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具有近似于多边形的形状的横截面的螺旋线加固的复合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952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复合软管(100),用于化工和/或石油化工领域的流体输送,包括:圆柱形的多层表面(106),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各层组成,位于内加强螺旋线(104)和外加强螺旋线(103)之间,以使内、外加强螺旋线(104,103)产生保持软管(100)坚固的总体结构的一些反作用力;内加强螺旋线(104)由螺旋缠绕的金属丝组成,同一金属丝具有形状近似于多边形(210)的横截面(108),在多边形(210)中,所有顶角是圆角,至少有一条边是弯曲的边,该边上形成向外的凹陷;沿软管(100)的长度方向上,近似于多边形(210)的横截面(108)呈现与软管(100)的内壁对齐设置的弯曲的边(212b),和作为交点设置于圆柱形的多层表面(106)的内侧的相对的顶角(211a)。(211a)。(211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具有近似于多边形的形状的横截面的螺旋线加固的复合软管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是对柔性复合软管的改进,这些软管主要用于化学和/或石化工业领域以及服务和运输部门的流体运输。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柔性复合软管包括圆柱形的多层表面。该圆柱形的多层表面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一些层组成,并位于内加强螺旋线和外加强螺旋线之间,以使内加强螺旋线和外加强螺旋线之间产生保持复合软管的坚固的总体结构的一些反作用力。
[0003]如今,加强螺旋线由螺旋缠绕的金属丝的组成,其中同一金属丝具有圆形的横截面。因为组成复合软管的不同层之间既没有被粘合也没有被硫化,所以仅通过这两根螺旋线的机械作用使这些层保持在一起。这产生了显著的优势,使软管具有高柔性,即使是大直径的软管也是如此;并且内部组件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制成使软管具有很高的通用性。
[0004]然而,对于具有大直径(大于100毫米)的复合软管,棘手的技术问题已经被观察到了,该技术问题为内加强螺旋线的塌陷,主要是由频繁的使用、频繁的运动和在现场操作期间所需要的弯曲角度引起。
[0005]事实上,发生的情况是内加强螺旋线相对于纵轴发生了平移,而且在接下来的评估和研究中上述这些情况不容易被发现。更准确地说,内加强螺旋线由螺旋缠绕的金属丝组成,其中同一金属丝具有圆形的横截面。因此,它倾向于“滑动”,从最初的位置移动直到内加强螺旋线和外加强螺旋线的机械力不再相互对抗的位置,然后复合软管因此而坍塌。
[0006]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组成内加强螺旋线的所有金属丝移动,圆柱形的多层表面中的各层相互堆积,直至内部通道关闭,使柔性复合软管完全失去了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申请解决了上述难题,其主要目的是在化工和/或石油化工领域实现一种用于流体输送的柔性复合软管,该柔性复合软管具有内加强螺旋线和外加强螺旋线,其中在强大的外力、窄的弯曲角度和长期的使用情况下,该复合软管的总体结构能保持坚固和紧凑,即使对于大直径的复合软管也是如此。
[0008]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是使软管的内壁呈现出尽可能光滑的、几乎没有突起的表面,从而获得对于以高传输速度为特征的流体而言的最佳通道,最大限度地减少由摩擦、湍流、局部阻塞和/或其他流体动力效应引起的压降。
[0009]本申请的另一个更进一步的目的是,即使软管的内壁呈现出尽可能光滑的、几乎没有突起的表面,软管的内壁也不是完全平整的,从而在工厂生产过程中最小化与心轴的接触面积,并因而保持便于从同一心轴上纵向移除软管的最小的摩擦。
[0010]本申请的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使复合软管具有简单的结构,即由很少的基本部件组成,以便通过经济可持续的,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技术上有效的,及使用常见的且易于
找到的材料的生产过程进行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0011]因此,本申请的具体主题是一种柔性复合软管,用于化工和/或石油化工领域的流体输送,包括:
[0012]圆柱形的多层表面,所述圆柱形的多层表面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各层组成,位于内加强螺旋线和外加强螺旋线之间,以使内加强螺旋线和外加强螺旋线产生保持所述柔性复合软管的坚固的总体结构的一些反作用力;
[0013]所述内加强螺旋线由螺旋缠绕的金属丝组成,其中同一金属丝具有形状近似于多边形的横截面,在所述多边形中,所有顶角是圆角,并且至少有一条弯曲的边,该边上具有指向外部的凹面;
[0014]沿所述柔性复合软管的长度方向上,近似于多边形的所述横截面呈现出与所述柔性复合软管的内壁对齐设置的所述弯曲的边,和作为交点设置于所述圆柱形的多层表面的内侧的相对的顶角。
[0015]因此,本申请具有以下三个有益效果:
[0016]一是内加强螺旋线更有效地锚定在圆柱形的多层表面上,因而避免了任何滑动运动,并增加了软管的总体结构的强度和坚固性,即使是大直径的软管也是如此。
[0017]二是实现软管的内壁尽可能的光滑,因而允许内部流体的最佳通过,产生更高的传输速度。
[0018]三是在整个工厂生产过程中保持软管和其上的心轴之间的最小接触面积,并在上述过程结束时便于将软管从心轴上纵向移除,同时保持最小的摩擦。
附图说明
[0019]现在将根据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特别是参照附图中的各图,以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目的描述本申请,其中:
