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水循环鱼虾共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61543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为工厂化水循环鱼虾共生系统,包括养虾箱,所述养虾箱的下方设置有养鱼箱,所述养虾箱与养鱼箱之间连接有漏水管,所述养鱼箱的正面设置有箱门。该工厂化水循环鱼虾共生系统,通过软管将水输送到养虾箱在进入养鱼箱中,然后利用水泵将养鱼箱中的水抽走再灌入到养虾箱中,形成一个水循环,箱体内的水被重复利用,且循环过程中利用过滤网对养虾箱中的水进行过滤,过滤箱对养鱼箱中的水进行过滤,一方面能够节省水资源,水一直处于流动状态,也能够保证鱼和虾能够得到供氧,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养殖器皿中水的质量,提高养殖物的成活率,有效的解决了以往的鱼虾共生系统中的养殖器皿难以进行水循环的问题。环的问题。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厂化水循环鱼虾共生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工厂化水循环鱼虾共生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0003]传统水产养殖水质的处理是非常关键又棘手的问题,目前主要是的常规生产模式是大量换水,粗放式养殖最大的问题就是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海域,同时由于养殖模式落后养殖密度非常有限,既无法在小水体实现大产量的高效养殖,现在的水产养殖一般都是将鱼虾放在同一养殖系统中,养殖系统是由养殖器皿组成的,而现有的工厂化鱼虾共生系统中的养殖器皿难以做到水的循环利用,不仅浪费水资源且养殖器皿中的水质不够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工厂化水循环鱼虾共生系统,解决了现有的工厂化鱼虾共生系统中的养殖器皿难以做到水的循环利用,不仅浪费水资源且养殖器皿中的水质不够好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工厂化水循环鱼虾共生系统,包括养虾箱,所述养虾箱的下方设置有养鱼箱,所述养虾箱与养鱼箱之间连接有漏水管,所述养鱼箱的正面设置有箱门,所述养虾箱的背面设置有过滤箱,所述养虾箱的顶部设置有软管,所述养鱼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养鱼箱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
[0006]优选的,所述漏水管的一端穿过养虾箱连接有圆盖,所述圆盖的表面均匀设置有漏水孔,所述漏水孔的直径大小为五毫米,所述漏水管的另一端与养鱼箱相连。
[0007]优选的,所述养鱼箱的内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端通过输水管与养虾箱相连,所述输水管穿过过滤箱。
[0008]优选的,所述养鱼箱的顶部均匀设置有漏气孔。
[0009]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滤网,所述活性炭滤网的一侧设置有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的一侧设置有滤盒,所述滤盒的一侧设置有PP棉层。
[0010]优选的,所述滤盒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陶瓷滤芯。
[0011]优选的,所述养虾箱和养鱼箱的大小相同,所述排水管的表面设置有阀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该工厂化水循环鱼虾共生系统,通过软管将水输送到养虾箱在进入养鱼箱中,然
后利用水泵将养鱼箱中的水抽走再灌入到养虾箱中,形成一个水循环,箱体内的水被重复利用,且循环过程中利用过滤网对养虾箱中的水进行过滤,过滤箱对养鱼箱中的水进行过滤,一方面能够节省水资源,对水反复使用,一直处于流动状态,也能够保证鱼和虾能够得到供氧,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养殖器皿中水的质量,提高养殖物的成活率,有效的解决了以往的鱼虾共生系统中的养殖器皿难以进行水循环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过滤箱剖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滤盒剖视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养鱼箱。
[0021]图中:1、养虾箱;2、养鱼箱;3、漏水管;4、漏气孔;5、箱门;6、过滤箱;7、软管;8、水泵;9、过滤网;10、活性炭滤网;11、无纺布层;12、滤盒;13、PP棉层;14、圆盖;15漏水孔;16陶瓷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工厂化水循环鱼虾共生系统,包括养虾箱1,养虾箱1的下方设置有养鱼箱2,养虾箱1与养鱼箱2之间连接有漏水管3,养鱼箱2的正面设置有箱门5,养虾箱1的背面设置有过滤箱6,养虾箱1的顶部设置有软管7,养鱼箱2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9,养鱼箱2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
[0024]首先将装置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将鱼和虾分别放入养鱼箱2和养虾箱1中,然后将软管7与其他外接水管相连,养鱼箱2一侧的排水管与其他水管连接,将水输送到养虾箱1中,养虾箱1中的水通过漏水孔4进入养鱼箱2中,然后通过水泵8将养鱼箱2的水抽走再次到达养虾箱1中,当两个箱体内的水过多时,通过排水管将水排出,排水管的结构与漏水管3的结构相同,排水管的一端也具有漏水孔15,能够避免鱼儿跟随水一同排出,水循环过程中通过过滤箱6中的多种过滤结构进行过滤,通过过滤网9对养虾箱1内的水进行过滤。
[0025]在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中,通过软管7将水输送到养虾箱1在进入养鱼箱2中,然后利用水泵8将养鱼箱2中的水抽走再灌入到养虾箱1中,形成一个水循环,箱体内的水被重复利用。
[0026]在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中,循环过程中利用过滤网9对养虾箱1中的水进行过滤,过滤箱6对养鱼箱2中的水进行过滤,一方面能够节省水资源,对水反复使用,一直处于流动
转动,也能够保证鱼和虾能够得到供氧,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养殖器皿中水的质量,提高养殖物的成活率,有效的解决了以往的鱼虾共生系统中的养殖器皿难以进行水循环的问题。
[002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工厂化水循环鱼虾共生系统,包括养虾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虾箱(1)的下方设置有养鱼箱(2),所述养虾箱(1)与养鱼箱(2)之间连接有漏水管(3),所述养鱼箱(2)的正面设置有箱门(5),所述养虾箱(1)的背面设置有过滤箱(6),所述养虾箱(1)的顶部设置有软管(7),所述养鱼箱(2)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9),所述养鱼箱(2)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水循环鱼虾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管(3)的一端穿过养虾箱(1)连接有圆盖(14),所述圆盖(14)的表面均匀设置有漏水孔(15),所述漏水孔(15)的直径大小为五毫米,所述漏水管(3)的另一端与养鱼箱(2)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水循环鱼虾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鱼箱(2)的内部设置有水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怀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林上青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