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反射诱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074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1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腱反射诱导装置,包括:壳体,呈手枪状,包括杆体和手柄;锤头;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电磁驱动组件和滑块,电磁驱动组件内置于壳体中,滑块与杆体滑动配合,电磁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滑块在杆体上做直线往复运动,进而驱动锤头叩击待测的肌腱;杆体底部靠近手柄处设有扳机,扳机与电磁驱动组件连接。本申请提供的腱反射诱导装置,壳体采用手枪的形状,壳体的杆体底部设置扳机,设备整体体积较小、结构简单,且便于携带;采用电磁驱动滑块的方式对锤头进行驱动,扣动扳机,即可实现对肌腱的叩击动作,操作简单,能有效减少对医师临床经验和能力的依赖,提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同时也减轻了诊疗工作的负担。同时也减轻了诊疗工作的负担。同时也减轻了诊疗工作的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腱反射诱导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医疗用品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腱反射诱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不自主的肌肉收缩。腱反射的感受器是位于肌肉中的肌梭,中枢在脊髓前角,效应器主要是肌肉收缩较快的快肌纤维。若腱反射减弱或者消失,提示反射弧受损,而腱反射亢进,提示高位中枢病变。临床上常通过腱反射来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常用的腱反射包括膝反射、踝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等。
[0003]在当前诊疗检查中,腱反射主要通过医师使用叩诊锤叩击肌腱引出,其中肌腱位置、叩击力度等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均需要医师依据临床经验主观把握,因此腱反射测试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往往不尽如人意,临床工作中,高年资医师为了准确评估病情常常亲自重新测试患者腱反射,诊疗工作的负担较重。市面上也出现其它叩击设备去替代叩诊锤,但设备大多体积大、结构复杂、操作不便,目前没有相关产品在临床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腱反射诱导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叩击设备体积大、结构复杂、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腱反射诱导装置,包括:
[0006]壳体,呈手枪状,所述壳体包括杆体和连接所述杆体后端的手柄;
[0007]锤头,活动设置于所述杆体的前端,用于对待测部位的肢体进行叩击;
[0008]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电磁驱动组件和滑块,所述电磁驱动组件内置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滑块与所述杆体滑动配合,所述电磁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杆体上做直线往复运动,进而驱动所述锤头叩击待测的肌腱;
[0009]其中,所述杆体底部靠近所述手柄处设有扳机,所述扳机与所述电磁驱动组件连接以控制所述滑块的往复运动。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驱动组件包括内置于所述壳体中的控制单元,以及固定于所述杆体上的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滑块为设于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所述第二电磁铁之间的永磁体,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的磁性以吸引所述滑块,所述扳机与控制单元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的磁性。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杆体或所述手柄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磁力大小的档位开关。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杆体的前端与后端之间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电磁铁固定于所述滑槽的后端处,所述第二电磁铁固定于所述滑槽的前端处,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滑块的运动方向与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为圆柱体,所述滑槽的顶面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弧形壁,所述滑槽的底面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二弧形壁,所述第一弧形壁和所述第二弧形壁均与所述滑块适配。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槽的左右两侧分别开口。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锤头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后端滑动贯穿所述杆体和所述第二电磁铁,所述连杆的后端固定有撞板,所述撞板与所述第二电磁铁之间具有间距。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撞板与所述第二电磁铁之间连接有弹簧。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撞板呈圆盘形,所述锤头、所述连杆和所述撞板同轴设置。
[00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腱反射诱导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杆体前端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用于适配夹扣待测部位的肢体。
[0019]本申请提供的腱反射诱导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腱反射诱导装置,壳体采用手枪的形状,壳体的杆体底部设置扳机,设备整体体积较小、结构简单,且便于携带;采用电磁驱动滑块的方式对锤头进行驱动,扣动扳机,即可实现对肌腱的叩击动作,操作简单,能有效减少对医师临床经验和能力的依赖,提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同时也减轻了诊疗工作的负担。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腱反射诱导装置的立体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腱反射诱导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23]图3为图1所示腱反射诱导装置的侧视图;
[0024]图4为图1所示腱反射诱导装置的剖视图;
[0025]图5为图1所示腱反射诱导装置的部分装配示意图。
[0026]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7]100

壳体;200

锤头;300

直线驱动机构;110

杆体;111

滑槽;120

手柄;130

扳机;140

固定架;210

连杆;220

撞板;230

弹簧;310

电磁驱动组件;320

滑块;311

第一电磁铁;312

第二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30]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2]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腱反射诱导装置进行说明。该腱反射诱导装置包括壳体100、锤头200和直线驱动机构300。壳体100整体呈手枪状,壳体100包括杆体110和手柄120,杆体110具有相对的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腱反射诱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呈手枪状,所述壳体包括杆体和连接所述杆体后端的手柄;锤头,活动设置于所述杆体的前端;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电磁驱动组件和滑块,所述电磁驱动组件内置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滑块与所述杆体滑动配合,所述电磁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杆体上做直线往复运动,进而驱动所述锤头叩击待测的肌腱;其中,所述杆体底部靠近所述手柄处设有扳机,所述扳机与所述电磁驱动组件连接以控制所述滑块的往复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腱反射诱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驱动组件包括内置于所述壳体中的控制单元,以及固定于所述杆体上的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滑块为设于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所述第二电磁铁之间的永磁体,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的磁性以吸引所述滑块,所述扳机与控制单元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的磁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腱反射诱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或所述手柄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磁力大小的档位开关。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腱反射诱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前端与后端之间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庆棠杨建涛张哲锦戚剑王洪刚刘小林王朝阳吕璐璐顾凡彬范景元朱长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