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娄彻氏链霉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10065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株防治果胶杆菌属细菌病害并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功能的娄彻氏链霉菌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26B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171。该菌株分离于受到缺水胁迫的白菜根际土壤,对多种病原细菌和病原真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果胶杆菌属细菌病害具有高效防治作用,而且促进植物种子萌发和根系伸长。该菌株发酵培养时间短,生产成本低,比其它菌剂更有优势,利于将其应用于植物病害防治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娄彻氏链霉菌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林和园艺作物植物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株对果胶杆菌属细菌病害具有强烈抑制作用并具促生功能的链霉菌及其代谢物。
技术背景
[0002]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 spp.)细菌可侵染多种作物引起软腐病,如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对白菜、胡萝卜、魔芋、马铃薯等多种作物均可致病,而且一旦发生,很难控制。白菜软腐病、魔芋软腐病以及马铃薯黑胫病成为制约白菜、魔芋和马铃薯生产的关键病害,一旦发生,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在病害流行年份,其发病率高达30%~40%(李林,2018;杨贤莉,2010;王巍,2019;李建军等,2010)。土壤湿度是影响细菌性病害发生与流行的主要因素之一,过量浇水或者多雨造成地面积水、局部空气湿度过大有利于病菌的侵入和传播,最终造成该病害的大规模爆发。
[0003]针对细菌性软腐病,目前可使用的生物防治药剂品种很少,农用链霉素的防治效果较差,铜离子制剂容易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基因簇,生产上多采用梧宁霉素、春雷霉素和中生菌素进行防治。赵辰瑞(2015)报道梧宁霉素和中生菌素对白菜软腐病的田间防效较好,防效分别达到87.26%和79.91%。邓华强(2022)报道,生产上多采用高锰酸钾处理种子,后期喷施喹菌酮可湿性粉剂,或使用春雷霉素等药剂防治马铃薯黑胫病。闫佳会(2020)报道采用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进行种薯拌种(25g制剂/100Kg种薯),对马铃薯黑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可达到66.88%。梧宁霉素是不吸水链霉菌梧州亚种(Streptomyces ahygroscopicus var.wuzhouensis)的发酵代谢产物,主要活性组分为大环内酯类四烯抗生素。中生菌素是由淡紫灰链霉菌海南变种(Streptomyces lavendulae var.hainanensis)产生的一种N

糖甙类次级代谢产物,属于IV一糖甙类碱竺变霉性物质,通过抑制病原菌的蛋白质合成起抑菌作用。春雷霉素为小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aureus)产生的代谢产物,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活性成分为[5

氨基
‑2‑
甲基
‑6‑
(2,3,4,5,6

羟基环己基氧代)四氢吡喃
‑3‑
基]氨基

α

亚氨乙酸,主要通过干扰病原菌蛋白质合成抑制病原菌。众所周知,不同放线菌,甚至同种的不同菌株产生的代谢产物和作用机理并不完全相同,对不同种病原细菌的防治效果也会有很大差异,获得防治植物细菌病害的新菌株对丰富生防菌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0004]目前用于细菌性软腐病防治的放线菌资源并不多。代雪凤等(2021)分离到了拮抗魔芋软腐病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的拮抗放线菌,但仅测定了放线菌对软腐病菌以及离体魔芋块茎的防治作用,未进行放线菌的种属鉴定;李威等(2017)报道娄彻氏链霉菌XL

6发酵液对茄子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有较强的拮抗效果,但未测试其防病效果;何斐等(2015)分离到拮抗放线菌Streptomyces rochei D74对魔芋软腐病菌Pectobacterium chrysanthemi有较强的拮抗作用,拮抗圈直径为11.0~18.3mm。盆栽试验中D74与病原菌混和处理防效仅为17.0%。Zamanian等(2005)报道了
S.rochei对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的抑制作用,但需要液体培养10

11天时达到最高抑菌活性;Osman等(2011)报道了S.rochei对医学病原菌的抑菌活性;Boortseva等(2019)报道了Streptomyces plicatus对植物病原细菌Clavibater michiganensis和Xanthomonas campestris的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2.7

30.0mm和16.2

30.0mm。目前S.plicatus已经划归为S.rochei(Komaki,2019),有关S.rochei和S.plicatus对白菜软腐病、马铃薯黑胫病、姜瘟病等病害的防治作用研究未见报道。
[0005]专利技术人于2021年7月从我国北京市海淀区上庄白菜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链霉菌26B,被鉴定为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该菌株对多种病原细菌如白菜软腐病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brasiliensis、马铃薯黑胫病菌P.atrosepticum、P.carotovorum subsp.brasiliensis、P.polaris以及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茄孢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疫霉菌Phytophythora capsici、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等多种病原真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对白菜软腐病的防病效果达89.8%

96.0%。该菌株除具有防病作用外,还具有促生作用,是一株非常有应用潜力的菌株。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株对果胶杆菌属细菌病害具有防治作用并能促进植物生长的娄彻氏链霉菌及其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娄彻氏链霉菌具体为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26B,该菌株已于2021年12月2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171。
[0008]本专利技术还保护活性成分为所述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26B的菌剂。
[0009]所述菌剂中还可包括吸附载体;所述吸附载体可为硅藻土、草炭、蛭石、稻壳粉、秸秆粉、珍珠岩和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0010]更加具体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附载体具体由硅藻土和碳酸钙混和物(质量比2∶1)按照体积比1∶1的配比混和而成。
[0011]进一步,所述菌剂由所述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26B的发酵液,或对发酵液进行离心后所得菌泥与所述吸附载体按照1L∶1Kg至1L∶4Kg(如1L∶1Kg)的配比混和而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5)中,制备所述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26B的发酵液时采用大量发酵培养液,所述娄彻氏链霉菌26B的发酵液中,所述娄彻氏链霉菌26B的活菌数为20~60亿/mL(如40亿/mL)所述发酵液。其中,所述大量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26B,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171。2.一种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的活性成分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26B。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为液体菌剂,所述液体菌剂中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26B活菌数为30~60亿/mL。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为固体菌剂,所述固体菌剂为所述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26B的发酵液和吸附载体按照1L∶1Kg至1L∶4Kg的配比混和而成,或所述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26B发酵液经离心后的菌泥和吸附载体按照1L∶1Kg至1L∶4Kg的配比混和而成。权利要求4所述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权利要求1所述的娄彻氏链霉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荣君张世昌李世东张宇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