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203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铅酸蓄电池的板栅腐蚀快、底部铅膏利用率较低以及电解液上下分层严重的问题。铅酸蓄电池极群组包括多个极群,每个极群包括多个正极板、多个负极板和多个隔板,隔板设置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正极板或负极板的板栅包括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右边框、横竖筋条和横向的单个极耳,上边框和下边框长度小于左边框和右边框长度,极耳垂直设置于左边框或右边框上,正极板和负极板间隔排列,正极耳和负极耳在极群同一侧,同极性极耳通过汇流排连接,正负汇流排相连形成极群组。极群组的板栅不易腐蚀、上下铅膏利用均匀,上下电解液不易分层。液不易分层。液不易分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铅酸蓄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铅酸蓄电池的铅膏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现有的铅酸蓄电池中,极板的上边框或下边框(宽边)的长度小于极板的侧边框(长边),极耳通常设置在的上边框,该极板的长边与宽边的比例较大,从极耳到距离极耳最远距离的对角处,电阻不断变大,电势不断升高,流至各处的电流损耗增加,造成电流相对减小,电池充电能耗提升,板栅腐蚀加快;并且,电池周而复的充放电循环,底部的铅膏利用率降低,加上高密度硫酸在底部不断沉积,电解液上下分层严重,最终导致电池循环寿命变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铅酸蓄电池的板栅腐蚀快、底部铅膏利用率降低以及电解液上下分层严重的问题。
[0004]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组,铅酸蓄电池极群组包括多个极群,每个所述极群包括多个正极板、多个负极板和多个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之间;所述正极板或负极板的板栅包括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右边框、内部的横向筋条和竖向筋条、横向设置的单个极耳,所述上边框和下边框的长度小于所述左边框和右边框的长度,所述极耳垂直设置于所述左边框或右边框上,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间隔排列;正极板上的正极耳和所述负极板上的负极耳在所述极群的同一侧,多个所述正极耳通过正汇流排连接,多个所述负极耳通过负汇流排连接,多个所述极群按照正汇流排与负汇流排相连的方式连接形成极群组。
[0005]优选地,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分别靠近隔板的两个相对端。
[0006]优选地,所述极群组一端的正汇流排上设置有正极柱,所述极群组另一端的负汇流排上设置有负极柱。
[000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所述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包括电池塑壳和上述铅酸蓄电池极群组;所述电池塑壳包括上端敞口和一个侧面敞口的槽体、与所述上端敞口相匹配的上盖以及与所述侧面敞口相匹配的侧盖,所述极群组位于槽体内,且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的左边框和右边框垂直于槽体的底部,极群组设置有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的一侧朝向槽体的侧面敞口。
[0008]优选地,所述槽体包括多个与极群一一对应的单格,所述极群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单格内,所述单格由多个设置在所述槽体内的隔档形成。
[0009]优选地,所述侧盖包括侧盖主体和与所述侧盖主体远离槽体的一面相匹配的侧盖片,所述侧盖主体靠近所述槽体的一面设置有与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相匹配的汇流排安置
槽,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位于所述汇流排安置槽内。
[0010]优选地,所述侧盖主体靠近所述槽体的一面还设置有分别与所述正极柱和负极柱相匹配的极柱卡口,所述正极柱和负极柱分别位于极柱卡口内。
[0011]优选地,所述侧盖主体包括侧盖壁和设置在所述侧盖壁远离槽体的一面的加强筋,所述侧盖壁靠近所述槽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隔档的侧边相匹配的隔档胶槽,所述隔档的侧边位于所述隔档胶槽内。
[0012]优选地,所述上盖包括上盖主体以及与所述上盖主体相匹配的上盖片,所述上盖主体上设置有极柱孔和多个阀孔,所述极柱孔与所述极柱卡口相对应,所述正极柱和负极柱分别穿过极柱卡口进入极柱孔中,多个所述阀孔与极群一一对应。
[001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包括:
[0014](a)将相邻极群按照正汇流排与负汇流排相连的方式焊接形成极群组,将极群组按照极群与单格一一对应的方式装入槽体中;
[0015](b)安装侧盖主体,使得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位于汇流排安置槽,正极柱和负极柱分别位于极柱卡口内,隔档的侧边位于所述隔档胶槽内,并用胶密封;
[0016](c)安装上盖主体,使得极柱孔与极柱卡口相对应,正极柱和负极柱分别穿过极柱卡口进入极柱孔中,多个所述阀孔与极群一一对应,并用胶密封;
