喙突转位手术双通道固定导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2454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喙突转位手术双通道固定导向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固定导向器包括第一定位管、第一连接板、第二定位管、第二连接板和第三定位管。第一定位管具有第一克氏针导向孔,第二定位管具有第二克氏针导向孔,第三定位管具有第三克氏针导向孔。第一定位管、第二定位管和第三定位管均平行于同一水平面且依次间隔布置,并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可拆卸连接。第三定位管和第二定位管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呈锐角布置,第三定位管的另一端和第二定位管的另一端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合。能够实现对喙突骨块与肩胛盂骨块之间的多点加压固定,防止喙突骨块旋转,保证固定连接效果,提高手术疗效。提高手术疗效。提高手术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喙突转位手术双通道固定导向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喙突转位手术双通道固定导向器。

技术介绍

[0002]肩关节前脱位发病率约11.2/10万,尤其以青壮年为主。保守治疗效果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运动质量。喙突转位术(Bristow

Latarjet)目前被公认为是针对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的一种可靠且满意的手术方式。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关节镜下喙突转位术也逐渐被接受和普及。喙突转位术一般有两种固定骨块方式,一种是两枚半螺纹空心螺钉固定技术,一种是钮扣钢板结合高强线袢固定技术。研究显示用钮扣钢板结合线袢的弹性固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螺钉固定的骨吸收现象,并有利于喙突骨块与关节盂之间的关节面骨重塑。
[0003]在相关技术中,现有的弹性固定技术所用的导向定位器均是单孔骨隧道设计。,肩胛盂骨块以及移位后的喙突骨块上制备骨隧道并穿入高强线,最后在高强线两端设置钮扣钢板将喙突骨块与肩胛盂骨块进行固定连接。
[0004]采用上述的技术进行喙突转位手术,连接喙突骨块与肩胛盂骨块的高强线常规贯穿骨块横径,虽能防旋,却有分离骨块与肩胛盂前壁骨界面的风险。此外,线袢经单孔单点加压植骨块,尽管结合了防旋线固定,骨界面之间仍然很难实现压配力平衡,容易产生相对旋转,会增加骨块吸收和不愈合的概率,影响手术的疗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喙突转位手术双通道固定导向器,手术操作步骤简单,能够在进行喙突转位手术时实现对喙突骨块与肩胛盂骨块之间的多点加压固定,防止喙突骨块旋转,保证固定连接效果,提高手术疗效。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喙突转位手术双通道固定导向器,包括:
[0007]第一定位管、第一连接板、第二定位管、第二连接板和第三定位管,
[0008]所述第一定位管具有沿轴线方向贯穿设置的第一克氏针导向孔,所述第二定位管具有沿轴线方向贯穿设置的第二克氏针导向孔,所述第三定位管具有沿轴线方向贯穿设置的第三克氏针导向孔,所述第一定位管、所述第二定位管和所述第三定位管均平行于同一水平面且依次间隔布置,所述第二定位管和所述第一定位管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定位管和所述第二定位管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定位管、所述第二定位管和所述第三定位管的一端平齐,所述第一定位管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定位管和所述第三定位管的长度,所述第二定位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定位管的另一端平齐,所述第三定位管和所述第二定位管在所述同一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呈锐角布置,所述第三定位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定位管的另一端在所述同一水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合。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克氏针导向孔的直径为4.5mm,所述第二克氏针导向孔的直径为
2mm,所述第三克氏针导向孔的直径为1.5mm。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三定位管和所述第二定位管在所述同一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的夹角为23
°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三定位管的外壁上具有第一条形燕尾凸台,所述第一条形燕尾凸台沿所述第三定位管的轴线方向布置,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条形燕尾凸台相匹配的第一燕尾槽。
