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0678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中,两个轴都能得到稳定的较大的操作扭矩,其具备:第一块体,配置于轴向一侧,且具有第一孔;第二块体,配置于轴向另一侧,且具有第二孔;外侧操作轴,具有以绕轴旋转的方式内嵌于第一孔的第一筒状部;内侧操作轴,沿轴向延伸,将第一筒状部及第二孔贯穿,且以绕轴旋转的方式内嵌于第一筒状部;旋转体,具有以与内侧操作轴一体旋转的方式外嵌于内侧操作轴,以绕轴旋转的方式内嵌于第二孔的第二筒状部;第一径向弹性构件,以抵抗恢复力而弯曲的状态夹在第一孔的内周面与第一筒状部的外周面之间的径向间隙中;以及第二径向弹性构件,以抵抗恢复力而弯曲的状态夹在第二孔的内周面与第二筒状部的外周面之间的径向间隙中。间的径向间隙中。间的径向间隙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

技术介绍

[0002]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其沿轴向彼此分离地配置有第一旋转电子部件及第二旋转电子部件。
[0003]第一旋转电子部件具备:固定于第一基座的轴支承构件;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于轴支承构件的第一旋转型物体;第一卡扣弹簧,介于轴支承构件与第一旋转型物体之间,且具有弹性部;以及第一卡扣板,与第一卡扣弹簧相对而配置,且沿周向具有多个卡扣卡合孔。
[0004]另外,第二旋转电子部件具备:固定于轴支承构件的壳体及第二基座;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于壳体的第二旋转旋钮及第二旋转型物体;成为第二旋转型物体的旋转中心的锁销;第二卡扣弹簧,介于第二旋转型物体与壳体之间,且具有弹性部;以及第二卡扣板,与第二卡扣弹簧相对而配置,且沿周向具有多个卡扣卡合孔。
[0005]第一卡扣弹簧、第二卡扣弹簧、以及第一卡扣板、第二卡扣板构成为,弹性部反复进行向卡扣卡合孔的插入、脱离,由此使操作者产生卡扣感觉。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

17864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0]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中,例如,在弹性部从卡扣卡合孔脱离的情况下和在这以外的情况下,操作扭矩会发生变动,因此,不能使第一旋转型物体和第二旋转型物体(两个轴)都得到稳定的较大的操作扭矩。
[0011]因此,存在难以将两个轴保持在所希望的位置的问题。另外,例如,存在以下问题:产生随着第一旋转型物体和第二旋转型物体中的一个旋转型物体的旋转而另一个旋转型物体进行旋转的随着转的现象。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两个轴都能够得到稳定的较大的操作扭矩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
[0013]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具备:
[0015]第一块体,配置于轴向一侧,且具有第一孔;
[0016]第二块体,配置于轴向另一侧,且具有第二孔;
[0017]外侧操作轴,具有以绕轴旋转的方式内嵌于所述第一孔的第一筒状部;
[0018]内侧操作轴,沿轴向延伸,将所述第一筒状部及所述第二孔贯穿,且以绕轴旋转的
方式内嵌于所述第一筒状部;
[0019]旋转体,具有以与所述内侧操作轴一体旋转的方式外嵌于所述内侧操作轴,且以绕轴旋转的方式内嵌于所述第二孔的第二筒状部;
[0020]第一径向弹性构件,以抵抗恢复力而弯曲的状态夹在所述第一孔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一筒状部的外周面之间的径向间隙中;以及
[0021]第二径向弹性构件,以抵抗恢复力而弯曲的状态夹在所述第二孔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二筒状部的外周面之间的径向间隙中。
[0022]专利技术效果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两个轴都能够得到稳定的较大的操作扭矩。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以使局部为剖面的方式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的结构的图。
[0025]图2是表示第一径向弹性构件的一例的立体图。
[0026]图3A是以使局部为剖面的方式表示变形例1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的结构的图。
[0027]图3B是以使局部为剖面的方式表示变形例2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以使局部为剖面的方式表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1的结构的图。在图1中,绘出X轴及Y轴。图1中,将左右方向称为X方向或轴向,将右侧方向称为轴向一侧或“+X方向”,将左侧方向称为轴向另一侧或
“‑
X方向”。另外,在图1中,将上下方向称为径向或Y方向,将从X轴向Y方向远离的方向称为径向外侧或“+Y方向”,将从Y方向接近X轴的方向称为径向内侧或
“‑
Y方向”。
[0029]如图1所示,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1具备:第一块体10、第二块体20、多个电子信号控制部31、32、外侧操作轴40、内侧操作轴50、旋转体60、第一径向弹性构件70、第二径向弹性构件80、第一轴向弹性构件91、及第二轴向弹性构件92。此外,在图1中,省略地示出电子信号控制部31、32的内部结构。
[0030]第一块体10配置于轴向一侧(+X方向)。第一块体10具有圆筒部12。圆筒部12具有沿轴向(X方向)贯穿的第一孔14。第一孔14由连接圆筒部12的轴向一侧端面12a与圆筒部12的轴向另一侧端面12b的内周面14a划定。
[0031]第二块体20配置于轴向另一侧(

