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气溶胶扩散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罩体、吸痰管和两个手套,透明罩体的底部设有穿戴孔,透明罩体上设有氧气管孔、吸痰管孔和气溶胶负压接口,透明罩体的正面上设有两个手套孔,两个手套均处于透明罩体的腔体中,两个手套的套口边沿分别与两个手套孔的边沿连接;吸痰管的一端处在透明罩体外侧,吸痰管的另一端通过吸痰管孔伸入到透明罩体的腔体中,吸痰管的外壁与吸痰管孔的孔壁紧密接触;气溶胶负压接口与透明罩体的腔体连通。这种防气溶胶扩散吸痰装置能防止对患者进行吸痰时产生的气溶胶向周围环境排出,起到安全防护隔离的作用。起到安全防护隔离的作用。起到安全防护隔离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气溶胶扩散吸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防气溶胶扩散吸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吸痰术是一种从昏迷患者或不能自行将痰液咳出的患者的呼吸道中将痰液吸出的方法。吸痰时,需要将与吸引器连通的吸痰管从患者的口腔、鼻腔或人工气道伸入到呼吸道中,再通过吸引器将痰液吸出。但是目前进行吸痰操作时,通常无法在操作的同时将患者的口鼻遮挡,因此在吸痰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会从患者的口鼻处散出并在周围环境中传播,存在较大的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气溶胶扩散吸痰装置,这种防气溶胶扩散吸痰装置能防止对患者进行吸痰时产生的气溶胶向周围环境排出,起到安全防护隔离的作用。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防气溶胶扩散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罩体、吸痰管和两个手套,透明罩体的底部设有穿戴孔,透明罩体上设有氧气管孔、吸痰管孔和气溶胶负压接口,透明罩体的正面上设有两个手套孔,两个手套均处于透明罩体的腔体中,两个手套的套口边沿分别与两个手套孔的边沿连接;吸痰管的一端处在透明罩体外侧,吸痰管的另一端通过吸痰管孔伸入到透明罩体的腔体中,吸痰管的外壁与吸痰管孔的孔壁紧密接触;气溶胶负压接口与透明罩体的腔体连通。
[0006]上述防气溶胶扩散吸痰装置中,对患者进行吸痰时,将透明罩体穿戴在患者头部,随后医护人员可以在外部将氧气管通过氧气管孔伸入到透明罩体中,再将手通过手套伸入到透明罩体中,将氧气管的管口伸入到患者的鼻腔中通入氧气,将吸痰管从患者的口腔伸入到呼吸道(或将氧气管的管口伸入到患者的口腔中通入氧气,将吸痰管从患者的鼻腔伸入到呼吸道),然后吸痰管处在透明罩体外侧的一端与第一吸引器的吸入口连接,并将气溶胶负压接口与抽气装置连接,开始对患者进行吸痰操作;在吸痰过程中,透明罩体内部在抽气装置的作用下形成负压,吸痰时从患者口腔或鼻腔散出的气溶胶会通过气溶胶负压接口被抽气装置吸走(气溶胶被抽气装置吸走后可集中处理);在完成吸痰后,再将氧气管取走,随后患者可以将透明罩体取下,并将整个防气溶胶扩散吸痰装置丢弃。这种防气溶胶扩散吸痰装置可以在对患者进行吸痰时将患者的头部与周围环境隔离,并在透明罩体内将四散的气溶胶集中抽走,有效防止吸痰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扩散,减少感染风险,同时不会对医护人员操作造成影响。
[0007]上述正面是指患者穿戴透明罩体时,透明罩体上与患者面部对应的位置。
[0008]优选方案中,所述防气溶胶扩散吸痰装置还包括颈套和环形弹力带,颈套的上边沿与所述透明罩体的下边沿连接,环形弹力带安装在颈套的下边沿。患者将透明罩体穿戴
在头部时,颈套处于颈部的位置,环形弹力带可以收紧并与患者的颈部紧密贴合,从而提高透明罩体的密封性,进一步减少气溶胶扩散的风险。
[0009]优选方案中,所述氧气管孔、吸痰管孔和气溶胶负压接口均开设在透明罩体的正面。各个孔位均开设在透明罩体的正面能减少各条管道伸入到透明罩体中的长度,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0010]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氧气管孔开设在透明罩体的正面下端,所述气溶胶负压接口开设在透明罩体的正面上端。将气溶胶负压接口设于透明罩体的正面上端,抽气装置抽气时能够在透明罩体内形成向上的气流。
[0011]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透明罩体采用硬质塑料制成。
