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潜污泵的控制电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985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可提高排水效率并可保证排水的响应时效的一种双潜污泵的控制电路结构,包括电源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的第一启停控制模块、第二启停控制模块、液位控制模块和主电路模块,液位控制模块包括低水位传感器、高水位传感器和超高水位传感器、第一中间继电器、第二中间继电器、第三中间继电器,第一启停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二启停控制模块分别包括有第一接触器和第二接触器,主电路模块包括一号潜污泵和二号潜污泵,当第一中间继电器得电时可控制第一接触器得电并控制一号潜污泵得电工作,当二中间继电器得电时可控制第二接触器得电并控制二号潜污泵得电工作。制第二接触器得电并控制二号潜污泵得电工作。制第二接触器得电并控制二号潜污泵得电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潜污泵的控制电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双潜污泵的控制电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对集水井进行排水(排污),传统的方式是采用单台潜污泵对集水井的污水进行排出,而潜污泵的控制方式则是采用人工点动的控制方式进行启停控制,其需要人工值守,当集水井的水位处于较高水位时,值守的操作人员需要按下启动按钮来启动潜污泵来对集水井的污水进行排出,当集水井的水位恢复低水位时,值守的操作人员按下停止按钮以控制潜污泵停止工作,因此其人工成本高,费时费力。由于采用的是单台泵,其排水效率低,若集水井的水位上升速度快于潜污泵的排水速度,则可能出现溢流并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另外,若该台潜污泵出现故障,也可能出现无法及时排水而导致集水井的水位出现快速上涨而造成溢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可提高排水效率并可保证排水的响应时效的一种双潜污泵的控制电路结构。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双潜污泵的控制电路结构,包括电源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的第一启停控制模块、第二启停控制模块、液位控制模块和主电路模块,所述液位控制模块包括低水位传感器、高水位传感器和超高水位传感器、第一中间继电器、第二中间继电器、第三中间继电器,所述低水位传感器设有与所述第三中间继电器串联的常闭液位触头,所述高水位传感器设有与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串联的第一常开液位触头,所述超高水位传感器设有与第二中间继电器串联的第二常开液位触头,所述第三中间继电器设有串联于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与所述第一常开液位触头之间的中间继电器常闭触头,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设有与所述第一常开液位触头并联的继电器一号常开触头,所述低水位传感器、高水位传感器和超高水位传感器设于集水井内,所述低水位传感器与集水井的井底之间的高度差为H1,所述高水位传感器与所述低水位传感器之间的高度差为H2,所述超高水位传感器与所述高水位传感器之间的高度差为H3,所述第一启停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二启停控制模块分别包括有第一接触器和第二接触器,所述主电路模块包括一号潜污泵和二号潜污泵,所述第一接触器和所述第二接触器分别设有与所述一号潜污泵和所述二号潜污泵串联的接触器一号常开触头和接触器二号常开触头,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设有与所述第一接触器电连接的继电器二号常开触头以使得当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得电时可控制所述第一接触器得电并控制一号潜污泵得电工作,所述第二中间继电器设有与所述第二接触器电连接的继电器三号常开触头以使得当所述二中间继电器得电时可控制所述第二接触器得电并控制二号潜污泵得电工作。
[0006]本技术采用上述电路结构,当集水井的液位处于高水位传感器所在的高水位
位置时,高水位传感器的第一常开液位触头闭合并自动控制一号潜污泵启动以对集水井内的水进行排出,若一号潜污泵的排水速度小于集水井液位的上涨速度,使得集水井的液位继续上涨,当集水井的液位处于超高水位传感器所在的超高水位位置时,超高水位传感器的第二常开液位触头闭合并自动控制二号潜污泵启动以加快对集水井内的水进行排出,从而提高了排水的效率,有效防止水位过高和溢流现象的出现。
[0007]如上所述的一种双潜污泵的控制电路结构,所述第一启停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二启停控制模块设有与所述第一接触器和所述第二接触器电连接的选择开关,所述选择开关包括两边挡位,其设有

号触点、

号触点、

号触点、

号触点、

号触点、

号触点、号触点、号触点,当选择开关打至一边挡位时,

号触点与

号触点接通而

号触点与

号触点接通,当选择开关打至另一边挡位时,

号触点与

号触点接通而号触点与号触点接通,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设有与

号触点和

号触点电性连接的继电器四号常开触头,所述继电器二号常开触头与

号触点和号触点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与号触点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器与

号触点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中间继电器设有串联于所述第一接触器与

号触点之间的继电器五号常开触头和串联于所述第二接触器与

号触点之间的继电器六号常开触头。采用选择开关可使本技术实现一号潜污泵和二号潜污泵的一用一备状态切换,当选择开关打至另一边挡位(一用二备)时,并在集水井水位达到高水位而未达到超高水位时,二号潜污泵处于运行状态而一号潜污泵则处于备用状态;当选择开关打至一边挡位(二用一备)时,并在集水井水位达到高水位而未达到超高水位时,一号潜污泵处于运行状态而二号潜污泵则处于备用状态;当集水井水位达到超高水位时,一号潜污泵和二号潜污泵同时运行。实现一用一备的状态切换,可降低一号潜污泵和二号潜污泵的持续工作频率,从而提高一号潜污泵和二号潜污泵的使用寿命,另外在一号潜污泵或二号潜污泵处于备用状态时,还可对其进行维护保养。
[0008]如上所述的一种双潜污泵的控制电路结构,所述选择开关采用包括有中间手动档位的三挡转换开关,其还设有

