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套炉温控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078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油井井场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套炉温控燃烧装置。该水套炉温控燃烧装置实现了对套内水温的实时监测,并通过温度控制确保水温处于合理的范围内,从而最终实现水套炉温控燃烧装置的安全高效运行。一种水套炉温控燃烧装置,包括有:水套炉主体;水套炉主体的燃烧室内安装有盘形燃烧器;所述盘形燃烧器上连接设置有燃气管线与排烟管线;所述燃气管线上设置有燃气进气控制阀,所述排烟管线上设置有低氮催化燃烧室;所述低氮催化燃烧室上设有进气口端、出气口端,且通过引火棒与盘形燃烧器相接连;所述引火棒上还安装有火焰电磁控制阀。电磁控制阀。电磁控制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套炉温控燃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井井场换热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水套炉温控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油井井场中的重要换热设备,水套炉可实现对油井产出液的加热降粘处理。具体的,燃料自燃烧室中燃烧后产生的热能以辐射、对流等传热形式传给水套中的液体(水);而后,水以及水蒸气进一步将热量传递给油盘管中的油井产出液,最终实现对油井产出液的间接加热。
[0003]然而在实际运转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油井生产现场所使用的水套加热炉其工作温度较难控制。由于油井井场出液量并不规律,加热温度过低会导致燃烧室中燃烧不彻底,从而产生尾气Nox含量超标、黑烟污染,甚至降粘程度不足等缺点;而加热温度过高则会导致开锅频发,造成水套中水消耗过快,进而引起回压过高,管线堵、穿孔等隐患。因此,亟待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使用缺陷,加温可调可控的水套炉燃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套炉温控燃烧装置,该水套炉温控燃烧装置实现了对套内水温的实时监测,并通过温度控制确保水温处于合理的范围内,从而最终实现水套炉温控燃烧装置的安全高效运行。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套炉温控燃烧装置,包括有:水套炉主体;水套炉主体的燃烧室内安装有盘形燃烧器;所述盘形燃烧器上连接设置有燃气管线与排烟管线;所述燃气管线上设置有燃气进气控制阀,所述排烟管线上设置有低氮催化燃烧室;所述低氮催化燃烧室上设有进气口端、出气口端,且通过引火棒与盘形燃烧器相接连;所述引火棒上还安装有火焰电磁控制阀。
[0006]较为优选的,低氮催化燃烧室的进气口端处还安装有烟气进气径以及文丘里管;其中,烟气进气径的径孔自低氮催化燃烧室进气口端的外侧方向至内侧方向逐渐缩减,烟气进气径的外围设置有烟气回流径孔。
[0007]较为优选的,低氮催化燃烧室的出气口端处还安装有烟气回流孔板。
[0008]较为优选的,还包括有:控制单元、多个温度传感器以及火焰传感器;其中,多个温度传感器分布设置在水套炉主体内,火焰传感器设置在引火棒上;所述控制单元中包括有MCU模块、4

20mA模拟量模块及驱动模块;其中,MCU模块选用型号为HC32L130J8UA

QFN48的芯片;4

20mA模拟量模块选用型号为GS8552

SR的芯片,且与多个温度传感器通信接连;驱动模块选用型号为ULN2002D的芯片,且与燃气进气控制阀、
火焰电磁控制阀通信接连。
[0009]较为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中还包括有:人机交互模块以及开关量输入模块;其中,所述人机交互模块选用型号为TM1638的芯片;所述开关量输入模块选用型号为LTV

