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管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换热板及具有其的电池包,换热板包括导热板和流道板,所述流道板一面上具有凹槽;所述导热板与所述流道板具有凹槽的一面通过胶粘剂连接,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凹槽之间形成流体的容纳空间。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换热板的电池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换热板为金属材质通过钎焊工艺连接,需要大型加热设备加热,耗费能源的同时,加工周期长,产能低,工艺范围窄,限制了换热板材质的选择。制了换热板材质的选择。制了换热板材质的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板及具有其的电池包
[0001]本技术涉及热管理装置
,具体为一种换热板及具有其的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换热板是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中的一个热管理部件。换热板与动力电池电芯接触发生热传导,通过换热板内流动的冷却液,对动力电池电芯的温度进行控制。动力电池充放电时,动力电池电芯发热,换热板内通过低温液体,对电池电芯进行降温。冬天环境低温时,换热板内通过高温液体,可以对电池电芯进行预热加温。
[0003]传统的换热板由两块铝板焊接而成。两块铝板通过钎焊工艺方法连接在一起,形成密封的流道。具体实施方式是,先将钎料涂布在一块铝板表面,压合另外一块铝板,经过钎焊炉加热至600℃以上,使得钎料熔化为液体,利用液态钎料填充两块铝板间的间隙,冷却后即将两块铝板结合在一起。
[0004]换热板钎焊工艺因为要将金属钎料加热到600℃以上,生产过程需要大型的加热设备,需要耗费大量能源,产品生产中需要大幅度升温和降温,加工周期长,单位投入的产能低,而且钎焊过程对于温度的控制要求非常高,工艺范围窄,不利于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现有换热板为铝材质通过钎焊工艺连接,需要大型加热设备加热,耗费能源的同时,加工周期长,产能低,工艺范围窄,限制了换热板材质的选择的问题,提供一种换热板及具有其的电池包。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板,包括导热板和流道板;所述流道板一面上具有凹槽;所述导热板与所述流道板具有凹槽的一面通过胶粘剂连接,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凹槽之间形成流体的容纳空间。
[0007]可选的,所述胶粘剂为AB胶或环氧树脂胶水。
[0008]可选的,所述导热板的材质为铝、钢或金属合金;所述流道板的材质为铝、钢、金属合金或塑料。
[0009]可选的,所述流道板上还设有进液端和出液端,所述进液端和所述出液端均与所述容纳空间贯通连接。
[0010]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的换热板。
[0011]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12]1、本技术提供的换热板,包括导热板和流道板,流道板一面上具有凹槽,导热板与流道板具有凹槽的一面通过胶粘剂连接,导热板与凹槽之间形成流体的容纳空间;流道板与导热板之间可通过胶粘剂实现连接,在常温下即可完成,无需大型加热设备加热,降低能耗,提高产能。
[0013]2、本技术提供的换热板,导热板与流道板之间通过AB胶或环氧树脂胶水作为胶粘剂进行封闭连接,无需大型设备加热,节约能源的同时,装配工艺流程更短,产能大大
提升,方便批量生产,且成本较低。
[0014]3、本技术提供的换热板,流道板上设有进液端和出液端,均与容纳空间贯通连接,且分设于容纳空间相互远离的两端;进液端和出液端作为换热剂进出容纳空间的通道,分设于容纳空间相互远离的两端,确保换热剂在流经容纳空间时尽可能通过较长的距离,与导热板之间充分进行热交换,以提高换热板的工作效率。
[0015]4、本技术提供的换热板,导热板采用铝、钢或金属合金材质,导热性能更好,与换热剂接触后换热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流道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换热板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
导热板,2
‑
流道板,21
‑
凹槽,22
‑
进液端,23
‑
出液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25]如图1和2所示的换热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导热板1和流道板2;导热板1为铝、钢或金属合金材质的平板,流道板2为铝、钢、金属合金或耐热的塑料材质,如工程塑料,其一面上通过冲压、热压、注塑、机械切削、化学腐蚀等方式一体成型有凹槽21;导热板1与流道板2具有凹槽21的一面连接,导热板1与凹槽21之间形成流体的容纳空间;具体的,导热板1与流道板2之间通过AB胶或环氧树脂胶水连接成一体,AB胶或环氧树脂胶水涂覆在流道
板2除凹槽21以外的区域,以与导热板1密封连接,加工时可通过60℃
‑
100℃的加热,加快胶水的固化周期,缩短胶水固化时间;且流道板2的结合面上可加工适于对导热板1进行限位和对合的卡扣、凸棱等限位结构,以便于二者之间快速对合,以及防止粘接过程中发生错位;导热板1与流道板2上的凹槽21之间形成密闭的适于容纳换热剂的容纳空间。
[0026]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流道板上还设有进液端22和出液端23,进液端22和出液端23均与容纳空间贯通连接;具体的,进液端22和出液端23为与换热剂容纳空间贯通连接的管体,可与换热剂循环管路连接,将换热剂通入和导出换热板。
[0027]进一步的,进液端22与出液端23分设在容纳空间相互远离的两端;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进液端22与出液端23分设于流道板2相对的两边缘向外侧延伸的凸缘上。进液端22与出液端23实际设置位置根据换热剂容纳空间的形制和换热板外部的换热剂循环管路确定,以换热剂由进液端22通入,经换热剂容纳空间后由出液端23导出过程中,尽可能经历更长的路径,覆盖更大的面积,以与导热板1接触时间更长,从而达到更好的换热效率为标准。
[002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包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板,包括导热板(1)和流道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板(2)一面上具有凹槽(21);所述导热板(1)与所述流道板(2)具有凹槽(21)的一面通过胶粘剂连接,所述导热板(1)与所述凹槽(21)之间形成流体的容纳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剂为AB胶或环氧树脂胶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炜基,王建钧,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毅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