号触点、

号触点、

号触点和

号触点,当所述选择开关打至中间手动挡位时,

号触点与

号触点接通而

号触点与

号触点接通,所述第一启停控制模块还设有串联于所述第一接触器与

号触点之间的一号常闭按钮和一号常开按钮,第一接触器设有与所述一号常开按钮并联的接触器三号常开触头,所述第二启停控制模块还设有串联于所述第二接触器与

号触点之间的二号常闭按钮和二号常开按钮,第二接触器设有与所述二号常开按钮并联的接触器四号常开触头。从而实现一号潜污泵和二号潜污泵的手动控制。
[0009]如上所述的一种双潜污泵的控制电路结构,所述液位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之间设有控制变压器,从而实现将交流电转变为安全直流电,节省了直流电源的使用。
[0010]如上所述的一种双潜污泵的控制电路结构,所述一号潜污泵与所述接触器一号常开触头之间串联有第一热继电器,所述二号潜污泵与接触器二号常开触头之间串联有第二热继电器,所述第一热继电器设有与所述第一接触器串联的热继电器一号常闭触头,所述第二热继电器设有与所述第二接触器串联的热继电器二号常闭触头,从而有效对一号潜污泵和二号潜污泵进行过载保护。
[0011]如上所述的一种双潜污泵的控制电路结构,所述第一启停控制模块还设有一号运
行指示灯和一号停止指示灯,所述第二启停控制模块还设有二号运行指示灯和二号停止指示灯,所述第一接触器还设有分别与所述一号停止指示灯和一号运行指示灯串联的接触器一号常闭触头和接触器五号常开触头,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潜污泵的控制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的第一启停控制模块(A1)、第二启停控制模块(A2)、液位控制模块(A3)和主电路模块(A4),所述液位控制模块(A3)包括低水位传感器(3SL)、高水位传感器(1SL)和超高水位传感器(2SL)、第一中间继电器(1KA)、第二中间继电器(2KA)、第三中间继电器(3KA),所述低水位传感器(3SL)设有与所述第三中间继电器(3KA)串联的常闭液位触头(SL3),所述高水位传感器(1SL)设有与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1KA)串联的第一常开液位触头(SL1),所述超高水位传感器(2SL)设有与第二中间继电器(2KA)串联的第二常开液位触头(SL2),所述第三中间继电器(3KA)设有串联于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1KA)与所述第一常开液位触头(SL1)之间的中间继电器常闭触头(3KA1),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1KA)设有与所述第一常开液位触头(SL1)并联的继电器一号常开触头(1KA1),所述低水位传感器(3SL)、高水位传感器(1SL)和超高水位传感器(2SL)设于集水井(100)内,所述低水位传感器(3SL)与集水井(100)的井底之间的高度差为H1,所述高水位传感器(1SL)与所述低水位传感器(3SL)之间的高度差为H2,所述超高水位传感器(2SL)与所述高水位传感器(1SL)之间的高度差为H3,所述第一启停控制模块(A1)和所述第二启停控制模块(A2)分别包括有第一接触器(1KM)和第二接触器(2KM),所述主电路模块(A4)包括一号潜污泵(M1)和二号潜污泵(M2),所述第一接触器(1KM)和所述第二接触器(2KM)分别设有与所述一号潜污泵(M1)和所述二号潜污泵(M2)串联的接触器一号常开触头(1KM1)和接触器二号常开触头(2KM1),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1KA)设有与所述第一接触器(1KM)电连接的继电器二号常开触头(1KA2)以使得当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1KA)得电时可控制所述第一接触器(1KM)得电并控制一号潜污泵(M1)得电工作,所述第二中间继电器(2KA)设有与所述第二接触器(2KM)电连接的继电器三号常开触头(2KA2)以使得当所述第二中间继电器(2KA)得电时可控制所述第二接触器(2KM)得电并控制二号潜污泵(M2)得电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潜污泵的控制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启停控制模块(A1)和所述第二启停控制模块(A2)设有与所述第一接触器(1KM)和所述第二接触器(2KM)电连接的选择开关(1SA),所述选择开关(1SA)包括两边挡位,其设有

号触点、

号触点、

号触点、

号触点、

号触点、

号触点、号触点、号触点,当选择开关(1SA)打至一边挡位时,

号触点与

号触点接通而

号触点与

号触点接通,当选择开关(1SA)打至另一边挡位时,

号触点与

号触点接通而号触点与号触点接通,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1KA)设有与

号触点和

号触点电性连接的继电器四号常开触头(1KA3),所述继电器二号常开触头(1KA2)与

号触点和号触点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1KM)与号触点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器(2KM)与

号触点电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炽胜罗贯朋陈钊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明业电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