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分散剂生产工艺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248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分散剂生产工艺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新型分散剂的配方按照以下质量份数进行:丙烯酸份20份-30份、氨水10份-15份、聚合物引发剂10份-20份、阻聚剂0.5份-0.7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分散剂生产工艺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工艺使得分散剂是一种全新模式的水剂溶液,有害杂质含量能控制在50PPm以内,完全适合电子陶瓷对产品杂质精度的要求,而且本分散剂是精细陶瓷、特种电工陶瓷、磁性材料、氧化锌阀片,氧化锌压敏电阻片、火花塞氧化铝之类制品、矿物原料精细加工和超微粉材料等喷雾干燥造料工艺中的新型高效分散有机助剂。干燥造料工艺中的新型高效分散有机助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分散剂生产工艺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散剂生产工艺,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分散剂生产工艺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分散剂生产


技术介绍

[0002]HDA

698型高能分散剂为铵离子(聚丙烯酸铵)高分子合成有机聚合物质。是氧化锌和氧化铝等陶瓷生产用的一种高效分散剂。本产品为淡黄色透明液,无毒、无害、无刺激气味、无腐蚀性、不燃、不爆。密 度为 1.07(g/cm3),黏度为12~15(mPa
·
s), 灼烧总残渣量≤50 PPm,pH值可在6.5~8.5之间调整,按需要进行生产。HDA