X方向)。第二块体20具有长方体形状的块部22。块部22具有沿轴向(X方向)贯穿的第二孔24。
[0032]第二孔24具有:配置于轴向一侧的第一空间241、配置于轴向另一侧的第二空间242、以及配置于轴向中央部的第三空间243。第一空间241由面向右侧方向的圆环状的面241a和将面241a与块部22的轴向一侧端面22a连接的内周面241b划定。第二空间242由面向左侧方向的面242a和将面242a与块部22的轴向另一侧端面22b连接的内周面242b划定。第三空间243由将面241a与面242a连接的内周面243a划定。
[0033]电子信号控制部31配置于第一块体10与第二块体20之间的轴向间隙。电子信号控
制部31与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块体”对应。
[0034]电子信号控制部31具有外壳311、座部312、和导入及导出电信号的端子313。外壳311具有长方体形状。外壳311容纳由外侧操作轴40旋转驱动的可变电阻器(未图示)。外壳311的轴向另一侧端面311a与块部22的轴向一侧端面22a抵接。座部312配置于外壳311的轴向一侧(右侧)。座部312具有与圆筒部12的轴向另一侧端面12b抵接的座面312a。
[0035]电子信号控制部32配置于比第二块体20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电子信号控制部32具有外壳321、和导入及导出电信号的端子322。外壳321具有长方体形状。外壳321容纳由内侧操作轴50旋转驱动的可变电阻器(未图示)及开关(未图示)。外壳321的轴向一侧端面321a与块部22的轴向另一侧端面22b抵接。
[0036]外侧操作轴40具有第一筒状部41及第一大径筒部42。第一筒状部41以绕轴旋转的方式内嵌于第一孔14。在第一孔14的内周面与第一筒状部41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规定尺寸的径向间隙S11。径向间隙S11的形状的大小由第一孔14的内径和第一筒状部41的外径设定。第一筒状部41的轴向另一侧端面41a与座面312a抵接。
[0037]第一大径筒部42配置于比第一筒状部41靠轴向一侧(+X方向)的位置,且直径比第一筒状部41大。在第一筒状部41的外周面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其具备:第一块体,配置于轴向一侧,且具有第一孔;第二块体,配置于轴向另一侧,且具有第二孔;外侧操作轴,具有以绕轴旋转的方式内嵌于所述第一孔的第一筒状部;内侧操作轴,沿轴向延伸,将所述第一筒状部及所述第二孔贯穿,且以绕轴旋转的方式内嵌于所述第一筒状部;旋转体,具有以与所述内侧操作轴一体旋转的方式外嵌于所述内侧操作轴,且以绕轴旋转的方式内嵌于所述第二孔的第二筒状部;第一径向弹性构件,以抵抗恢复力而弯曲的状态夹在所述第一孔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一筒状部的外周面之间的径向间隙中;以及第二径向弹性构件,以抵抗恢复力而弯曲的状态夹在所述第二孔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二筒状部的外周面之间的径向间隙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径向弹性构件与所述第二径向弹性构件是彼此通用的通用部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其中,所述外侧操作轴具有第一大径筒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岛肇
申请(专利权)人:东京COSMOS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