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道主结构施工材料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0348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道主结构施工材料运输车,包括车架,车架的内部沿车架的高度方向滑动设置有多组第一固定机构,车架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机构,两个第二固定机构位于最高处的一组第一固定机构的上方,车架的底部四角设置均设置有移动机构,车架包含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前侧板,每组第一固定机构均包含支撑板和固定板,固定板和支撑板均位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固定板位于支撑板的上方,支撑板的顶部沿其宽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弧形支撑槽,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弧形固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运输车能够与马道梁相匹配来对钢格栅和栏杆材料进行运输,从而便于节约人工和时间。约人工和时间。约人工和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道主结构施工材料运输车


[0001]本技术属于马道主体结构作业材料运输
,具体涉及一种马道主结构施工材料运输车。

技术介绍

[0002]二十世纪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空间结构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网架结构是空间网格结构的一种,所谓"空间结构"是相对"平面结构"而言,它具有三维作用的特性,空间结构也可以看作平面结构的扩展和深化。空间结构问世以来,以其高效的受力性能、新颖美观的形式和快速方便的施工受到人们的欢迎。在需要大跨度、大空间的体育场馆、会展中心、文化设施、交通枢纽乃至工业厂房,无不见到空间结构的踪影。
[0003]目前在网架结构设计过程中,为了便于检修,会在屋脊位置设计有一道检修马道,马道主体结构施工时需要从下至上依次安装马道梁、钢格栅、栏杆三部分,因为网架结构跨度大,结构高,马道主体结构安装需要用吊车将材料吊从山墙位置吊到屋面上,人工抬到指定位置,不仅增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增加了施工的时间,提高了施工的经济成本,因此,在马道梁安装好后,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与马道梁相匹配适用的运输车来对钢格栅和栏杆材料进行运输,从而便于节约人工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马道主结构施工材料运输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马道主结构施工材料运输车,包括车架,车架的内部沿车架的高度方向滑动设置有多组第一固定机构,车架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机构,两个第二固定机构位于最高处的一组第一固定机构的上方,车架的底部四角设置均设置有移动机构。
[0007]优选的,车架包含相互连接的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前侧板。
[0008]优选的,每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均包含支撑板和固定板,固定板和支撑板均位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固定板位于支撑板的上方。
[0009]优选的,支撑板的顶部沿其宽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弧形支撑槽,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多个与弧形支撑槽一一对应相匹配的弧形固定槽,每个弧形固定槽均位于对应弧形支撑槽的正上方。
[0010]优选的,支撑板和固定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1]优选的,弧形固定槽和弧形支撑槽的内部均设置有防护垫。
[0012]优选的,两个第二固定机构分别与左侧板和右侧板滑动连接。
[0013]优选的,每个第二固定机构均包含限位板和连接杆,限位板为倒“L”型结构,连接杆的一端与限位板的外侧面垂直连接,另一端贯穿左侧板或右侧板。
[0014]优选的,前侧板的前侧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牵引机构连接的连接件。
[0015]优选的,移动机构为T型轮。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7](1)本技术提供的马道主结构施工材料运输车,通过将栏杆所需的管材放置于支撑板和固定板之间,并通过弧形固定槽和弧形支撑槽的限位固定,能够避免运输过程中管材随意移动造成碰撞损坏,且通过防护垫的设计能够对管材的表面进行防护,避免弧形固定槽和弧形支撑槽在对管材固定时,对其表面造成损伤;
[0018](2)本技术中两个第二固定机构的设计,通过将所需钢格栅放置于两个第二固定机构之间,通过调整两个第二固定机构之间的距离实现对钢格栅的左右两侧进行固定,避免钢格栅运输过程中随意移动,造成碰撞损坏;
[0019](3)本技术通过在车架底部设置四个移动机构的设计,能够以已经安装的马道梁作为轨道,使左右两侧的两个T型轮分别与马道梁的两侧边滑动卡接,不仅能够实现运输车的前后移动,还能够避免运输车移动过程中移位。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马道主结构施工材料运输车的前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马道主结构施工材料运输车的后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马道主结构施工材料运输车的剖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车架的左视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马道主结构施工材料运输车与马道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车架;101、底板;102、左侧板;103、右侧板;104、前侧板;2、第一固定机构;201、支撑板;202、固定板;203、弧形支撑槽;204、弧形固定槽;205、滑块;206、滑槽;3、第二固定机构;301、限位板;302、连接杆;303、通槽;304、固定螺栓;4、移动机构;5、防护垫;6、连接件;7、马道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7]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马道主结构施工材料运输车,包括车架1,车架1的内部沿车架的高度方向滑动设置有多组第一固定机构2,车架1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机构3,两个第二固定机构3均位于最高层的第一固定机构2的上方,车架1的底部四角设置均设置有移动机构4。
[0028]车架1包含相互连接的底板101、左侧板102、右侧板103和前侧板104。本技术实施例中,左侧板102和右侧板103分别对称设置于底板101的上表面,前侧板104设置于底板101的上表面,且前侧板104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左侧板102和右侧板103的内侧面连接。在实际设计时,底板101的长度可加工成2.5米长度,两个T型轮之间的轮距宽度与马道
梁同宽为0.8米。
[0029]每组第一固定机构2均包含支撑板201和固定板202,固定板202和支撑板201均位于左侧板102和右侧板103之间,固定板202位于支撑板201的上方,支撑板201的顶部沿其宽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弧形支撑槽203,弧形支撑槽203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支撑板201的前端和后端相连通,固定板202的底部开设有多个与弧形支撑槽203一一对应相匹配的弧形固定槽204,每个弧形固定槽204均位于对应弧形支撑槽203的正上方,弧形固定槽204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固定板202的前端和后端相连通。
[0030]支撑板201和固定板202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左侧板102和右侧板103的内壁滑动连接。在本技术实施例具体设计时,支撑板201和固定板202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分别固定设置有滑块205,左侧板102和右侧板103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滑槽206,所述支撑板201和固定板202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通过滑块205与相邻的滑槽206滑动连接。滑块205在设计时,其尺寸大小使得在外力作用下滑块205刚好能够在滑槽206中上下滑动,这样的设计使得在装载管状材料时,将固定板202或支撑板201向上推动后,不会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道主结构施工材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的内部沿车架的高度方向滑动设置有多组第一固定机构(2),所述车架(1)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机构(3),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机构(3)均位于最高层的第一固定机构(2)的上方,所述车架(1)的底部四角设置均设置有移动机构(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道主结构施工材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包含相互连接的底板(101)、左侧板(102)、右侧板(103)和前侧板(10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道主结构施工材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2)均包含支撑板(201)和固定板(202),所述固定板(202)和支撑板(201)均位于左侧板(102)和右侧板(103)之间,所述固定板(202)位于支撑板(201)的上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道主结构施工材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01)的顶部沿其宽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弧形支撑槽(203),所述固定板(202)的底部开设有多个与弧形支撑槽(203)一一对应相匹配的弧形固定槽(204),每个所述弧形固定槽(204)均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杰吴春贺薛妙云邹宝红施鹏程周昱车利军解鹏磊安晨王兴宇胡宁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