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酒糟鼻、痤疮、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22065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治疗酒糟鼻、痤疮、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药物,以质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7~8份氧化锌;7~8份硫磺;1~2份水杨酸;0.1~1份月桂氮卓酮;0.1~1份尿囊素;0.1~1份甘草酸二钾;0.1~1份小分子透明质酸钠;0.1~1份洋甘菊提取物;0.1~1份薄荷脑;15份甘油;61~71.2份霜基乳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复方制剂技术领域,在氧化锌升华硫软膏的原配方上大幅调整,有效率与治愈率都比前者有大幅提高,使用过程中皮肤不适感大幅下降,治疗周期缩短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治疗酒糟鼻、痤疮、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复方制剂
,具体是治疗酒糟鼻、痤疮、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酒糟鼻之所以誉为疑难杂症,主要原因是我们对引起面部患酒糟鼻、痤疮、脂溢性皮炎的病因认识不够。传统中医一直认为病因是内分泌失调、内热、饮食及遗传因素等关系引起。传统的西医则认为是体内性激素旺盛、体内微量元素缺乏及痤疮丙酸杆菌等引起。通过传统的中医及西医的治疗观察,都没有办法把酒糟鼻治疗好,所以酒糟鼻在医学界才有“疑难杂症”的说法。
[0003]国际著名的生物医学研究院、人蠕螨病防治专家赵中州教授,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对酒糟鼻、痤疮、脂溢性皮炎的病因做了长期的临床研究。实践证实脸上的酒糟鼻、痤疮、脂溢性皮炎都是感染上人类面部蠕形螨引起的皮肤炎症,故他把酒糟鼻、痤疮、脂溢性皮炎统称为“螨性皮炎”,这一新的学说得到了医学界普遍认可。
[0004]然而,现有对螨性皮炎的药物存在许多缺陷,首先,药物的有效率与治愈率较低,使用过程中皮肤有不适感,治疗周期长,且酒糟鼻、痤疮、脂溢性皮炎治疗后会遗留疤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治疗酒糟鼻、痤疮、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治疗酒糟鼻、痤疮、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药物,以质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0008]7~8份氧化锌;
[0009]7~8份硫磺;
[0010]1~2份水杨酸;
[0011]0.1~1份月桂氮卓酮;
[0012]0.1~1份尿囊素;
[0013]0.1~1份甘草酸二钾;
[0014]0.1~1份小分子透明质酸钠;
[0015]0.1~1份洋甘菊提取物;
[0016]0.1~1份薄荷脑;
[0017]15份甘油;
[0018]61~71.2份霜基乳化剂。
[0019]优选的,以质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0020]氧化锌7份;硫磺7份;水杨酸1.8份;月桂氮卓酮0.5份;尿囊素0.5份;甘草酸二钾
0.5份;小分子透明质酸钠0.5份;洋甘菊提取物0.5份;薄荷脑0.5份;甘油20份;71.2份霜基乳化剂。
[0021]第二方面,治疗酒糟鼻、痤疮、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药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向反应容器内加入配方量霜基乳化剂,加热并搅拌,然后按顺序依次加入配方量薄荷脑、配方量氧化锌、配方量硫磺、配方量水杨酸、配方量月桂氮酮、配方量尿囊素、配方量甘草酸二钾、配方量小分子透明质酸钠、配方量洋甘菊提取物、配方量甘油,混合搅拌3~5分钟,得到该治疗酒糟鼻、痤疮、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药物。
[0023]优选的,加热温度为40~46℃,搅拌速度为55~65转/分钟。
[002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本专利技术中,在氧化锌升华硫软膏的原配方上大幅调整,有效率与治愈率都比前者有大幅提高,使用过程中皮肤不适感大幅下降,治疗周期缩短30

50%左右的时间,对酒糟鼻、痤疮、脂溢性皮炎遗留的疤痕也有很大的修复及改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治疗酒糟鼻、痤疮、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治疗酒糟鼻、痤疮、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0027]实施例1:
[0028]本实施例给出治疗酒糟鼻、痤疮、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药物的具体实施方式,以质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0029]7份氧化锌;
[0030]7份硫磺;
[0031]1份水杨酸;
[0032]0.1份月桂氮卓酮;
[0033]0.1份尿囊素;
[0034]0.1份甘草酸二钾;
[0035]0.1份小分子透明质酸钠;
[0036]0.1份洋甘菊提取物;
[0037]0.1份薄荷脑;
[0038]15份甘油;
[0039]69.4份霜基乳化剂。
[0040]实施例2:
[0041]本实施例给出治疗酒糟鼻、痤疮、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药物的具体实施方式,以质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0042]7.5份氧化锌;
[0043]7.5份硫磺;
[0044]1.5份水杨酸;
[0045]0.5份月桂氮卓酮;
[0046]0.5份尿囊素;
[0047]0.5份甘草酸二钾;
[0048]0.5份小分子透明质酸钠;
[0049]0.5份洋甘菊提取物;
[0050]0.5份薄荷脑;
[0051]15份甘油;
[0052]65.5份霜基乳化剂。
[0053]实施例3:
[0054]本实施例给出治疗酒糟鼻、痤疮、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药物的具体实施方式,以质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0055]8份氧化锌;
[0056]8份硫磺;
[0057]2份水杨酸;
[0058]1份月桂氮卓酮;
[0059]1份尿囊素;
[0060]1份甘草酸二钾;
[0061]1份小分子透明质酸钠;
[0062]1份洋甘菊提取物;
[0063]1份薄荷脑;
[0064]15份甘油;
[0065]61份霜基乳化剂。
[0066]实施例4:
[0067]本实施例给出治疗酒糟鼻、痤疮、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药物的具体实施方式,以质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0068]氧化锌7份;硫磺7份;水杨酸1.8份;月桂氮卓酮0.5份;尿囊素0.5份;甘草酸二钾0.5份;小分子透明质酸钠0.5份;洋甘菊提取物0.5份;薄荷脑0.5份;甘油20份;71.2份霜基乳化剂。
[0069]实施例5:
[0070]本实施例给出治疗酒糟鼻、痤疮、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药物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0071]向反应容器内加入配方量霜基乳化剂,加热并搅拌,然后按顺序依次加入配方量薄荷脑、配方量氧化锌、配方量硫磺、配方量水杨酸、配方量月桂氮酮、配方量尿囊素、配方量甘草酸二钾、配方量小分子透明质酸钠、配方量洋甘菊提取物、配方量甘油,混合搅拌3~5分钟,得到该治疗酒糟鼻、痤疮、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药物。
[0072]进一步的,加热温度为40℃,搅拌速度为55转/分钟。
[0073]实施例6:
[0074]本实施例给出治疗酒糟鼻、痤疮、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药物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他步骤与实施例5相似,进一步的,加热温度为43℃,搅拌速度为60转/分钟。
[0075]实施例7:
[0076]本实施例给出治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治疗酒糟鼻、痤疮、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以质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7~8份氧化锌;7~8份硫磺;1~2份水杨酸;0.1~1份月桂氮卓酮;0.1~1份尿囊素;0.1~1份甘草酸二钾;0.1~1份小分子透明质酸钠;0.1~1份洋甘菊提取物;0.1~1份薄荷脑;15份甘油;61~71.2份霜基乳化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酒糟鼻、痤疮、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以质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氧化锌7份;硫磺7份;水杨酸1.8份;月桂氮卓酮0.5份;尿囊素0.5份;甘草酸二钾0.5份;小分子透明质酸钠0.5份;洋甘菊提取物0.5份;薄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锡雨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医肤康生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