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个性化前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定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0191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3D打印个性化前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定位器,属于重建胫骨隧道定位器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开设有胫骨骨贴合槽,所述主体的顶部开设有横滑槽和纵滑槽,所述横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定位臂,所述纵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定位臂。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主体上的胫骨骨贴合槽贴向胫骨处外侧,然后通过转动调节螺栓使其沿着定位套的内部直线运动,根据患者的骨骼尺寸调节第一定位臂和第二定位臂的位置,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固定结构,固定效果好,解放医护人员双手,使用方便,并且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骨骼大小进行调节使用的优点。调节使用的优点。调节使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打印个性化前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定位器


[0001]本技术涉及重建胫骨隧道定位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3D打印个性化前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定位器。

技术介绍

[0002]前交叉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损伤后会导致膝关节不稳,并且常伴有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晚期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加速关节退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关节镜下ACL重建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最佳选择。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采用3D打印的重建胫骨隧道定位器,缺少固定结构,使用不便,并且不方便根据不同患者的骨骼大小进行调节使用,因此我们提出3D打印个性化前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定位器,用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3D打印个性化前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定位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3D打印个性化前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定位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开设有胫骨骨贴合槽,所述主体的顶部开设有横滑槽和纵滑槽,所述横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定位臂,所述纵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定位臂,所述第一定位臂和第二定位臂与主体之间均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克氏针通道管体,所述主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两个所述滑动槽之间均设置有卡紧机构。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卡紧机构包括两个卡块、两个锁紧组件和卡环,两个所述卡块相对的一侧分别滑动连接至两个滑动槽的内部,两个所述锁紧组件分别安装至两个卡块上,两个所述锁紧组件均与卡环相配合。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第一螺纹套、螺纹杆和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的外侧与卡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套的外侧与卡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至第一螺纹套和第二螺纹套的内部。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卡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柔性垫,所述卡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插块,两个所述卡块的底部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插块与插槽相配合。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定位套和调节螺栓,所述定位套的底部固定连接至主体的顶部,所述调节螺栓的一端贯穿并螺纹连接至定位套的内部,所述调节螺栓位于定位套内部的一端延伸并转动连接至第二定位臂的正面。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两个所述调节螺栓呈水平垂直分布,左侧的调节螺栓的右端与第一定位臂转动连接,右侧的所述调节螺栓背面的一端与第二定位臂转动连接。
[00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3]本方案通过将主体上的胫骨骨贴合槽贴向胫骨处外侧,然后通过转动调节螺栓使其沿着定位套的内部直线运动,根据患者的骨骼尺寸调节第一定位臂和第二定位臂的位置,第一定位臂在横滑槽内部稳定滑动,第二定位臂在纵滑槽内部稳定滑动,以确保装置贴合更加精确,定位更加精准,在确定好定位点之后再通过两个滑动槽之间的转动锁紧组件带动卡环向卡块靠近,使得卡环卡紧患者腿部,并通过卡块拉动主体对定位部位贴紧,以此可以解放医护人员的双手,然后通过克氏针通道管体进行定位手术操作,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固定结构,固定效果好,解放医护人员双手,使用方便,并且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骨骼大小进行调节使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卡紧机构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正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说明:
[0019]1、主体;2、胫骨骨贴合槽;3、横滑槽;4、纵滑槽;5、第一定位臂;6、第二定位臂;7、调节机构;71、定位套;72、调节螺栓;8、克氏针通道管体;9、滑动槽;10、卡紧机构;101、卡块;1011、插槽;102、锁紧组件;1021、第一螺纹套;1022、螺纹杆;1023、第二螺纹套;103、卡环;1031、柔性垫;1032、插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1]请参阅图1~4,本技术中,3D打印个性化前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定位器,包括主体1,主体1的底部开设有胫骨骨贴合槽2,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横滑槽3和纵滑槽4,横滑槽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定位臂5,纵滑槽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定位臂6,第一定位臂5和第二定位臂6与主体1之间均设置有调节机构7,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克氏针通道管体8,主体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9,两个滑动槽9之间均设置有卡紧机构10。
[0022]本技术中,通过主体1作为装置的基础结构,将主体1上的胫骨骨贴合槽2贴向胫骨处外侧,然后通过调节机构7根据患者的骨骼尺寸调节第一定位臂5和第二定位臂6的位置,以确保装置贴合更加精确,定位更加精准,在确定好定位点之后再通过两个滑动槽9之间的卡紧机构10将装置固定在患者的腿部,以此可以解放医护人员的双手,然后通过克氏针通道管体8进行定位手术操作,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固定结构,固定效果好,解放医护人员双手,使用方便,并且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骨骼大小进行调节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固定结构,使用不便,并且不方便根据不同患者的骨骼大小进行调节使用的问题。
[0023]请参阅图1、图3与图4,其中:卡紧机构10包括两个卡块101、两个锁紧组件102和卡环103,两个卡块101相对的一侧分别滑动连接至两个滑动槽9的内部,两个锁紧组件102分别安装至两个卡块101上,两个锁紧组件102均与卡环103相配合。
[0024]本技术中,通过卡块101、两个锁紧组件102和卡环103的配合使用,通过转动锁紧组件102带动卡环103向卡块101靠近,使得卡环103卡紧患者腿部,并通过卡块101拉动主体1对定位部位贴紧,操作方便,固定效果好。
[0025]请参阅图1、图3与图4,其中:锁紧组件102包括第一螺纹套1021、螺纹杆1022和第二螺纹套1023,第一螺纹套1021的外侧与卡块101固定连接,第二螺纹套1023的外侧与卡环103固定连接,螺纹杆1022的外侧螺纹连接至第一螺纹套1021和第二螺纹套1023的内部。
[0026]本技术中,通过第一螺纹套1021、螺纹杆1022和第二螺纹套1023的配合使用,转动螺纹杆1022带动第一螺纹套1021和第二螺纹套1023沿着螺纹杆1022相对移动,以带动卡环103向卡块101靠近相互靠近,从而完成卡紧操作,结构简单易操作,固定效果稳固。
[0027]请参阅图1、图3与图4,其中:卡环1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柔性垫1031,卡环1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插块1032,两个卡块101的底部均开设有插槽1011,插块1032与插槽1011相配合。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3D打印个性化前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定位器,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开设有胫骨骨贴合槽(2),所述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横滑槽(3)和纵滑槽(4),所述横滑槽(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定位臂(5),所述纵滑槽(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定位臂(6),所述第一定位臂(5)和第二定位臂(6)与主体(1)之间均设置有调节机构(7),所述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克氏针通道管体(8),所述主体(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9),两个所述滑动槽(9)之间均设置有卡紧机构(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个性化前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机构(10)包括两个卡块(101)、两个锁紧组件(102)和卡环(103),两个所述卡块(101)相对的一侧分别滑动连接至两个滑动槽(9)的内部,两个所述锁紧组件(102)分别安装至两个卡块(101)上,两个所述锁紧组件(102)均与卡环(103)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个性化前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102)包括第一螺纹套(1021)、螺纹杆(1022)和第二螺纹套(1023),所述第一螺纹套(1021)的外侧与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寅华李云飞郑青全汤红伟费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