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流风机及风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2055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流风机及风管机。混流风机,包括蜗壳,所述蜗壳上设置有出风口;导流锥,所述导流锥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且所述出风口的气流流经所述导流锥;所述导流锥的母线两端的连线与所述导流锥的回转轴线具有夹角c,所述夹角c的角度范围为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流风机及风管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处理设备
,特别是一种混流风机及风管机。

技术介绍

[0002]风管机是空调的一种,为了提高舒适性,有些风管机采用上出冷风,下出热风的方式,这样可以实现瀑布式制冷和地毯式暖风,为了实现这种出风方式,需要风管机的出风可逆,现有出风可逆的风管机中,通常采用贯流风机、离心风机,但是这种风机由于风机扇叶的设置方式的问题,反转后风向不能可逆,因此,只能在设置至少两个风机,一个负责正向出风,一个负责逆向出风,这样不仅风管机结构会更大,成本更高。
[0003]为了减小成本,需要将风机缩小,而混流风机是介于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之间的风机,混流风机的叶轮让空气既做离心运动又做轴向运动,蜗壳内的气流运动混合了轴流与离心两种运动形式,所以叫“混流”。而且,混流风机不仅可以将体积做小,而且可以保证气流的流向和风压。
[0004]现有技术中的混流风机的导流锥设计不合理,导致混流风机的能效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混流风机以及风管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混流风机能效低的问题。
[0006]一种混流风机,包括:
[0007]蜗壳,所述蜗壳上设置有出风口;
[0008]导流锥,所述导流锥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且所述出风口的气流流经所述导流锥;
[0009]所述导流锥的母线两端的连线与所述导流锥的回转轴线具有夹角c,所述夹角c的角度范围为45
°
至75
°

[0010]所述混流风机还包括内壳,所述内壳设置于所述蜗壳内,且所述内壳与所述蜗壳之间形成环形流道,所述环形流道的一端形成所述出风口,所述导流锥设置于所述内壳上。
[0011]所述内壳在所述出风口处形成有端面,所述导流锥设置于所述端面上,且导流锥在所述端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端面重合。
[0012]所述混流风机还包括导叶,所述导叶设置于所述环形流道内,所述导叶的第一边沿与所述内壳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所述导叶的第二边沿与所述蜗壳的内表面固定设置。
[0013]所述混流风机还包括叶轮,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蜗壳内,且位于所述叶轮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所述导流锥的回转轴线与所述叶轮的轴线共线。
[0014]所述导流锥的底部半径R2与所述出风口的半径R的比值范围为0.3至0.7。
[0015]所述导流锥与所述内壳之间光滑过渡。
[0016]所述蜗壳为球台结构,所述蜗壳的最大直径等于球台结构的直径。
[0017]所述蜗壳位于球台结构的两个端面处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
[0018]一种风管机,包括上述混流风机。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流风机及风管机,通过限定夹角c的角度,使得导流锥能够有效的对蜗壳的出风进行导流,尽可能给的减少气流在蜗壳的出风口处产生涡流,保证混流风机的带压能力,从而保证混流风机的性能,同时适合的导流锥的底部半径与出风口的半径的比值能够充分发挥消旋段的消旋增压作用,进一步提升混流风机的带压能力以及自身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的混流风机的剖视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的混流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
[0023]1、蜗壳;11、进风口;12、出风口;2、导流锥;3、内壳;4、导叶;5、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的混流风机,包括:蜗壳1,所述蜗壳1上设置有出风口12;导流锥2,所述导流锥2设置于所述出风口12处,且所述出风口12的气流流经所述导流锥2;所述导流锥2的母线两端的连线与所述导流锥2的回转轴线具有夹角c,所述夹角c的角度范围为45
°
至75
°
,通过限定夹角c的角度,使得导流锥2能够有效的对蜗壳1的出风进行导流,尽可能给的减少气流在蜗壳1的出风口12处产生涡流,保证混流风机的带压能力,从而保证混流风机的性能。
[0026]其中,导流锥2为导流锥2的母线沿回转轴线进行旋转360
°
而形成的回转体结构。
[0027]对本例的混流风机进行仿真试验,改变夹角c的数值,仿真结果如下:
[0028][0029]根据仿真数据可知,当夹角c的角度为60
°
时,风量和计算压头均达到最大值,此时的混流风机的计算效率达到最大,当夹角c增大到75
°
时,风量和计算压头均开始减小,此时的计算效率也开始减小,当夹角c继续增大到80
°
时,风量和计算压头进一步减少,也即由于导流锥2高度偏低,无法在出风口12处起到有效的导流作用,会使得导流锥2后方聚集涡流,不利于混流风机带压能力的提升以及混流风机效率的保持;当夹角c减小到45
°
时,风量和计算压头也开始减小,此时的计算效率也开始减小;当夹角c继续减小到40
°
时,风量和计算
压头进一步减少,也即导流锥2高度偏高,会影响混流风机的整体尺寸,导流锥2的尖部会超出风机的旋转半径,在混流风机旋转来切换出风方向时,会与壳体发生干涉,并且较大尺寸的导流锥2会影响混流风机的出气流动,使得风机带压能力下降,效率下降。也即只有当夹角c处于45
°
至75
°
的范围内时,导流锥2会通过自身导流型线,抑制导流锥2后方的涡量产生,提升风机性能。
[0030]所述混流风机还包括内壳3,所述内壳3设置于所述蜗壳1内,且所述内壳3与所述蜗壳1之间形成环形流道,所述环形流道的一端形成所述出风口12,所述导流锥2设置于所述内壳3上。利用内壳3对混流风机的叶轮及其驱动电机进行安装,同时利用环形流道对叶轮排出的气流进行一定程度的导流,使得出风口12处的气流能够在排出后向同一处进行汇聚,从而保证混流风机的出风效果,同时将导流锥2设置在内壳3上,能够利用导流锥2对环形流道内的气流进一步的导流,避免多方向的气流汇聚后产生涡流等情况,保证混流风机的出风效果。
[0031]所述内壳3在所述出风口12处形成有端面,所述导流锥2设置于所述端面上,且导流锥2在所述端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端面重合。避免在导流锥2与内壳3的连接处产生台阶结构而造成紊流,保证混流风机的出风效果。
[0032]优选的,所述导流锥2与内壳3之间光滑过渡。
[0033]所述混流风机还包括导叶4,所述导叶4设置于所述环形流道内,所述导叶4的第一边沿与所述内壳3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所述导叶4的第二边沿与所述蜗壳1的内表面固定设置。利用导叶4进一步的对环形流道内的气流进行导向,保证混流风机的出风效果。
[0034]所述混流风机还包括叶轮5,所述叶轮5设置于所述蜗壳1内,且位于所述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流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1),所述蜗壳(1)上设置有出风口(12);导流锥(2),所述导流锥(2)设置于所述出风口(12)处,且所述出风口(12)的气流流经所述导流锥(2);所述导流锥(2)的母线两端的连线与所述导流锥(2)的回转轴线具有夹角c,所述夹角c的角度范围为45
°
至7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流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流风机还包括内壳(3),所述内壳(3)设置于所述蜗壳(1)内,且所述内壳(3)与所述蜗壳(1)之间形成环形流道,所述环形流道的一端形成所述出风口(12),所述导流锥(2)设置于所述内壳(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流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3)在所述出风口(12)处形成有端面,所述导流锥(2)设置于所述端面上,且导流锥(2)在所述端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端面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流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流风机还包括导叶(4),所述导叶(4)设置于所述环形流道内,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绍军池晓龙张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