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对比材料隔热保温性能的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0589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对比材料隔热保温性能的测试装置。所述用于对比材料隔热保温性能的测试装置包括:测试箱体,所述测试箱体内部设置有能够容纳液体的加热空间,测试箱体表面至少能够覆设有一种保温涂料;加热控温机构,所述加热控温机构设置于所述加热空间内,所述加热控温机构包括加热器和第一温度采集机构,所述加热器以加热所述加热空间内的液体,所述第一温度采集机构用于检测所述液体的温度;第二温度采集机构,所述测试箱体设置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温度采集机构,所述第二温度采集机构与测试箱体表面的保温涂料紧密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对比材料隔热保温性能的测试装置,能够同一时间测试不同膜厚或不同涂料的隔热保温性能。料的隔热保温性能。料的隔热保温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对比材料隔热保温性能的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测试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对比材料隔热保温性能的测试装置,属于材料隔热保温性能测试


技术介绍

[0002]隔热保温涂料是一种新型节能环保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以及人们对日常生产生活越来越高的的要求,传统的罐体、管道隔热保温使用的材料有玻璃棉、岩棉或内覆碳酸钙、珍珠岩、硅酸铝等复合硅酸盐保温板、发泡聚氨酯等,已经满足不了一些异形结构件的隔热保温需求。隔热保温涂料作为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对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降低环境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3]在隔热保温涂料领域,判定一款涂料的隔热保温性能的优劣一般通过实验仪器测试涂层的导热系数来判定,但是单纯地通过导热系数测试并不能真实的体现实际应用场景的隔热保温效果。实际应用中储罐、管道等都存在热辐射、热传导、热对流的情况,单一的测试方法不能真实体现实际情况。现有的检测装置不能直观的对比不同隔热保温涂料、不同膜厚的隔热保温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对比材料隔热保温性能的测试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5]为实现前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对比材料隔热保温性能的测试装置,所述用于对比材料隔热保温性能的测试装置包括:
[0007]测试箱体,所述测试箱体内部设置有能够容纳液体的加热空间,所述测试箱体表面至少能够覆设有一种保温涂料;
[0008]加热控温机构,所述加热控温机构设置于所述加热空间内,所述加热控温机构包括加热器和第一温度采集机构,所述加热器以加热所述加热空间内的液体,所述第一温度采集机构用于检测所述液体的温度;
[0009]第二温度采集机构,所述测试箱体设置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温度采集机构,所述第二温度采集机构与测试箱体表面的保温涂料紧密接触。
[0010]作为优选,所述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器固设于第一平面,所述第二加热器固设于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平行。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呈U型或V型。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温度采集机构固设于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
[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温度采集机构包括固定机构和测温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固设于测试箱体,所述测温机构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
[0014]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弹簧片。
[0015]作为优选,所述测温机构包括热电偶。
[0016]作为优选,所述测试箱体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加热空间连通。
[0017]作为优选,所述测试箱体的第一安装面设置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与第二进油口间隔设置。
[0018]作为优选,所述测试箱体设有至少一个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与所述加热空间连通。
[0019]作为优选,所述出油口设于所述测试箱体的第二安装面。
[0020]作为优选,所述测试箱体包括长方体。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包括:
[0022]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对比材料隔热保温性能的测试装置,能够同一时间测试不同膜厚或不同涂料的隔热保温性能。
[0023]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对比材料隔热保温性能的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对多种隔热保温涂料进行隔热保温测试对比分析。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用于对比材料隔热保温性能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用于对比材料隔热保温性能的测试装置的正视图;
[0027]图3为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用于对比材料隔热保温性能的测试装置的俯视图;
[0028]图4为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用于对比材料隔热保温性能的测试装置的剖面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测试箱体;2、第一进油口;3、第二进油口;4、第二温度采集机构;401、固定机构;402、热电偶;5、第一加热器;6、第二加热器;7、第一温度采集机构;8、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专利技术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0031]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对比材料隔热保温性能的测试装置,其包括:
[0032]测试箱体1,测试箱体1内部留有一个加热空间,加热空间内可以注入加热油,通过对加热油的温度进一步控制测试箱体1的温度。其中,测试箱体1表面可以喷涂有一种或者多种不同的保温涂料,在实验期间,同一时间可以测试不同膜厚或不同涂料的隔热保温性能,减少测试时间不同、测试环境不同带来的温度差异。
[0033]具体的,测试箱体1可以是长方体或正方体,例如:在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每个表面分别可以涂有不同的涂料或不同厚度的涂料。
[0034]具体的,加热控温机构,加热控温机构固定设置在加热空间内部,其中,加热控温机构还包括加热器和第一温度采集机构7,加热器与加热油直接接触,通过加热器对加热油进行加热,进一步控制加热油的温度,加热器可以将加热油的温度控制在0

400℃;第一温度采集机构7与加热油接触,用于测量加热油的温度。
[0035]具体的,第二温度采集机构,测试箱体1表面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二温度采集机构,第二温度采集机构与测试箱体表面的保温涂料紧密接触,用于测试保温涂料表面的温度。
[0036]具体的,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器5和第二加热器6,第一加热器5和第二加热器6分别设置在两个不同的平面,第一加热器5设置第一平面,第二加热器6设置在第二平面,第一平面靠近测试箱体1的顶部,第二平面靠近测试箱体1的底部,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平行设置,将两个加热器设置在不同的平面,加快对加热油的加热效率。
[0037]具体的,第一加热器5和第二加热器6呈U型或V型,增加加热器与加热油的受热面积,提高加热速度,进一步提高测试效率。
[0038]具体的,第一温度采集机构7设置在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也就是说,将第一温度采集机构7设置在第一加热器5和第二加热器6之间,保证测量温度准确。
[0039]具体的,第二温度采集机构4包括固定机构401和测温机构,其中固定机构401固定设置在测试箱体1表面,且能够将测温机构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对比材料隔热保温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箱体,所述测试箱体内部设置有能够容纳液体的加热空间,所述测试箱体表面至少能够覆设保温涂料;加热控温机构,所述加热控温机构设置于所述加热空间内,所述加热控温机构包括加热器和第一温度采集机构,所述加热器用以加热所述加热空间内的液体,所述第一温度采集机构用于检测所述液体的温度;第二温度采集机构,所述测试箱体设置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温度采集机构,所述第二温度采集机构与测试箱体表面的保温涂料紧密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对比材料隔热保温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所述测试箱体内具有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加热器固设于第一平面,所述第二加热器固设于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对比材料隔热保温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呈U型或V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对比材料隔热保温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采集机构固设于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涂创时代苏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