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桃蚜效应因子MpC002基因的dsRNA及其在防治桃蚜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0928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桃蚜防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桃蚜效应因子MpC002基因的dsRNA及其在防治桃蚜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桃蚜效应因子MpC002基因的dsRNA,通过RNA干扰技术可显著降低桃蚜MpC002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桃蚜的死亡率,显著降低桃蚜的繁殖力,在影响桃蚜与寄主的亲和性,特别是在取食后的定殖存活和繁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将应用桃蚜效应因子MpC002基因片段合成的dsRNA用于防治蚜虫具有物种特异性、安全性和高效性等优势,在蚜虫绿色防控中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和潜在的经济、生态效益,可为蚜虫绿色防控提供一项新的防治途径。虫绿色防控提供一项新的防治途径。虫绿色防控提供一项新的防治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桃蚜效应因子MpC002基因的dsRNA及其在防治桃蚜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涉及桃蚜防控
,具体涉及基于桃蚜效应因子MpC002基因的dsRNA及其在防治桃蚜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属半翅目(Hemiptera)、蚜科(Aphididae),是一种广食性世界危险性害虫,寄主植物近300种,不仅能直接刺吸梨、桃、李、梅、樱桃等蔷薇科果树和辣椒、白菜、甘蓝、萝卜等多种蔬菜,还是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Y病毒(PVY)和烟草蚀纹病毒(TEV)等116种世界危险性病毒的传播媒介,传毒危害损失更为严重。由于桃蚜生活周期短、繁殖量大、成灾频繁,因此防治难度大。目前,果蔬生产中主要依赖药剂防治桃蚜的发生危害,但大量高频率不合理用药所带来的农产品安全、害虫抗药性、产地生态环境安全等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制约了果蔬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寻求绿色高效的桃蚜防控途径已成为果蔬产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大难题。
[0003]植物介导的RNAi技术(RNAinterference,RNAi)已成为农作物抗虫基因工程的热点之一。RNAi技术是将与目的基因同源的dsRNA(double

strand RNA)导入活体生物体内引起基因沉默的现象。相比于其他基因工程研究方法,具有特异性、安全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学中特定基因功能的研究。近年来,利用dsRNA体外饲喂或注射来筛选RNA靶标基因,导致靶标基因表达和沉默,已经广泛应用于昆虫生长发育关键基因的鉴定和功能分析。
[0004]效应因子MpC002是桃蚜唾液蛋白中鉴定出的最具特征性的蛋白,是一种能够帮助其操控寄主细胞并提高自身侵染能力,继而顺利完成定殖的重要因子,在桃蚜和寄主的亲和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MpC002基因只有在桃蚜以植物为食时才发挥作用,具有明显的物种特异性。因此,深度挖掘具有调控桃蚜取食危害的效应因子MpC002的基因功能,可为桃蚜效应因子MpC002基因片段合成的dsRNA在防治蚜虫中的广泛应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然而,目前尚未有有效的RNAi技术体系构建出可有效防治蚜虫的dsRNA。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桃蚜效应因子MpC002基因的dsRNA,通过RNA干扰技术抑制桃蚜效应因子MpC002基因表达,显著提高桃蚜的死亡率,显著降低桃蚜的繁殖力及其与寄主的亲和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桃蚜效应因子MpC002基因的dsRNA,所述dsRNA具有如SEQ ID NO.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dsRNA的编码基因。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含所述dsRNA或其编码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转基因细胞系、重组
菌、表达盒。
[0010]优选地,所述dsRNA的合成引物具有如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0011]优选地,所述桃蚜的寄主为辣椒。比如感蚜参照辣椒品种DYJ【大羊角椒(DYJ)(S)】。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dsRNA或其编码基因在制备防治桃蚜的产品中的应用。
[0013]优选地,所述产品的用途包括抑制桃蚜MpC002基因的表达,促进桃蚜死亡,显著降低桃蚜的繁殖力及其与寄主的亲和性。
[0014]本专利技术以桃蚜效应因子MpC002基因为靶标,建立出一种桃蚜效应因子MpC002基因的最佳沉默技术体系,设计出一种基于桃蚜效应因子MpC002基因的dsRNA,通过饲喂的方法将其导入桃蚜体内,观察分析沉默MpC002基因后取食抗感辣椒品种后的桃蚜MpC002基因表达量、死亡率、单雌产仔量、MpC002基因表达量和基于死亡率和单雌产仔数的桃蚜与辣椒的亲和性,发现本专利技术的dsRNA可以显著抑制桃蚜MpC002基因的表达,显著提高桃蚜取食抗、感参照辣椒品种后的死亡率,并显著降低桃蚜的繁殖力及其与寄主的亲和性,提示桃蚜效应因子MpC002的dsRNA可应用于桃蚜防治中。
[0015]优选地,所述产品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药剂、化肥等。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桃蚜的产品,所述产品的活性成分为所述的dsRNA或其编码基因,所述防治包括抑制桃蚜MpC002基因的表达,促进桃蚜死亡,降低桃蚜的繁殖力及其与寄主的亲和性。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桃蚜危害植物的方法,具体为:先将所述的dsRNA制成溶液,然后将其喷施于植物叶片上,从而达到控制桃蚜危害的目的。
[0018]优选地,所述dsRNA的喷施浓度为500ng/μL。
[0019]优选地,所述植物包括辣椒。比如感蚜参照辣椒品种DYJ【大羊角椒(DYJ)(S)】。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桃蚜效应因子MpC002基因的dsRNA,通过RNA干扰技术可显著降低桃蚜MpC002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桃蚜的死亡率,显著降低桃蚜的繁殖力,在影响桃蚜与寄主的亲和性,特别是在取食后的定殖存活和繁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将应用桃蚜效应因子MpC002基因片段合成的dsRNA用于防治蚜虫具有物种特异性、安全性和高效性等优势,在蚜虫绿色防控中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和潜在的经济、生态效益,可为蚜虫绿色防控提供一项新的防治途径。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桃蚜MpC002基因的PCR扩增电泳图(泳道M为Trans2K DNA marker;泳道1为桃蚜MpC002基因);
[0023]图2为取食经不同浓度dsRNA处理的辣椒叶片后的桃蚜MpC002相对表达量;
[0024]图3为取食经不同浓度dsRNA处理的辣椒叶片后的桃蚜死亡率;
[0025]图4为沉默MpC002后取食抗感辣椒品种叶片的桃蚜MpC002表达量;
[0026]图5为沉默MpC002后取食抗感辣椒品种叶片的桃蚜死亡率;
[0027]图6为沉默MpC002后取食抗感辣椒品种叶片的桃蚜单雌产仔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9]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可通过常规的商业途径购买得到。
[0030]实施例1桃蚜效应因子MpC002基因克隆
[0031](1)提取桃蚜总RNA
[0032]1)选取室内用经抗蚜性鉴选获得的感蚜参照辣椒品种DYJ【大羊角椒(DYJ)(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桃蚜效应因子MpC002基因的dsRNA,其特征在于,所述dsRNA具有如SEQ ID NO.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2.权利要求1所述dsRNA的编码基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sRNA,其特征在于,所述dsRNA的合成引物具有如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4.权利要求1所述的dsRNA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码基因在制备防治桃蚜的产品中的应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的用途包括抑制桃蚜MpC002基因的表达,促进桃蚜死亡,降低桃蚜的繁殖力及其与寄主的亲和性。6.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青梁晓伍春玲刘迎刘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