247的芯片,且与火焰传感器通信接连。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套炉温控燃烧装置,该水套炉温控燃烧装置包括有盘形燃烧器、燃气管线、排烟管线、低氮催化燃烧室、多个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单元。具有上述结构特征的水套炉温控燃烧装置,可实现对套内水温的实时监测,从而确保将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既保证正常加温,又不会引起过度加温烧开等问题出现,最终实现水套炉温控燃烧装置的安全高效运行。
附图说明
[0011]该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2]在下述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水套炉温控燃烧装置中的低氮催化燃烧室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水套炉温控燃烧装置中控制单元的电器示意图;附图标记:1、低氮催化燃烧室;100、排烟管线;101、烟气进气径;102、文丘里管;103、烟气回流径孔;104、烟气回流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套炉温控燃烧装置,该水套炉温控燃烧装置实现了对套内水温的实时监测,并通过温度控制确保水温处于合理的范围内,从而最终实现水套炉温控燃烧装置的安全高效运行。
[001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套炉温控燃烧装置,该水套炉温控燃烧装置包括有水套炉主体。在水套炉主体的燃烧室内安装有盘形燃烧器,盘形燃烧器上连接设置有燃气管线与排烟管线。其中,燃气管线用于向盘形燃烧器供给燃气,在燃气管线上还设置有燃气进气控制阀,该燃气进气控制阀用于控制供给燃气的流量(流速)。而排烟管线用于为盘形燃烧器提供排烟所需的通道,在排烟管线上还设置有低氮催化燃烧室,该低氮催化燃烧室用于对排烟管线所排出的烟气进行二次打烟处理,以期降低尾气中NOx的含量。其上具体设有进气口端、出气口端,并通过引火棒与盘形燃烧器相接连。引火棒上安装有火焰电磁控制阀,该火焰电磁控制阀用于控制引火棒的火力大小。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低氮催化燃烧室的进气口端处还安装有烟气进气径以及文丘里管;其中,烟气进气径的径孔自低氮催化燃烧室进气口端的外侧方向至内侧方向逐渐缩减,烟气进气径的外围设置有烟气回流径孔。值得注意的是,文丘里管的进气侧位于烟气进气径喷嘴对应位置处,且与烟气进气径的中心线对齐,使得排烟管线排出的烟气在文丘里管内同时收到烟气进气径、烟气回流径孔(因其形状所产
生)的扰动作用,从而形成气旋并利于该排出烟气的二次打烟处理。此外,在低氮催化燃烧室的出气口端处,还进一步安装有烟气回流孔板,该烟气回流孔板用于防止二次打烟处理后产生的尾气再次回流至文丘里管内,影响其处理效率。
[0017]进一步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套炉温控燃烧装置中还包括有:控制单元、多个温度传感器以及火焰传感器。如图2所示,其中,温度传感器分布设置在水套炉主体内,用以实时收集水套炉主体内各处温度值。火焰传感器则设置在引火棒上,用以实时检测引火棒火焰燃烧情况。
[0018]控制单元优选包括有如下单元,具体的,如图2所示,控制单元包括有MCU模块、4

20mA模拟量模块、驱动模块、人机交互模块以及开关量输入模块。其中,MCU模块选用型号为HC32L130J8UA

QFN48的芯片。具体的,该HC32L130J8UA

QFN48芯片为由华大半导体有限公司制备的32位CPU,其具备灵活的功耗管理系统和超低的功耗性能,配置有64K字节Flash存储器、8K字节RAM存储器、通用I/O引脚、时钟、晶振、定时器/计数器,具备有12位1Msps采样的高速高精度SARADC,内置运放,可测量外部微弱信号;并且集成有3个多功能运算放大器、6位DAC和可编程基准输入的2路VC以及低电压侦测器。
[0019]4‑
20mA模拟量模块选用型号为GS85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套炉温控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水套炉主体;水套炉主体的燃烧室内安装有盘形燃烧器;所述盘形燃烧器上连接设置有燃气管线与排烟管线;所述燃气管线上设置有燃气进气控制阀,所述排烟管线上设置有低氮催化燃烧室;所述低氮催化燃烧室上设有进气口端、出气口端,且通过引火棒与盘形燃烧器相接连;所述引火棒上还安装有火焰电磁控制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套炉温控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低氮催化燃烧室的进气口端处还安装有烟气进气径以及文丘里管;其中,烟气进气径的径孔自低氮催化燃烧室进气口端的外侧方向至内侧方向逐渐缩减,烟气进气径的外围设置有烟气回流径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套炉温控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低氮催化燃烧室的出气口端处还安装有烟气回流孔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套炉温控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控制单元、多个温度传感器以及火焰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海武强李希忠胡勇军蔡玉庆王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胜利通海集团东营天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