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双面微晶异质结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9674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双面微晶异质结电池,属于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领域。通过引入微晶硅来增强异质结电池的光学性能,在N型单晶硅片正背面分别沉积掺杂微晶硅,且在电池前表面靠近N型单晶硅片以及正面本征非晶硅层区进行浅掺杂,使钝化效果更优,在正面金属栅线层区则采用重掺杂,使重掺杂能够减小N型单晶硅片与正面金属栅线层之间的接触电阻,得到更高的电流。在正面本征非晶硅层与浅掺N型微晶硅层之间插入正面第一微晶硅层,提高了导电性,且不会影响到非晶硅的钝化效果。在重掺N型微晶硅层与浅掺N型微晶硅层之间插入正面第二微晶硅层,提高了光学吸收。之后再沉积正面TCO膜层和背面TCO膜层,进一步提高光学性能。进一步提高光学性能。进一步提高光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双面微晶异质结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双面微晶异质结电池。

技术介绍

[0002]异质结电池便是一种前景非常好的高效电池之一。由于异质结电池具有制备工艺流程简单,转换效率高、可大尺寸化、可薄片化、低衰减、双面性好等优势,已被众多厂家研究生产。
[0003]异质结电池是以N型单晶硅片为衬底100,经过制绒清洗后分别在前表面沉积本征非晶硅101和n型掺杂非晶硅102来形成前表面场,在背面依次沉积本征非晶硅103和p型掺杂非晶硅104来形成PN结,并在正背面分别沉积TCO膜层105和106,然后在正背面分别印刷金属栅线107和108,制备成为异质结电池,如图1所示。
[0004]由于异质结电池优异的钝化效果使其具有较高的开路电压,但由于非晶硅的带隙较窄使得其光学利用率偏低,导致短路电流较低,因此需要解决其光学性能,且在栅线分布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栅线较多,会导致光学吸收减少,栅线较少,会导致接触电阻增大,都会造成转换效率下降,因此需要解决其电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双面微晶异质结电池。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新型双面微晶异质结电池,其包括N型单晶硅片,所述N型单晶硅片正面依次沉积有正面本征非晶硅层、正面第一微晶硅层、浅掺N型微晶硅层、正面第二微晶硅层、重掺N型微晶硅层、正面TCO膜层和正面金属栅线层,所述N型单晶硅片背面依次沉积有背面本征非晶硅层、背面微晶硅层、P型掺杂微晶硅层、背面TCO膜层和背面金属栅线层。
[0007]可选地,所述正面本征非晶硅层的厚度为3

8nm。
[0008]可选地,所述正面第一微晶硅层的厚度为3

5nm。
[0009]可选地,所述浅掺N型微晶硅层的厚度为3

5nm。
[0010]可选地,所述正面第二微晶硅层的厚度为2

3nm。
[0011]可选地,所述重掺N型微晶硅层的厚度为4

6nm。
[0012]可选地,所述背面本征非晶硅层的厚度为5

10nm。
[0013]可选地,所述背面微晶硅层的厚度为3

5nm。
[0014]可选地,所述P型掺杂微晶硅层的厚度为5

9nm。
[0015]可选地,所述正面TCO膜层和背面TCO膜层的厚度均为50

150nm。
[0016]上述所有可选地技术方案均可任意组合,本技术不对一一组合后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0017]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引入微晶硅来增强异质结电池的光学性能,在N型
单晶硅片正背面分别沉积掺杂微晶硅,且将掺杂微晶硅根据不同功能分别进行选择性掺杂,在电池前表面靠近N型单晶硅片以及正面本征非晶硅层区进行浅掺杂,使钝化效果更优,在正面金属栅线层区则采用重掺杂,使重掺杂能够减小N型单晶硅片与正面金属栅线层之间的接触电阻,得到更高的电流。在正面本征非晶硅层与浅掺N型微晶硅层之间插入正面第一微晶硅层,提高了导电性,且不会影响到非晶硅的钝化效果。在重掺N型微晶硅层与浅掺N型微晶硅层之间插入正面第二微晶硅层,提高了光学吸收。之后再沉积正面TCO膜层和背面TCO膜层,进一步提高光学性能。
[0018]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常规异质结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双面微晶异质结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另一种异质结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又一种异质结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4]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双面微晶异质结电池,其包括N型单晶硅片1,所述N型单晶硅片1正面依次沉积有正面本征非晶硅层2、正面第一微晶硅层3、浅掺N型微晶硅层4、正面第二微晶硅层5、重掺N型微晶硅层6、正面TCO膜层7和正面金属栅线层8,所述N型单晶硅片1背面依次沉积有背面本征非晶硅层9、背面微晶硅层10、P型掺杂微晶硅层11、背面TCO膜层12和背面金属栅线层13。
[0025]可选地,所述正面本征非晶硅层2的厚度为3

8nm。
[0026]可选地,所述正面第一微晶硅层3的厚度为3

5nm。
[0027]可选地,所述浅掺N型微晶硅层4的厚度为3

5nm。
[0028]可选地,所述正面第二微晶硅层5的厚度为2

3nm。
[0029]可选地,所述重掺N型微晶硅层6的厚度为4

6nm。
[0030]可选地,所述背面本征非晶硅层9的厚度为5

10nm。
[0031]可选地,所述背面微晶硅层10的厚度为3

5nm。
[0032]可选地,所述P型掺杂微晶硅层11的厚度为5

9nm。
[0033]可选地,所述正面TCO膜层7和背面TCO膜层12的厚度均为50

150nm。
[0034]制备上述新型双面微晶异质结电池主要步骤为:
[0035]步骤1、对N型单晶硅片1进行清洗,并进行织构化制绒得到金字塔状陷光界面,制绒过程所用化学品为KOH与制绒添加剂。
[0036]步骤2、对步骤1制绒后的硅片进行镀膜,沉积设备选择板式PECVD,首先对步骤1后的硅片进行正面本征非晶硅层2的沉积,沉积厚度为3

8nm。
[0037]步骤3、对步骤2后的硅片进行正面第一微晶硅层3的沉积,此时通入氢气与硅烷,通过提高氢气稀释比例获得正面第一微晶硅层3,稀释比例约为100

150倍,沉积厚度为3

5nm。
[0038]步骤4、对步骤3后的硅片进行浅掺N型微晶硅层4的沉积,该步为浅掺杂,掺杂浓度控制在1.5

3%,沉积厚度为3

5nm。
[0039]步骤5、对步骤4后的硅片再次沉积非掺杂的正面第二微晶硅层5,氢气硅烷稀释比例约为100

150倍,沉积厚度为2

3nm。
[0040]步骤6、对步骤5后的硅片沉积重掺N型微晶硅层6,该步为重掺杂,掺杂浓度约5

7%,沉积厚度为4

6nm。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面微晶异质结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N型单晶硅片(1),所述N型单晶硅片(1)正面依次沉积有正面本征非晶硅层(2)、正面第一微晶硅层(3)、浅掺N型微晶硅层(4)、正面第二微晶硅层(5)、重掺N型微晶硅层(6)、正面TCO膜层(7)和正面金属栅线层(8),所述N型单晶硅片(1)背面依次沉积有背面本征非晶硅层(9)、背面微晶硅层(10)、P型掺杂微晶硅层(11)、背面TCO膜层(12)和背面金属栅线层(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面微晶异质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本征非晶硅层(2)的厚度为3

8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面微晶异质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第一微晶硅层(3)的厚度为3

5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面微晶异质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掺N型微晶硅层(4)的厚度为3

5nm。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亮杨立友王继磊黄金鲍少娟白焱辉师海峰杨骥任法渊冀杨洲高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