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用于防撞的连接机构,所述用于防撞的连接机构可安装于一装有防撞机构的承载体,与一连接件配合使用,用以增加所述承载体和所述防撞机构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用于防撞的连接机构包括一防撞保护件和至少一加固件,所述防撞保护件具有至少一通孔,所述防撞保护件被安装于所述防撞机构和所述承载体之间,所述加固件的尺寸适配于所述通孔,且被设置能够以隐藏于所述防撞保护件内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防撞保护件,以此增加所述防撞保护件的强度,且所述加固件不占据所述防撞保护件的外部空间,所述加固件不会占用所述防撞保护件的外部空间,无需考虑预留焊接空间,避开了不便装配的问题,更能满足实际加工情况。更能满足实际加工情况。更能满足实际加工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防撞的连接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
,尤其是用于防撞的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工具的种类越来越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其中汽车尤为普遍,汽车给人们以舒适和便捷等正面效应的同时,也给人类生活来带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等负面效应,尤其是道路交通事故。目前汽车在生产时,会对车体安装汽车防撞梁。汽车防撞梁是整车重要的安全构件,当整车发生碰撞时,汽车防撞梁可以有效吸收碰撞能量,降低撞击对整车的损坏,可以最大程度保证乘客人身安全。
[0003]汽车防撞梁通常与车体的纵梁采用螺栓连接,如图1所示,螺栓B经过防撞梁A的外弧面的插接孔,将防撞梁A的内弧面与纵梁C的端部直接螺接,这种连接方式考虑到螺栓及拧紧扳手的操作空间,防撞梁A的外弧面需要增开插接孔,大大削弱了此处的强度。此外,螺栓B只是将防撞梁A的内弧面一层料厚与纵梁C的端部连接,这种连接强度是不够的,在汽车发生碰撞时,防撞梁A可能在连接处会过早拉脱,直接改变碰撞力的传递路径,降低防撞梁A自身的吸能,对整车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坏。
[0004]为了保证汽车防撞梁与车体的纵梁之间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通常会在防撞梁两端螺栓连接处加装支撑套筒,如图2所示,支撑套筒D与防撞梁A通常采用焊接形成一种新的连接方式。这种新的连接方式通常有两种连接结构。如图3a和3b所示,螺栓B经过支撑套筒D将防撞梁A与纵梁C进行连接,由于支撑套筒D与螺栓B的双重保障,连接强度得到很大提升。其中支撑套筒D经由防撞梁A的外弧面装入直至防撞梁A的内弧面,并在防撞梁A的外弧面处满焊连接,但为保证有足够的焊接空间,连接结构如图3a 所示的支撑套筒D需要超出横梁外弧面8
‑
10mm左右,连接结构如图3b所示的支撑套筒 D需要占用横梁外弧面至少3mm以上的空间,若在设计边界极为严苛的情况下,尤其当防撞梁A外弧面空间不允许有占据的情况下,这两种连接结构便无法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用于防撞的连接机构,所述用于防撞的连接机构被用于连接一防撞机构和一承载体,且能够与一连接件配合使用,在这种双重保障作用下,大大增加了所述防撞机构和所述承载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以使在外力冲击下,所述防撞机构能够有效保护所述承载体。
[0006]本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用于防撞的连接机构,所述用于防撞的连接机构能够将加固件以隐藏的方式安装于防撞保护件,使得所述加固件不会占用所述防撞保护件的外部空间,无需考虑预留焊接空间,避开了不便装配的问题,更能满足实际加工情况。
[0007]本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用于防撞的连接机构,所述加固件以隐藏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防撞保护件,以此增加所述防撞保护件的美观性。
[0008]本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用于防撞的连接机构,由于现有技术中用于加固的工件需要预留一定的焊接空间,相比之下,所述加固件的长度较短,更有利于产品轻量化。
[0009]本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用于防撞的连接机构,所述用于防撞的连接机构采用物理连接方式,相比现有的连接方式,可有效避免因焊接引起的母材强度降低、焊接变形、外观不良等缺陷,开发成本较低,且同时避免了因焊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0010]本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用于防撞的连接机构,所述用于防撞的连接机构采用简单的结构,提出了一种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
[0011]为达到本技术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技术提供用于防撞的连接机构,所述用于防撞的连接机构被安装于一装有防撞机构的承载体,所述用于防撞的连接机构包括:
[0012]一防撞保护件,所述防撞保护件具有至少一通孔,所述防撞保护件被安装于所述防撞机构和所述承载体之间;
[0013]至少一加固件,所述加固件的尺寸适配于所述通孔,且被设置能够以隐藏于所述防撞保护件内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防撞保护件,以此增加所述防撞保护件的强度,且所述加固件不占据所述防撞保护件的外部空间。
