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气转换接头及窑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0056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气转换接头及窑炉,包括用于安装至窑炉的窑炉壁且具有通气腔体的转换头本体、设置于通气腔体内的旋转飞轮和用于驱动旋转飞轮间歇性到达预设转速的驱动机构;其中,通气腔体具有与通气管路连通的第一通气端口和与窑炉的内腔连通的第二通气端口,旋转飞轮位于第一通气端口与第二通气端口之间,且旋转飞轮的桨叶的旋转外轮廓与通气腔体的流通截面相适配;当旋转飞轮的转速到达预设转速时,旋转飞轮阻断第一通气端口与第二通气端口的连通。该通气转换接头,能够实现了通气管路的脉冲式导通有助于氧气在窑炉内物料均匀分布,大大提升了物料煅烧性能的一致性,大大提升了批次产品的品质。大大提升了批次产品的品质。大大提升了批次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气转换接头及窑炉


[0001]本技术涉及窑炉进气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气转换接头及窑炉。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崛起,高镍三元材料以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而备受关注。反应烧结工艺作为锂离子电池材料制作中的关键一环,主要以推板式通道炉、回转炉为主,由于锂电池材料生产已进入规模化,连续化作业,目前长窑炉(比如,烧结辊道窑)已取代其他类型的窑炉。
[0003]长窑炉(比如,烧结辊道窑)在进行三元材料煅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和消耗大量氧气,并且大都采用持续进气和持续排气的方式,该种进排气方式,很容易出现内部物料和外部物料煅烧性能不一致,继而导致批次产品品质降低的问题。
[0004]综上所述,如何解决窑炉煅烧容易出现批次产品品质降低的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气转换接头及窑炉,以解决窑炉煅烧容易出现批次产品品质降低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通气转换接头,用于窑炉的通气控制,包括用于安装至所述窑炉的窑炉壁且具有通气腔体的转换头本体、设置于所述通气腔体内的旋转飞轮和用于驱动所述旋转飞轮间歇性到达预设转速的驱动机构;
[0008]其中,所述通气腔体具有与通气管路连通的第一通气端口和与所述窑炉的内腔连通的第二通气端口,所述旋转飞轮位于所述第一通气端口与所述第二通气端口之间,且所述旋转飞轮的桨叶的旋转外轮廓与所述通气腔体的流通截面相适配;
[0009]当所述旋转飞轮的转速到达所述预设转速时,所述旋转飞轮阻断所述第一通气端口与所述第二通气端口的连通;当所述旋转飞轮的转速低于所述预设转速或转速为零时,所述旋转飞轮将所述第一通气端口与所述第二通气端口导通。
[0010]可选地,所述第二通气端口伸入至所述窑炉的内腔,且所述第二通气端口为朝向所述窑炉的内腔伸入的方向开口逐渐变大的渐开口。
[0011]可选地,所述通气管路为与供气源连接的进气管路。
[0012]可选地,所述第二通气端口处还设置有化雾结构。
[0013]可选地,所述化雾结构为开置有化雾孔的化雾板。
[0014]可选地,所述化雾板的孔隙率为35%

90%。
[0015]可选地,所述旋转飞轮的桨叶上设置有化雾结构。
[0016]可选地,所述通气管路为排气管路。
[0017]可选地,所述通气腔体内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通气端口与所述第二通气端口之
间的除尘结构。
[0018]可选地,所述旋转飞轮的桨叶上设置有通气开口和/或通气缺口。
[0019]可选地,所述预设转速的取值为3rpm/s