[0017](d)在正极柱和负极柱上焊接端子,加酸化成,安装侧盖片和上盖片。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0019]1、本专利技术的极耳设置在极板板栅的左边框或右边框,即本专利技术极耳是横向设置在板栅的长边上,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导电筋条是板栅结构中的横向筋条,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导电筋条相对于极耳设置在上边框或下边框上的极板的导电筋条更多,导电传输距离更短,从极耳到最远端处对应的各点的电阻更少,从而使得电流从极耳流至最远端所消耗的电能减少,底部铅膏的转化率更大,能够更大限度的提升上下铅膏的利用率及一致性(上下铅膏的利用率同时分别达到30%以上),可以更快的消耗底部高密度硫酸,减缓电池底部的高密度硫酸沉积的速度,从而改善电池上下部分电解液分层严重的现象;并且,由于极耳设置在左边框或右边框上,极耳所在的长边的电流流向相对长边的路径较短,提升电池充电效率,可以减少副反应,有效减少板栅腐蚀(板栅腐蚀速率<0.0034g/h)。
[0020]2、提升了电池单格底部的铅膏利用率(>30%),从而提高了电池的比能量(>38Wh/kg),延长了电池的循环寿命(>350次),并且在达到现有性能要求时使用的铅膏更少,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0021]3、与传统极群组相比,在保证电池外形不变的情况下,极耳设置在板栅的左边框或右边框,虽然使得极群的有效宽度减小,但是,极板的上方剩余的空间很大,使得极群的有效高度可以变大,最终,极群中极板的板面面积能够保持不变,不会因改变结构而导致电池性能下降。
[0022]4、本专利技术的正极耳和负极耳分别靠近隔板的两个相对端,这种偏极耳结构能够大大减少极柱的长度,降低铸焊铅耗以及避免隔板爬胶风险。
[0023]本专利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
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4]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0025]图1为现有的铅酸蓄电池极板结构图;
[0026]图2为现有的铅酸蓄电池极群结构图;
[0027]图3为现有的铅酸蓄电池的离散结构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铅酸蓄电池极板结构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铅酸蓄电池极群结构;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铅酸蓄电池极群组主视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铅酸蓄电池极群组俯视图;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塑壳的离散结构图;
[0033]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槽体与侧盖主体的结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铅酸蓄电池极群组包括多个极群,每个所述极群包括多个正极板(1)、多个负极板(2)和多个隔板(3),所述隔板(3)设置在所述正极板(1)和所述负极板(2)之间;所述正极板(1)或负极板(2)的板栅包括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右边框、内部的横向筋条和竖向筋条、横向设置的单个极耳,所述上边框和下边框的长度小于所述左边框和右边框的长度,所述极耳垂直设置于所述左边框或右边框上,所述正极板(1)和所述负极板(2)间隔排列;所述正极板(1)上的正极耳(4)和所述负极板(2)上的负极耳(5)在所述极群的同一侧,多个所述正极耳(4)通过正汇流排(6)连接,多个所述负极耳(5)通过负汇流排(7)连接,多个所述极群按照正汇流排(6)与负汇流排(7)相连的方式连接形成极群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极群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耳(4)和所述负极耳(5)分别靠近隔板(3)的两个相对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极群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群组一端的正汇流排(6)上设置有正极柱(9),所述极群组另一端的负汇流排(7)上设置有负极柱(10)。4.一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包括电池塑壳和根据权利要求1

3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极群组;所述电池塑壳包括上端敞口和一个侧面敞口的槽体(8)、与所述上端敞口相匹配的上盖以及与所述侧面敞口相匹配的侧盖,所述极群组位于槽体(8)内,且所述正极板(1)和负极板(2)的左边框和右边框垂直于槽体(8)的底部,极群组设置有正汇流排(6)和负汇流排(7)的一侧朝向槽体(8)的侧面敞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8)包括多个与极群一一对应的单格(11),所述极群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单格(11)内,所述单格(11)由多个设置在所述槽体(8)内的隔档(12)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包括侧盖主体(13)和与所述侧盖主体(13)远离槽体(8)的一面相匹配的侧盖片(14),所述侧盖主体(13)靠近所述槽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焙闫大龙陈云超马洪涛喻刚李娟孙延宸
申请(专利权)人: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