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视觉智能识别的间接测温方法、装置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944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8:54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智能识别的间接测温方法、装置及介质。方法包括:拍摄安装于被测物上的感温装置的图像,同时拍摄被测物的红外图像;其中,感温装置的图像中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对应的图像信息:被测物温度区域、环境温度区域、紫外线强度区域以及感温装置的形变区域;对感温装置的图像进行颜色识别,得到被测物的第一识别温度;对被测物的红外图像进行温度识别,得到被测物的第二识别温度;基于第一识别温度以及第二识别温度之间的关系,确定被测物的实际温度。本申请提出的方法能够大大提高远距离测温方法测试结果的准确率。大大提高远距离测温方法测试结果的准确率。大大提高远距离测温方法测试结果的准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视觉智能识别的间接测温方法、装置及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智能测温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视觉智能识别的间接测温方法、装置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高电压、地下隧道等危险场所,需要远距离测量设备的温度,巡检人员需要根据设备的温度变化及时作出反应,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
[0003]目前有很多测温技术可以远距离测温,比如使用红外测温仪进行测温,但是这种方法成本较高,且易受环境因素(环境温度,空气中的灰尘等)影响,对于光亮或者拋光的金属表面测温准确率低,需要人工巡检操作,且不具有实时性,很容易在巡检的空档期发生危险。
[0004]使用紫外线探测仪器进行紫外线强度测量,这种方法需要物体发光才能进行测试,而且需要专用的紫外线测试仪表,成本较高,也需要人工巡检测试,效率低不具有实时性。
[0005]传统示温蜡片接触式测温技术,效率低且不具有实时性,需要人工查看,不能及时发现异常,而且温蜡片受热融化脱落后容易造成事故,具有安全隐患。测温贴片接触式测温,超过温度阈值后保持单一颜色不褪色,但是同样效率低不具有实时性,需要人工巡检查看,不能及时发现异常。
[0006]通过传感器测温,实时检测设备的温度,具备数据传输能力,但是传感器需要电池供电,电池存在寿命问题。另外遇到起火风险发生时,电池会发生燃烧或爆炸,更有可能加剧风险的严重程度。
[0007]通过无人机进行红外成像测温,受天气影响较大,影响测试数据准确率,飞行距离、电池电量、遥控通信方式等因素制约着无人机技术的利益,而且成本太高,难以推广普及。
[0008]因此,研究一种成本低、安全有效且准确率高的远距离无接触测温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智能识别的间接测温方法、装置及介质,解决了现有的远距离测温方法测试结果准确率低的技术问题。
[0010]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视觉智能识别的间接测温方法,方法包括:拍摄安装于被测物上的感温装置的图像,同时拍摄所述被测物的红外图像;其中,所述感温装置的图像中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对应的图像信息:被测物温度区域、环境温度区域、紫外线强度区域以及感温装置的形变区域;对所述感温装置的图像进行颜色识别,得到所述被测物的第一识别温度;对所述被测物的红外图像进行温度识别,得到所述被测物的第二识别温度;基于所述第一识别温度以及所述第二识别温度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被测物
的实际温度。
[0011]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同时拍摄被测物上安装的感温装置的图像以及被测物的红外图像,并分别在两种图像上识别出两个温度,基于这两个温度确认被测物的温度,可以提高远程测温的准确性。
[0012]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感温装置的图像进行颜色识别,得到所述被测物的第一识别温度,具体包括:对所述感温装置的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处理;确定所述图像增强处理后的感温装置的图像中,感温装置的被测物温度区域对应的颜色信息;其中,所述感温装置的被测物温度区域基于所述被测物的温度显示预设颜色;基于所述感温装置的被测物温度区域对应的颜色信息,通过预存的第一颜色对应关系,确定所述被测物的第一识别温度;其中所述第一颜色对应关系用于指示所述被测物的温度与所述感温装置的被测物温度区域显示的颜色之间的对应关系。
[0013]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识别温度以及所述第二识别温度,确定所述被测物的实际温度,具体包括:计算所述第一识别温度与所述第二识别温度之间的均值与方差;在所述第一识别温度与所述第二识别温度之间的方差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被测物的实际温度为所述第一识别温度与所述第二识别温度之间的均值;或者,在所述第一识别温度与所述第二识别温度之间的方差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被测物的实际温度为所述第一识别温度。
[001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计算两个温度的方差,平衡识别出的两个温度。若两个温度方差较小,说明两个温度识别比较准确,则直接用两个温度的均值来作为最终的实际温度。若两个温度方差较大,说明其中一个温度识别不太准确,则将识别精度较准确的一个温度值作为最终的实际温度。从而提高温度识别的准确率。
[0015]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在对所述感温装置的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图像增强处理后的感温装置的图像中,感温装置的环境温度区域对应的颜色信息;其中,所述感温装置的环境温度区域基于所述被测物对应的环境温度显示预设颜色;基于所述感温装置的环境温度区域对应的颜色信息,通过第一颜色对应关系,确定所述被测物对应的环境温度;其中,所述被测物对应的环境温度是以所述被测物为圆心、以第二预设阈值为半径确定的区域内的温度信息;在所述被测物的实际温度大于等于所述被测物对应的环境温度,且小于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被测物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或者,在所述被测物的实际温度小于所述被测物对应的环境温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被测物处于未工作状态;或者,在所述被测物的实际温度大于等于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被测物处于危险状态。
