约3.6米,宽约1.8米,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金属结构框架的尺寸。
[0037]在金属结构框架底部还分别安装有多个高度可调支撑底座5和多个移动行走轮6,本实施例中,每个金属结构框架底部设置有4个移动行走轮6,4个移动行走轮6均匀位于两侧的纵梁(纵向边梁1)底部,且位于横梁和纵梁交叉的部位,每侧两个;移动行走轮6具有纵向和横向两种安装方式,可根据需要调整安装方式,使平台纵横向都可以进行移动;在其他横梁和纵梁交叉的部位底部分别设置高度可调支撑底座5。
[0038]上述多个移动支撑平台之间可以纵向、横向连接形成组合式移动支撑平台。具体地,在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手架用移动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结构框架、高度可调支撑底座、移动行走轮、平台横向组合连接件、平台纵向组合连接件及立杆组合定位插管;所述金属结构框架包括交叉设置的纵梁和横梁;所述高度可调支撑底座和移动行走轮均为多个,分别安装在金属结构框架底部;所述金属结构框架两侧的纵梁上分别安装有平台横向组合连接件,金属结构框架两侧的横梁上分别安装有平台纵向组合连接件;所述立杆组合定位插管为多个,间隔固定安装在金属结构框架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用移动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移动支撑平台之间纵向和/或横向通过平台纵向组合连接件和/或平台横向组合连接件连接形成组合式移动支撑平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手架用移动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移动支撑平台之间连接时,相互配合的平台纵向组合连接件和/或相互配合的平台横向组合连接件可折叠。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手架用移动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移动支撑平台之间连接时,多个立杆组合定位插管间距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脚手架用移动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横向组合连接件为平台横向组合耳板,包括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金属结构框架两侧的纵梁上的单耳板和双耳板;所述平台纵向组合连接件为平台纵向组合耳板,包括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金属结构框架两侧的横梁上的单耳板和双耳板。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玖鑫晟新材料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