698型高能分散剂作为氧化锌陶瓷、氧化铝陶瓷的分散剂,具有技术先进、工艺合理、工艺简单、工艺流程短容易操作、适合工业化批量生产、成本低廉等优点。
[0003]目前国内生产的聚丙烯酸铵是一种固态粉末化学物质,英文名称是ACRYLIC ACID, AMMONIUM SALT POLYMER,物料杂质含量高,一般都在0.02%左右,不适合应用于精细电子陶瓷方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分散剂生产工艺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分散剂生产工艺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新型分散剂的配方按照以下质量份数进行:丙烯酸份20份-30份、氨水10份-15份、聚合物引发剂10份-20份、阻聚剂0.5份-0.7份;步骤一:无锈钢或陶瓷水冷内胆容器中加入定量的丙烯酸后均速加入氨水并搅拌进行中和反应,此时的反应为热反应,中和反应结束后得到聚烯酸单体。
[0006]步骤二:在另一个反应釜中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及部分丙烯酸单体进行打底,将剩余聚丙烯酸单体和聚合物引发剂同时滴入反应釜中进行聚合反应。
[0007]步骤三:双滴结束后在98℃温度下进行保温,聚合反应结束,加入阻聚剂停止聚合反应,同时快速降温,最后得到的就是聚丙烯酸铵,即为分散剂。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新型分散剂的配方按照以下质量份数进行:丙烯酸份20份、氨水10份、聚合物引发剂10份、阻聚剂0.5份。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新型分散剂的配方按照以下质量份数进行:丙烯酸份25份、氨水12份、聚合物引发剂15份、阻聚剂0.6份。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新型分散剂的配方按照以下质量份数进行:丙烯酸份30份、氨水5份、聚合物引发剂20份、阻聚剂0.7份。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中,中和过程温度控制在45℃以内。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其中聚丙烯酸单体的量为80%量、温度控制为65℃温度。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其中双滴反应时间为58分钟-62分钟。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分散剂生产工艺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中的制备工艺使得分散剂是一种全新模式的水剂溶液,有害杂质含量能控制在50PPm以内,完全适合电子陶瓷对产品杂质精度的要求,而且本分散剂是精细陶瓷、特种电工陶瓷、磁性材料、氧化锌阀片,氧化锌压敏电阻片、火花塞氧化铝之类制品、矿物原料精细加工和超微粉材料等喷雾干燥造料工艺中的新型高效分散有机助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分散剂生产工艺及其制备方法,实施例一:所述新型分散剂的配方按照以下质量份数进行:丙烯酸份20份、氨水10份、聚合物引发剂10份、阻聚剂0.5份。
[0017]步骤一:无锈钢或陶瓷水冷内胆容器中加入定量的丙烯酸后均速加入氨水并搅拌进行中和反应,此时的反应为热反应,中和反应结束后得到聚烯酸单体。
[0018]步骤二:在另一个反应釜中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及部分丙烯酸单体进行打底,将剩余聚丙烯酸单体和聚合物引发剂同时滴入反应釜中进行聚合反应。
[0019]步骤三:双滴结束后在98℃温度下进行保温,聚合反应结束,加入阻聚剂停止聚合反应,同时快速降温,最后得到的就是聚丙烯酸铵,即为分散剂。
[0020]其中,所述步骤一中,中和过程温度控制在45℃以内。
[0021]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其中聚丙烯酸单体的量为80%量、温度控制为65℃温度。
[002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其中双滴反应时间为58分钟-62分钟。
[0023]实施例二:所述新型分散剂的配方按照以下质量份数进行:丙烯酸份25份、氨水12份、聚合物引发剂15份、阻聚剂0.6份。
[0024]步骤一:无锈钢或陶瓷水冷内胆容器中加入定量的丙烯酸后均速加入氨水并搅拌进行中和反应,此时的反应为热反应,中和反应结束后得到聚烯酸单体。
[0025]步骤二:在另一个反应釜中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及部分丙烯酸单体进行打底,将剩余聚丙烯酸单体和聚合物引发剂同时滴入反应釜中进行聚合反应。
[0026]步骤三:双滴结束后在98℃温度下进行保温,聚合反应结束,加入阻聚剂停止聚合反应,同时快速降温,最后得到的就是聚丙烯酸铵,即为分散剂。
[0027]其中,所述步骤一中,中和过程温度控制在45℃以内。
[0028]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其中聚丙烯酸单体的量为80%量、温度控制为65℃温度。
[002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其中双滴反应时间为58分钟-62分钟。
[0030]实施例三:所述新型分散剂的配方按照以下质量份数进行:丙烯酸份30份、氨水5份、聚合物引发剂20份、阻聚剂0.7份。
[0031]步骤一:无锈钢或陶瓷水冷内胆容器中加入定量的丙烯酸后均速加入氨水并搅拌进行中和反应,此时的反应为热反应,中和反应结束后得到聚烯酸单体。
[0032]步骤二:在另一个反应釜中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及部分丙烯酸单体进行打底,将剩余聚丙烯酸单体和聚合物引发剂同时滴入反应釜中进行聚合反应。
[0033]步骤三:双滴结束后在98℃温度下进行保温,聚合反应结束,加入阻聚剂停止聚合反应,同时快速降温,最后得到的就是聚丙烯酸铵,即为分散剂。
[0034]其中,所述步骤一中,中和过程温度控制在45℃以内。
[0035]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其中聚丙烯酸单体的量为80%量、温度控制为65℃温度。
[003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其中双滴反应时间为58分钟-62分钟。
[003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分散剂生产工艺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分散剂的配方按照以下质量份数进行:丙烯酸份20份-30份、氨水10份-15份、聚合物引发剂10份-20份、阻聚剂0.5份-0.7份;步骤一:无锈钢或陶瓷水冷内胆容器中加入定量的丙烯酸后均速加入氨水并搅拌进行中和反应,此时的反应为热反应,中和反应结束后得到聚烯酸单体;步骤二:在另一个反应釜中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及部分丙烯酸单体进行打底,将剩余聚丙烯酸单体和聚合物引发剂同时滴入反应釜中进行聚合反应;步骤三:双滴结束后在98℃温度下进行保温,聚合反应结束,加入阻聚剂停止聚合反应,同时快速降温,最后得到的就是聚丙烯酸铵,即为分散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分散剂生产工艺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分散剂的配方按照以下质量份数进行:丙烯酸份20份、氨水10份、聚合物引发剂10份、阻聚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信征电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