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装置和无人飞行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904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43
本申请涉及一种天线装置和具有该天线装置的无人飞行器。该天线装置包括:介质基板;以及偶极子单元,设于介质基板上,并包括沿第一对称轴对称的一对振臂,其中每个振臂具有第一辐射边缘和第二辐射边缘,第一辐射边缘相较第二辐射边缘距离馈电点较近。由于第一辐射边缘相较第二辐射边缘距离馈电点较近,因此偶极子单元既能够通过第一辐射边缘实现在频率较高的第一工作频段内谐振,又能够通过第二辐射边缘实现在频率较低的第二工作频段内谐振。通过这种实现方式,天线装置既能够在频率较高的第一工作频段内工作,又能在频率较低的第二工作频段内工作,从而能够在不增加天线装置的尺寸和结构复杂程度的前提下,扩展天线装置的可支持的频带。持的频带。持的频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装置和无人飞行器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天线装置和具有该天线装置的无人飞行器。

技术介绍

[0002]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能够将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在某些应用场景下,例如应用在无人飞行器上时,需要天线既具有较小的尺寸,又能够在较宽的频段内工作。然而,相关技术提供的天线通常无法兼顾二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和具有该天线装置的无人飞行器。
[0004]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包括:介质基板;以及偶极子单元,设于介质基板上,并包括沿第一对称轴对称的一对振臂,其中每个振臂具有第一辐射边缘和第二辐射边缘,第一辐射边缘相较第二辐射边缘距离馈电点较近。
[0005]由于第一辐射边缘相较第二辐射边缘距离馈电点较近,因此偶极子单元既能够通过第一辐射边缘实现在频率较高的第一工作频段内谐振,又能够通过第二辐射边缘实现在频率较低的第二工作频段内谐振。通过这种实现方式,天线装置既能够在频率较高的第一工作频段内工作,又能在频率较低的第二工作频段内工作,从而能够在不增加天线装置的尺寸和结构复杂程度的前提下,扩展天线装置可支持的频带。
[0006]附加地或替代地,第一辐射边缘设于每个振臂的第一端,第二辐射边缘设于每个振臂的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为每个振臂的靠近馈电点的一端,第二端为每个振臂的远离馈电点的一端。
[0007]将第一辐射边缘设置在振臂的靠近馈电点的一端,并将第二辐射边缘设置在振臂的远离馈电点的一端,能够最大化地扩大第一辐射边缘到馈电点的距离和第二辐射边缘到馈电点的距离的差值,使得与第一辐射边缘对应的第一工作频段和与第二辐射边缘对应的第二工作频段的跨度最大化,从而进一步扩大天线装置可支持的频带。
[0008]附加地或替代地,第一辐射边缘呈圆弧状或者呈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状。
[0009]将第一辐射边缘设置为呈圆弧状或者呈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状,能够使得第一辐射边缘到馈电点的距离具有更多的变化,从而能够覆盖更宽的频率范围,扩展天线装置可支持的频带。此外,采用这种实现方式,能够使得第一辐射边缘到馈电点的距离的变化更连续、缓和,使得偶极子单元在第一工作频段内产生更优的谐振。
[0010]附加地或替代地,第二辐射边缘呈圆弧状或者呈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状。
[0011]以此方式,能够覆盖更宽的频率范围,并使得偶极子单元在第二工作频段内产生更优的谐振。
[0012]附加地或替代地,第一辐射边缘呈圆弧状,第一辐射边缘的半径的取值范围为6mm
至10mm。
[0013]附加地或替代地,第二辐射边缘呈圆弧状,第二辐射边缘的半径的取值范围为10mm至14mm。
[0014]附加地或替代地,随着从第一辐射边缘的近端趋向第一辐射边缘的远端,第一辐射边缘到馈电点的距离递增。
[0015]由于随着从第一辐射边缘的近端趋向远端,第一辐射边缘到馈电点的距离递增,因此第一辐射边缘的不同位置到馈电点的距离不同,第一辐射边缘到馈电点的距离更加多变。以此方式,能够进一步扩大第一工作频段可支持的频带。
[0016]附加地或替代地,随着从第二辐射边缘的近端趋向第二辐射边缘的远端,第二辐射边缘到馈电点的距离递增。
[0017]以此方式,能够进一步扩大第二工作频段可支持的频带。
[0018]附加地或替代地,对称轴对称的一对辐射部,每个辐射部具有第一辐射边缘和第二辐射边缘,其中第一对称轴和第二对称轴在馈电点处相交并相互垂直。
[0019]这种实现方式,有利于天线装置的全向性,使得天线装置在水平面方向图上表现为在各个方向上均匀辐射。
[0020]附加地或替代地,一对辐射部之间具有沿第二对称轴延伸的间隙,间隙用于馈电线的放置。
[0021]通过设置在一对辐射部之间的间隙,馈电线能够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引入。以此方式,能够降低馈电线对天线装置水平面方向图的干扰,有利于天线装置的全向性。作为对比,若将馈电线沿第一对称轴从偶极子单元的一侧引入,则会对天线装置的水平面方向图造成不利影响,劣化天线装置的全向性。
[0022]附加地或替代地,该天线装置还包括设于介质基板上的单极子单元,其中偶极子单元被配置为通过第一辐射边缘在第一工作频段内工作,并通过第二辐射边缘在第二工作频段内工作,单极子单元被配置为在第三工作频段内工作,第一工作频段、第二工作频段和第三工作频段的频率依次降低。
[0023]虽然通过第一辐射边缘和第二辐射边缘,偶极子单元实现了在频率较高的第一工作频段和频率较低的第二工作频段内谐振,但是,偶极子单元难以再实现在远低于第一工作频段和第二工作频段的第三工作频段内谐振。
[0024]相较于第一工作频段和第二工作频段,第三工作频段的波长较长。若要通过偶极子单元实现在第三工作频段谐振,则需要偶极子单元具有更大的尺寸,这不利于天线装置的小型化。即使利用偶极子单元实现了在第三工作频段内谐振,第一工作频段的频射电流也会由于过大的尺寸而出现难以谐振的问题。
[0025]本申请的上述实现方式,利用偶极子单元的第一辐射边缘和第二辐射边缘实现了在相对较高的工作频段内谐振,并利用单极子单元实现了在频率相对较低的第三工作频段内谐振,从而在保持天线装置的尺寸较小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宽天线装置可支持的频带。
[0026]附加地或替代地,第一工作频段覆盖第一Wi

