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折叠运输的新型装配式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1849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集装箱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便于折叠运输的新型装配式集装箱,包括底厢板模块,所述底厢板模块包括第一折板、固定轴和第二折板,所述第一折板的侧边设置第一插槽,所述第二折板的相邻侧边分别设置第二插槽和第三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三插槽的上端均插装设置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的两相对侧边均设置放置槽;所述第二插槽的上端插装设置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的侧边设置安装块,且所述安装块对应插装于所述放置槽内;所述第一立板的上部设置上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折叠运输的新型装配式集装箱,折叠简单且制造成本低,利于推广使用。利于推广使用。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折叠运输的新型装配式集装箱


[0001]本技术涉及集装箱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折叠运输的新型装配式集装箱。

技术介绍

[0002]集装箱在货物运输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可以通过车辆、轮船、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来运输;传统的集装箱大多采用固定结构,因此在运输和堆存时,空载的集装箱需要占用和载货的集装箱相同的体积空间,因此传统集装箱的空箱运输会极大浪费运输和堆存成本;
[0003]常见的折叠式集装箱往往使用复杂的折叠用组件,折叠过程操作麻烦,且制造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折叠运输的新型装配式集装箱,折叠简单且制造成本低,利于推广使用。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便于折叠运输的新型装配式集装箱,包括底厢板模块,所述底厢板模块包括第一折板、固定轴和第二折板,所述第一折板的侧边设置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所述固定轴;
[0007]所述第二折板的侧边设置凸起块,所述固定轴贯穿所述凸起块,且所述凸起块沿所述固定轴转动设置;
[0008]所述第一折板的侧边设置第一插槽,所述第二折板的相邻侧边分别设置第二插槽和第三插槽,且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三插槽相对设置;
[0009]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三插槽的上端均插装设置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的两相对侧边均设置放置槽;所述第二插槽的上端插装设置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的侧边设置安装块,且所述安装块对应插装于所述放置槽内;
[0010]所述第一立板的上部设置上厢板,且所述上厢板与所述第一立板采用拆卸式连接。
[0011]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厢板模块的上端设置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所以底厢板模块对应设置。
[0012]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立板的外壁设置第一延伸槽,所述第一立板的上端设置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的一端对应插装于所述第一延伸槽内。
[0013]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立板的外壁设置第二延伸槽,所述第二立板的上端设置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的一端对应插装于所述第二延伸槽内。
[0014]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延伸板和所述第二延伸板均设置若干,且所述第一延伸板和所述第二延伸板一一对应设置。
[0015]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插槽、所述第二插槽和所述第三插槽的端部均设置导向口。
[0016]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厢板为弧形构件,所述上厢板的底部设置支撑架。
[0017]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厢板的上端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吊装环;所述凹槽设置有两个,且所述凹槽分别设置于所述上厢板的两相对侧边。
[0018]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上述方案设置底厢板模块,所述底厢板模块包括第一折板、固定轴和第二折板,所述第一折板的侧边设置第一插槽,所述第二折板的相邻侧边分别设置第二插槽和第三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三插槽的上端均插装设置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的两相对侧边均设置放置槽;所述第二插槽的上端插装设置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的侧边设置安装块,且所述安装块对应插装于所述放置槽内;所述第一立板的上部设置上厢板;结构简单且折叠方便,制造成本低,利于推广使用。
[0020]2、所述第一立板的外壁设置第一延伸槽,所述第一立板的上端设置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二立板的外壁设置第二延伸槽,所述第二立板的上端设置第二延伸板;便于进行高度的延伸,满足不同尺寸的需求。
[0021]3、所述第一插槽、所述第二插槽和所述第三插槽的端部均设置导向口;便于进行安装,安装效率高。
[0022]4、所述上厢板为弧形构件,所述上厢板的底部设置支撑架;所述上厢板的结构稳固,且避免雨水残留在所述上厢板上端。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折叠运输的新型装配式集装箱,折叠简单且制造成本低;同时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5]图1为一种便于折叠运输的新型装配式集装箱俯视图;
[0026]图2为底厢板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一种便于折叠运输的新型装配式集装箱左视图;
[0028]图4为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安装示意图;
[0029]图5为一种便于折叠运输的新型装配式集装箱安装示意图。
[0030]附图中,1、底厢板模块,11、第一折板,111、卡槽,112、第一插槽,12、固定轴,13、第二折板,131、凸起块,132、第二插槽,133、第三插槽,2、第一立板,21、放置槽,22、第一延伸槽,3、第二立板,31、安装块,32、第二延伸槽,4、上厢板,41、支撑架,42、凹槽,43、吊装环,5、密封垫,6、第一延伸板,7、第二延伸板,8、导向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2]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折叠运输的新型装配式集装箱,包括底厢板模块1,底厢板模块1包括第一折板11、固定轴12和第二折板13,第一折板11的侧边设置卡槽111,卡槽111内设置固定轴12;卡槽111用于固定轴12的放置;
[0033]第二折板13的侧边设置凸起块131,固定轴12贯穿凸起块131,且凸起块131沿固定轴12转动设置;便于对第一折板11、第二折板13进行折叠;
[0034]底厢板模块1的上端设置密封垫5,密封垫5与所以底厢板模块1对应设置;提高安装时的密封性;
[0035]第一折板11的侧边设置第一插槽112,第二折板13的相邻侧边分别设置第二插槽132和第三插槽133,且第一插槽112和第三插槽133相对设置;第一插槽112和第三插槽133分别设置于相对的侧边;
[0036]第一插槽112、第二插槽132和第三插槽133的端部均设置导向口8;便于进行安装,安装效率高;
[0037]第一插槽112和第三插槽133的上端均插装设置第一立板2;第一立板2的两相对侧边均设置放置槽21;第一立板2的侧边设置连接块(图中未示出),连接块插装于第一插槽112内;
[0038]第二插槽132的上端插装设置第二立板3,第二立板3的侧边设置安装块31,且安装块31对应插装于放置槽21内;安装块31和放置槽21便于第一立板2、第二立板3的连接,提高安装时的密封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折叠运输的新型装配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厢板模块,所述底厢板模块包括第一折板、固定轴和第二折板,所述第一折板的侧边设置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所述固定轴;所述第二折板的侧边设置凸起块,所述固定轴贯穿所述凸起块,且所述凸起块沿所述固定轴转动设置;所述第一折板的侧边设置第一插槽,所述第二折板的相邻侧边分别设置第二插槽和第三插槽,且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三插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三插槽的上端均插装设置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的两相对侧边均设置放置槽;所述第二插槽的上端插装设置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的侧边设置安装块,且所述安装块对应插装于所述放置槽内;所述第一立板的上部设置上厢板,且所述上厢板与所述第一立板采用拆卸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折叠运输的新型装配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厢板模块的上端设置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所以底厢板模块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折叠运输的新型装配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板的外壁设置第一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同建李宝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多姆斯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