[0014]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加固件的端部为可变形的材质。
[0015]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防撞保护件具有至少一隐藏结构,用于隐藏所述加固件的端部,所述隐藏结构的数量与所述加固件的数量相对应。
[0016]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隐藏结构包括一第一隐藏部和一第二隐藏部,所述第一隐藏部和所述第二隐藏部被分别设置于所述通孔的两端。
[0017]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隐藏部和所述第二隐藏部均被实施为外扩斜角,所述加固件的两端可通过端部外扩的方式分别与所述第一隐藏部和所述第二隐藏部贴合。
[0018]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隐藏部被实施为凹口,所述第二隐藏部被实施为外扩斜角,所述加固件插接于所述通孔的同时,其一端可卡接于所述第一隐藏部,且所述加固件的另一端通过端部外扩的方式与所述第二隐藏部贴合。
[0019]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防撞保护件还具有一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空腔,用以减轻所述防撞保护件的重量。
[0020]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防撞保护件还具有至少两插接部,所述防撞保护件还具有至少两插接部,用以限制所述加固件移动,所述插接部被设置于所述空腔,所述加固件具有至少一容纳所述插接部的插接孔,所述插接部的数量与所述插接孔的数量相对应,所述插接部被设置受到所述加固件的挤压作用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地安装于所述防撞保护件。
[0021]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隐藏结构被实施为外扩斜角,且被设置于所述通孔的端部,所述插接部为可发生弹性形变的硬质材料,从所述加固件插接所述通孔的方向为参考,所述插接部从所述防撞保护件的内壁向所述通孔斜向延伸,且所述插接部被安装于所述防撞保护件靠近所述隐藏结构的一侧。
具有至少一通孔101,供所述加固件20穿过,所述防撞保护件10被安装于所述防撞机构和所述承载体之间。所述加固件20被设置能够以隐藏于所述防撞保护件10内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防撞保护件10,以使所述加固件20不占据所述防撞保护件10的外部空间。
[0040]优选的,所述加固件20被设置能够以贯穿所述通孔101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防撞保护件10,以使所述防撞保护件10与所述承载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大,进而加固所述防撞机构与所述承载体之间的连接。
[0041]优选的,所述加固件20的端部为可变形的材质,以便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加固件20的端部可以背离所述加固件20中轴线的方向扩张。所述加固件20被实施为一支撑套筒,用于与所述连接件配合,使得所述承载体和所述防撞机构稳固连接。
[004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防撞保护件10也可被实施为所述防撞机构,例如汽车防撞梁,以当所述加固件20被安装于所述防撞保护件10时,所述连接件插接于所述通孔101和所述插接孔201的同时被安装于所述承载体,使得所述防撞保护件10 被高强度地连接于所述承载体。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防撞的连接机构,所述用于防撞的连接机构被安装于一装有防撞机构的承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防撞的连接机构包括:一防撞保护件,所述防撞保护件具有至少一通孔,所述防撞保护件被安装于所述防撞机构和所述承载体之间;至少一加固件,所述加固件的尺寸适配于所述通孔,且被设置能够以隐藏于所述防撞保护件内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防撞保护件,以此增加所述防撞保护件的强度,且所述加固件不占据所述防撞保护件的外部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撞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的端部为可变形的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
‑
2任一所述的用于防撞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保护件具有至少一隐藏结构,用于隐藏所述加固件的端部,所述隐藏结构的数量与所述加固件的数量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防撞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藏结构包括一第一隐藏部和一第二隐藏部,所述第一隐藏部和所述第二隐藏部被分别设置于所述通孔的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防撞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隐藏部和所述第二隐藏部均被实施为外扩斜角,所述加固件的两端可通过端部外扩的方式分别与所述第一隐藏部和所述第二隐藏部贴合。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佳,孙后青,李欣,钱磊,葛磊,尚建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凌云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