15rpm/s。
[0020]可选地,所述转换头本体和所述旋转飞轮均为耐火材料制作而成。
[0021]相比于
技术介绍
介绍内容,上述通气转换接头,用于窑炉的通气控制,包括用于安装至窑炉的窑炉壁且具有通气腔体的转换头本体、设置于通气腔体内的旋转飞轮和用于驱动旋转飞轮间歇性到达预设转速的驱动机构;其中,通气腔体具有与通气管路连通的第一通气端口和与窑炉的内腔连通的第二通气端口,旋转飞轮位于第一通气端口与第二通气端口之间,且旋转飞轮的桨叶的旋转外轮廓与通气腔体的流通截面相适配;当旋转飞轮的转速到达预设转速时,旋转飞轮阻断第一通气端口与第二通气端口的连通;当旋转飞轮的转速低于预设转速或转速为零时,旋转飞轮将第一通气端口与第二通气端口导通。该通气转换接头,在应用于窑炉的通气控制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旋转飞轮间歇性到达预设转速,当旋转飞轮的转速不低于预设转速时,旋转飞轮阻断第一通气端口与第二通气端口的连通;当旋转飞轮的转速低于预设转速或转速为零时,旋转飞轮将第一通气端口与第二通气端口导通,继而实现了通气管路的脉冲式导通,脉冲式通气能够使得窑炉内气压维持一定压力,有助于氧气在窑炉内物料均匀分布,大大提升了物料煅烧性能的一致性,大大提升了批次产品的品质。
[0022]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窑炉,包括窑炉壁,所述窑炉壁上设置有通气管路,其中,所述通气管路通过上述任一方案所描述的通气转换接头安装至所述窑炉壁上。由于上述通气转换接头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具有该通气转换接头的窑炉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23]可选地,所述通气管路包括进气管路和排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所对应的通气转换接头与所述排气管路所对应的通气转换接头的安装距离为30cm

250cm。
[0024]可选地,所述进气管路所对应的通气转换接头的第二通气端口伸入至所述窑炉的内腔的伸入长度比所述排气管路所对应的通气转换接头的第二通气端口伸入至所述窑炉的内腔的伸入长度长5mm

55cm。
[0025]可选地,所述通气管路包括进气管路和排气管路,且所述窑炉壁的顶部和侧部均设置有所述进气管路和所述排气管路。
[0026]可选地,所述窑炉为烧结辊道窑。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气转换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转飞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化雾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桨叶上设置通气开口的第一种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桨叶上设置通气开口的第二种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桨叶上设置通气开口的第三种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桨叶上设置通气缺口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窑炉壁上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伸入窑炉内深度差异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窑炉的顶部和侧部均布置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0037]其中,图1

图9中:
[0038]转换头本体1、通气腔体10、第一通气端口101、第二通气端口102、窑炉2、窑炉壁21、旋转飞轮3、桨叶30、通气开口301、通气缺口302、驱动机构4、通气管路5、进气管路51、排气管路52、化雾板6、化雾孔60。
具体实施方式
[0039]本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通气转换接头及窑炉,以解决窑炉煅烧容易出现批次产品品质降低的问题。
[004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气转换接头,用于窑炉的通气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至所述窑炉(2)的窑炉壁(21)且具有通气腔体(10)的转换头本体(1)、设置于所述通气腔体(10)内的旋转飞轮(3)和用于驱动所述旋转飞轮(3)间歇性到达预设转速的驱动机构(4);其中,所述通气腔体(10)具有与通气管路(5)连通的第一通气端口(101)和与所述窑炉(2)的内腔连通的第二通气端口(102),所述旋转飞轮(3)位于所述第一通气端口(101)与所述第二通气端口(102)之间,且所述旋转飞轮(3)的桨叶(30)的旋转外轮廓与所述通气腔体(10)的流通截面相适配;当所述旋转飞轮(3)的转速到达所述预设转速时,所述旋转飞轮(3)阻断所述第一通气端口(101)与所述第二通气端口(102)的连通;当所述旋转飞轮(3)的转速低于所述预设转速或转速为零时,所述旋转飞轮(3)将所述第一通气端口(101)与所述第二通气端口(102)导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气端口(102)伸入至所述窑炉(2)的内腔,且所述第二通气端口(102)为朝向所述窑炉(2)的内腔伸入的方向开口逐渐变大的渐开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路(5)为与供气源连接的进气管路(5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气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气端口(102)处还设置有化雾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气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化雾结构为开置有化雾孔(60)的化雾板(6)。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气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化雾板(6)的孔隙率为35%

90%。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气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飞轮(3)的桨叶(30)上设置有化雾结构。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气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路(5)为排气管路(52)。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气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腔体(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沛沛李冰冰黄晓笑于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