[0020]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复合软管的局部剖面端的透视图,其中主要部件被显示,并且它们由位于内加强螺旋线和外加强螺旋线之间的圆柱形的侧壁表示。
[0021]图2是本申请的改进的复合软管中某一细节的透视图,其中内加强螺旋线和外加强螺旋线均具有形状为三角形的横截面。
[0022]图3是图2的同一改进的复合软管中的某一细节的侧视图,其中内加强螺旋线和外加强螺旋线的三角形的横截面被更好的可视化。
[0023]图4是图2的同一改进的复合软管的整体侧视图,其中在该复合软管的两端具有相应的连接元件。
[0024]图5是图4的同一改进的复合软管的端部侧的正视图,在该复合软管的一端可视化。
[0025]图6是图4和图5中同一改进的复合软管的透视图,其中外加强螺旋线被更好的可视化。
[0026]图7是其中一加强螺旋线的可能的第一横截面的正视图,该第一横截面近似于三角形的形状,在该三角形中,所有顶角是圆角的,至少一条边是弯曲的边;该边上形成的凹陷指向外部。
[0027]图8是其中一加强螺旋线的可能的第一横截面的正视图,该第一横截面近似于三
角形的形状,在该三角形中,所有顶角是圆角的,所有边是弯曲的边,这些边上形成的凹陷指向外部。
[0028]图9是图2中同一软管的通道的透视图,其中由位于内加强螺旋线和外加强螺旋线之间的圆柱形侧壁组成的主要部件被更好地显示。
[0029]图10是图2中的同一软管的通道的详细透视图,其中近似于三角形形状的内加强螺旋线和外加强螺旋线的横截面被更好的可视化。
[0030]图11是图2中的同一软管的通道的详细透视图,其中近似于三角形形状的内加强螺旋线和外加强螺旋线的横截面被进一步可视化。
[0031]图12是流体在具有障碍物的复合软管内做层流运动时流线示意图,其中该障碍物被表示为具有圆形横截面的横向元件。
[0032]图13是流体在具有障碍物的复合软管内从层流运动过渡到湍流运动时流线的示意图,其中该障碍物与图12的障碍物相同。
[0033]图14是流体在具有障碍物的复合软管内做湍流运动时流线的示意图,其中该障碍物与图12的障碍物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在此需要强调的是,本专利技术仅描述了众多可能的实施例中的其中几个,并且这些只是一些具体的非限制性的示例,基于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描述许多其他实施例。
[0035]图1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用于在化学和/或石化工业领域中输送流体的柔性复合软管200的局部剖面端。其中主要部件被显示,并且它们被表示为圆柱形的多层表面2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柔性复合软管(100),用于化工和/或石油化工领域的流体输送,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多层表面(106),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各层组成,位于内加强螺旋线(104)和外加强螺旋线(103)之间,以使所述内加强螺旋线(104)和所述外加强螺旋线(103)产生保持所述柔性复合软管的坚固的总体结构的一些反作用力;其中所述内加强螺旋线(104)由螺旋缠绕的金属丝组成,其中同一金属丝具有形状近似于多边形(210)的横截面(108),更准确地说,所述横截面(108)具有多边形(210)的形状,在所述多边形(210)中,所有顶角是圆角,至少有一条边是弯曲的边,该边上具有指向外部的凹面;沿所述柔性复合软管(100)的长度方向上,近似于所述多边形(210)的所述横截面(108)呈现出与所述柔性复合软管(100)的内壁对齐设置的所述弯曲的边(212b),和作为交点设置于所述圆柱形的多层表面(106)的内侧的相对的顶角(211a);实现以下三个效果:一是所述内加强螺旋线(104)更有效地锚定在所述圆柱形的多层表面(106)上,因而避免了任何滑动运动,并增加了所述柔性复合软管(100)的总体结构的强度和坚固性,即使是大直径的所述柔性复合软管(100)也是如此;二是实现所述柔性复合软管(100)的内壁尽可能的光滑,因而允许内部流体的最佳通过,产生更高的传输速度;三是在整个工厂生产过程中保持所述柔性复合软管(100)和其上的心轴之间的最小接触面积,并在所述过程结束时便于将所述柔性复合软管(100)从所述心轴上纵向移除,同时保持最小的摩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复合软管(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强螺旋线(103)由螺旋缠绕的金属丝组成,其中同一金属丝具有形状近似于多边形(210)的横截面(107),更准确地说,所述横截面(107)具有多边形(210)的形状,在所述多边形(210)中,所有顶角是圆角,至少有一条边是弯曲的边,该边上具有指向外部的凹面;沿所述柔性复合软管(100)的长度方向上,近似于所述多边形(210)的所述横截面(107)呈现出与所述柔性复合软管(100)的内壁对齐设置的所述弯曲的边(212b),和作为交点设置于所述圆柱形的多层表面(106)的内侧的相对的顶角(211a);实现以下一个效果:所述外加强螺旋线(103)更有效地锚定在所述圆柱形的多层表面(106)上,因而避免了任何滑动运动,并增加了所述柔性复合软管(100)的总体结构的强度和坚固性,即使是大直径的所述柔性复合软管(100)也是如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加强螺旋线(104)由螺旋缠绕的金属丝组成,其中同一金属丝具有形状近似于多边形(220)的所述横截面(108),更准确地说,所述横截面(108)具有多边形(220)的形状,在所述多边形(220)中,所有顶角是圆角,所有边是弯曲的边,这些边上均具有指向外部的凹面;沿所述柔性复合软管(100)的长度方向上,近似于所述多边形(220)的所述横截面(108)呈现出与所述柔性复合软管(100)的内壁对齐设置的所述弯曲的边中的一个,(222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里奥
申请(专利权)人:迈泰克股份责任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