[0016]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在对所述感温装置的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图像增强处理后的感温装置的图像中,感温装置的紫外线强度区域对应的颜色信息;其中,所述感温装置的紫外线强度区域基于所述被测物表面的紫外线强度显示预设颜色;基于所述感温装置的紫外线强度区域对应的颜色信息,通过预存的第二颜色对应关系,确定所述被测物表面的紫外线强度;其中,所述第二颜色对应关系用于指示所述被测物表面的紫外线强度与所述感温装置的紫外线强度区域显示的颜色之间的对应关系。
[0017]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在基于所述感温装置的紫外线强度区域对应的颜色信
息,通过预存的第二颜色对应关系,确定所述被测物表面的紫外线强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GPS和北斗双模定位技术对所述感温装置进行定位,以得到所述感温装置对应的经纬度信息;选择所述云端平台对应的预设传输方式;其中,所述预设传输方式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WIFI传输、ZIGBEE传输、蓝牙传输、LORA传输、4G传输、5G传输、北斗短报文传输;在所述被测物处于危险状态的情况下,和/或所述被测物表面的紫外线强度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感温装置的图像、所述被测物的红外图像以及所述感温装置的经纬度信息发送给云端平台。
[0018]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感温装置的图像以及红外图像进行前端分析,提高分析效率,且不会产生大量的图像传输,节省流量费用。
[0019]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在将所述感温装置的图像、所述被测物的红外图像以及所述感温装置的经纬度信息发送给云端平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感温装置的图像以及所述被测物的红外图像输入至所述云端平台上的图像识别模型中,以得到所述被测物的复核温度以及所述被测物表面的复核紫外线强度;在所述复核温度大于等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视觉智能识别的间接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拍摄安装于被测物上的感温装置的图像,同时拍摄所述被测物的红外图像;其中,所述感温装置的图像中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对应的图像信息:被测物温度区域、环境温度区域、紫外线强度区域以及感温装置的形变区域;对所述感温装置的图像进行颜色识别,得到所述被测物的第一识别温度;对所述被测物的红外图像进行温度识别,得到所述被测物的第二识别温度;基于所述第一识别温度以及所述第二识别温度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被测物的实际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智能识别的间接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感温装置的图像进行颜色识别,得到所述被测物的第一识别温度,具体包括:对所述感温装置的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处理;确定所述图像增强处理后的感温装置的图像中,感温装置的被测物温度区域对应的颜色信息;其中,所述感温装置的被测物温度区域基于所述被测物的温度显示预设颜色;基于所述感温装置的被测物温度区域对应的颜色信息,通过预存的第一颜色对应关系,确定所述被测物的第一识别温度;其中所述第一颜色对应关系用于指示所述被测物的温度与所述感温装置的被测物温度区域显示的颜色之间的对应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智能识别的间接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识别温度以及所述第二识别温度,确定所述被测物的实际温度,具体包括:计算所述第一识别温度与所述第二识别温度之间的均值与方差;在所述第一识别温度与所述第二识别温度之间的方差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被测物的实际温度为所述第一识别温度与所述第二识别温度之间的均值;或者,在所述第一识别温度与所述第二识别温度之间的方差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被测物的实际温度为所述第一识别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智能识别的间接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感温装置的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图像增强处理后的感温装置的图像中,感温装置的环境温度区域对应的颜色信息;其中,所述感温装置的环境温度区域基于所述被测物对应的环境温度显示预设颜色;基于所述感温装置的环境温度区域对应的颜色信息,通过第一颜色对应关系,确定所述被测物对应的环境温度;其中,所述被测物对应的环境温度是以所述被测物为圆心、以第二预设阈值为半径确定的区域内的温度信息;在所述被测物的实际温度大于等于所述被测物对应的环境温度,且小于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被测物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或者,在所述被测物的实际温度小于所述被测物对应的环境温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被测物处于未工作状态;或者,在所述被测物的实际温度大于等于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被测物处于危险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智能识别的间接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感温装置的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图像增强处理后的感温装置的图像中,感温装置的紫外线强度区域对应的颜
色信息;其中,所述感温装置的紫外线强度区域基于所述被测物表面的紫外线强度显示预设颜色;基于所述感温装置的紫外线强度区域对应的颜色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永利李全用蔡富东孔志强文刚刘在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