[0012]另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透明罩体的侧壁上设有多道环形折皱,环形折皱与环形折皱之间层叠连接,透明罩体侧壁的纵向截面呈锯齿状。采用这种设置使透明罩体进行在储运时可折叠收缩,体积大大减小,节省储运成本,在使用完毕后,也可以进行折叠并直接丢弃。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这种防气溶胶扩散吸痰装置能防止对患者进行吸痰时气溶胶向外界排出,起到安全防护隔离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防气溶胶扩散吸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透明罩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所示的一种防气溶胶扩散吸痰装置,包括透明罩体1、吸痰管2、颈套3、环形弹力带4和两个手套5,透明罩体1的底部设有穿戴孔,颈套3的上边沿与透明罩体1的下边沿连接,环形弹力带4安装在颈套3的下边沿;透明罩体1上设有氧气管孔101、吸痰管孔102和气溶胶负压接口103,氧气管孔101、吸痰管孔102和气溶胶负压接口103均开设在透明罩体1的正面,氧气管孔101开设在透明罩体1的正面下端,气溶胶负压接口103开设在透明罩体1的正面上端,透明罩体1的正面上设有两个手套孔104,两个手套5均处于透明罩体1的腔体中,两个手套5的套口边沿分别与两个手套孔104的边沿连接;吸痰管2的一端处在透明罩体1外侧,吸痰管2的另一端通过吸痰管孔102伸入到透明罩体1的腔体中,吸痰管2的外壁与吸痰管孔102的孔壁紧密接触;气溶胶负压接口103与透明罩体1的腔体连通。
[0019]上述防气溶胶扩散吸痰装置中,对患者进行吸痰时,将透明罩体1穿戴在患者头部,颈套3处于颈部的位置,环形弹力带4可以收紧并与患者的颈部紧密贴合;随后医护人员可以在外部将氧气管通过氧气管孔101伸入到透明罩体1中,再将手通过手套5伸入到透明罩体1中,将氧气管的管口伸入到患者的鼻腔中通入氧气,将吸痰管2从患者的口腔伸入到呼吸道(或将氧气管的管口伸入到患者的口腔中通入氧气,将吸痰管2从患者的鼻腔伸入到呼吸道),然后吸痰管2处在透明罩体1外侧的一端与第一吸引器的吸入口连接,并将气溶胶负压接口103与抽气装置连接,开始对患者进行吸痰操作;在吸痰过程中,透明罩体1内部在
抽气装置的作用下形成负压,抽气装置抽气时能够在透明罩体1内形成向上的气流,吸痰时从患者口腔或鼻腔散出的气溶胶会通过气溶胶负压接口103被抽气装置吸走(气溶胶被抽气装置吸走后可集中处理);在完成吸痰后,再将氧气管取走,随后患者可以将透明罩体1取下,并将整个防气溶胶扩散吸痰装置丢弃。这种防气溶胶扩散吸痰装置可以在对患者进行吸痰时将患者的头部与周围环境隔离,并在透明罩体1内将四散的气溶胶集中抽走,有效防止吸痰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扩散,减少感染风险,同时不会对医护人员操作造成影响。
[0020]上述正面是指患者穿戴透明罩体1时,透明罩体1上与患者面部对应的位置。
[0021]透明罩体1采用硬质塑料制成。
[0022]实施例2
[002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2所示,透明罩体1
’
的侧壁上设有多道环形折皱105
’
,环形折皱105
’
与环形折皱105
’
之间层叠连接,透明罩体1
’
侧壁的纵向截面呈锯齿状。采用这种设置使透明罩体1
’
进行在储运时可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气溶胶扩散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罩体、吸痰管和两个手套,透明罩体的底部设有穿戴孔,透明罩体上设有氧气管孔、吸痰管孔和气溶胶负压接口,透明罩体的正面上设有两个手套孔,两个手套均处于透明罩体的腔体中,两个手套的套口边沿分别与两个手套孔的边沿连接;吸痰管的一端处在透明罩体外侧,吸痰管的另一端通过吸痰管孔伸入到透明罩体的腔体中,吸痰管的外壁与吸痰管孔的孔壁紧密接触;气溶胶负压接口与透明罩体的腔体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气溶胶扩散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气溶胶扩散吸痰装置还包括颈套和环形弹力带,颈套的上边沿与所述透明罩体的下边沿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梅,王玉清,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