Fi通信频段,第二工作频段覆盖第二Wi

Fi通信频段和第一蜂窝移动通信频段,第三工作频段覆盖第二蜂窝移动通信频段。
[0027]通过这种方式,可使得天线装置的工作频段覆盖Wi

Fi通信的较高的频段(即第一Wi

Fi通信频段)和较低的频段(即第二Wi

Fi通信频段),并覆盖蜂窝移动通信的较高的频
段(即第一蜂窝移动通信频段)和较低的频段(即第二蜂窝移动通信频段)。Wi

Fi通信的频射信号和蜂窝移动通信的频射信号在经过双工器合并后便可输入至该天线装置,从而实现Wi

Fi通信和蜂窝移动通信的复用。
[0028]附加地或替代地,单极子单元位于介质基板的背离偶极子单元的一侧。
[0029]将单极子单元设置在介质基板的背离偶极子单元的一侧,能够充分利用介质基板的背离偶极子单元的一侧的空间,有利于减小介质基板的尺寸,避免偶极子单元和单极子单元彼此结构干涉。
[0030]附加地或替代地,单极子单元与一对振臂中的一个振臂电连接,其中单极子单元和振臂的电连接点到馈电点的距离与振臂在垂直于第一对称轴的方向上的尺寸的比值小于10%。
[0031]将单极子单元与偶极子单元的一个振臂电连接,能够实现单极子单元的馈电。将单极子单元和偶极子单元的电连接点设置在靠近馈电点的位置,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基板;以及偶极子单元,设于所述介质基板上,并包括沿第一对称轴对称的一对振臂,其中每个振臂具有第一辐射边缘和第二辐射边缘,所述第一辐射边缘相较所述第二辐射边缘距离馈电点较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边缘设于每个振臂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辐射边缘设于每个振臂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为每个振臂的靠近所述馈电点的一端,所述第二端为每个振臂的远离所述馈电点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边缘呈圆弧状或者呈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状;和/或所述第二辐射边缘呈圆弧状或者呈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边缘呈圆弧状,所述第一辐射边缘的半径的取值范围为6mm至10mm;和/或所述第二辐射边缘呈圆弧状,所述第二辐射边缘的半径的取值范围为10mm至14mm。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随着从所述第一辐射边缘的近端趋向所述第一辐射边缘的远端,所述第一辐射边缘到所述馈电点的距离递增;和/或随着从所述第二辐射边缘的近端趋向所述第二辐射边缘的远端,所述第二辐射边缘到所述馈电点的距离递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振臂包括沿第二对称轴对称的一对辐射部,每个辐射部具有所述第一辐射边缘和所述第二辐射边缘,其中所述第一对称轴和所述第二对称轴在所述馈电点处相交并相互垂直。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伟航罗青松李洪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