[0012]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管的外壁上具有第二条形燕尾凸台,所述第二条形燕尾凸台沿所述第二定位管的轴线方向布置,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二条形燕尾凸台相匹配的第二燕尾槽。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定位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定位管的另一端均为弧形圆头端。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筒的长度为100mm,所述第二定位筒(13)的长度为75mm。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管、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定位管、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三定位管均为不锈钢结构件。
[001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17]在进行喙突转位手术时,在肩关节镜下充分显露肩胛盂后,从患者皮肤的后路切口将双通道固定导向器伸入设置在肩胛盂后方,也即是肩胛盂背向喙突的一侧。在定位时,首先将整体长度较长的第一定位管由肩胛盂的关节窝上方伸入,并沿第一克氏针导向孔钻入第一根克氏针,使该克氏针平行于肩胛盂,而第一定位管1则搭接在关节窝o的边缘并指向预计的出针方向,实现固定导向器的初步定位。之后沿第二定位管上的第二克氏针导向孔钻入第二根克氏针,使该克氏针固定于肩胛盂骨块的侧部,实现对第一条骨道的制备位置定位;沿第三定位管上的第三克氏针导向孔钻入第三根克氏针,使该克氏针同样固定与肩胛盂的骨块侧部,实现对第二条骨道的制备位置的定位。在完成两条骨道的克氏针定位后,解除第一连接板与第二定位管的连接,以及第二连接板与第三定位管的连接,将第二定位管和第三定位管取下仅留下定位固定后的克氏针。使用与两根克氏针相匹配的空心钻,在克氏针的导向下在肩胛盂骨块上打通骨道。前期通过处理喙突骨块预置钮扣钢板并分别在钮扣钢板留置牵引高强线及防旋高强线。由两条骨道分别引出牵引高强线及防旋高强线,进而在肩胛盂背向喙突的一侧置入第二个钮扣钢板并穿入上述线袢进行打结固定。而在两根克氏针的导向下,通过设置两组相互呈角度倾斜间隔布置的肩胛盂骨道与喙突骨块骨道相配合,医生可以方便的对应设置两组钮扣钢板与高强线来对喙突与肩胛盂进行多向贴合固定,加压迫使喙突骨块与肩胛盂的贴合更加齐平,有效起到防旋作用,保证固定连接效果,提高手术疗效。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喙突转位手术双通道固定导向器与肩胛盂相
配合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喙突转位手术双通道固定导向器与肩胛盂相配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喙突转位手术双通道固定导向器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喙突转位手术双通道固定导向器的局部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如图4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5]在相关技术中,现有的弹性固定技术所用的导向定位器均是单孔骨隧道设计。,肩胛盂骨块以及移位后的喙突骨块上制备骨隧道并穿入高强线,最后在高强线两端设置钮扣钢板将喙突骨块与肩胛盂骨块进行固定连接。
[0026]采用上述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喙突转位手术双通道固定导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定位管(1)、第一连接板(2)、第二定位管(3)、第二连接板(4)和第三定位管(5),所述第一定位管(1)具有沿轴线方向贯穿设置的第一克氏针导向孔(11),所述第二定位管(3)具有沿轴线方向贯穿设置的第二克氏针导向孔(31),所述第三定位管(5)具有沿轴线方向贯穿设置的第三克氏针导向孔(51),所述第一定位管(1)、所述第二定位管(3)和所述第三定位管(5)均平行于同一水平面且依次间隔布置,所述第二定位管(3)和所述第一定位管(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定位管(5)和所述第二定位管(3)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4)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定位管(1)、所述第二定位管(3)和所述第三定位管(5)的一端平齐,所述第一定位管(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定位管(3)和所述第三定位管(5)的长度,所述第二定位管(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定位管(5)的另一端平齐,所述第三定位管(5)和所述第二定位管(3)在所述同一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呈锐角布置,所述第三定位管(5)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定位管(3)的另一端在所述同一水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喙突转位手术双通道固定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克氏针导向孔(11)的直径为4.5mm,所述第二克氏针导向孔(31)的直径为2mm,所述第三克氏针导向孔(51)的直径为1.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喙突转位手术双通道固定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管(5)和所述第二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刘铮秦亮祁军蔡卓程鹏游洪波郭风劲李锋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